浙江师范大学《统计学》期终试卷(卷2)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显示统计资料的两种主要方式。 根据下列样本数据3,5,12,10,8,22计算的标准差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 某地区六年级男生身高服从均值为1cm、标准差为4cm的正态分布,若从该地区任选一个男生,其身高在160cm以下的概率为(用标准正态分布函数表示) 。
ˆ与ˆ相比满足 ,我们称ˆ是比ˆ更有效的一个估计量。 5. 如果估计量11226. 某地区的写字楼月租金的标准差80元,要估计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要求允许
误差不超过15元,应抽取的样本容量至少为 。 7. 统计调查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
8. 若200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计划任务为570元,一季度的季节比率为105%,则2002
年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应为 。
9. 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通常可以归纳为四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为
(用百分比表示,保留到整数)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由“150部新车组成的一个样本表明,外国新车的价格明显高
于本国生产的新车”。这是一个( )的例子 A. 随机样本 B. 描述统计 C. 统计推断 D. 总体 12. 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13. 某学校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如果采取重复抽样的方
法从该校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 A.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B. 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C.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D. 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14. 假设总体方差已知,显著性水平为α,对于假设检验H0:μ=μ0,H1:μ>μ0,当( )
时,拒绝原假设。 A.|Z|>Zα/2 B. Z>Zα C.t>tα(n-1) D. t<-tα(n-1) 15. 若假设形式为H0:μ≥μ0,H:μ<μ0,当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其均值大于μ0,则( )。
A、肯定接受原假设,但有可能犯第一类错误, B、有可能接受原假设,但有可能犯第一类错误, C、肯定接受原假设,但有可能犯第二类错误, D、有可能接受原假设,但有可能犯第二类错误。
16. 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A、 100% B、120% C、 1200% D、400% 17. 相邻的两个定基发展速度的( )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
A. 和 B. 差 C. 积 D. 商
18.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00年比199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1996—2000年间科技投
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558.6%
B.6158.6%
C.658.6%
D.
5158.6%
19. 某造纸厂2002年的产量比2001年增长了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则该厂2002年单位产品成本( )
A、减少了5.15% B、减少了0.62% C、增加了12.9% D、增加了1.75% 20. 拉氏指数方法是指在编制综合指数时( )
A. 用报告期的变量值加权 B. 用基期的变量值加权 C. 用固定某一时期的变量值加权 D. 选择有代表性时期的变量值加权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 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分别是指什么?它们发生的概率大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2. 什么是抽样误差?其特点是什么?
四、计算分析题(共50分)
23. (8分)从某车间抽查30名工人周加工零件数的频数分布如下表:
按周加工零件数分组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合计 工人数 3 7 12 6 2 30 计算30名工人周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方差。
24. (8分)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
名顾客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1)假定总体标准差为2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2)如果样本均值为12元,求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25. (8分)一项调查显示,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7.25个小时,假定该调查中
包括了200个家庭,且样本标准差为平均每天2.5个小时。据报道,10年前每天每个家庭看电视的平均时间是6.70个小时,取显著性水平=0.01,这个调查是否提供了证据支持你认为“如今每个家庭每天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增加了”? 26. (6分)某地1980年的人口是120万人,1981-1990年间人口平均的自然增长率为1.2%,
之后下降到1%,按此增长率到2003年人口会达到多少? 1981-2003年间人口平均自然
2
增长率是多少?(答案保留3位有效数字)
27. (10分)某县2001—2003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数据(单位:万公斤)如下表所示,已
ˆ9.62120.86084t。 知销售量的趋势方程为T(1)计算2003年第4季度的线性趋势值和趋势剔除值
(2)用趋势剔除法(根据趋势剔除值)计算季节比率。(在答题卷中列出如表2所示的表格进行计算,将相应结果填入表格,保留3位小数)
(3)根据线性趋势值和季节比率预测2004年各季度的鲜蛋销售量。
表1 年别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表2 年份 2001 2002 2003 季节比率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单位:万公斤
趋势剔除值 1.030 1.014 0.795 0.842 1.048 1.184 1.023 1.103 1.059 1.097 0.885 季别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时间序号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鲜蛋销售量 10.8 11.5 9.7 11 14.6 17.5 16 18.2 18.4 20 16.9 18 线性趋势值 10.482 11.343 12.204 13.065 13.925 14.786 15.7 16.508 17.369 18.230 19.090
28. (10分)某企业资料如下表所示,试用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方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
析价格变动和产量变动对总产值变动的影响。
产品 名称 甲 乙 丙
基期总产值 (万元) 145 220 350 报告期总产值 (万元) 168 276 378 报告期出厂价格比 基期增长(%) 12 15 5 3
注:
t0.025(14)2.145,t0.025(15)2.132,
z0.0251.96,z0.051.5,z0.012.33,z0.0052.58 4
《统计学》期终试卷(B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
2、 统计表、统计图 3、 6.72 4、 Φ(-1)
(每空1分)
ˆ)E(ˆ) 5、 E(126、 110
7、 普查、抽样调查 8、
5701.05149.625 4
(每空0.5分)
111%
9、 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10、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C 16、D
12、D 17、D
13、A 18、D
14、B 19、B
15、D 20、B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1、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或弃真错误;当原假设为假时没有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称为第二类错误或取伪错误。
当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增大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减小;当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减小时,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增大。
22、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 特点:
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 是可以计量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 样本的容量越大,抽样误差就越小;
总体的变异性越大,抽样误差也就越大。
5
四、计算分析题(共50分)
23、解:XXFii1kki8539571051211561252
F30ii1 312030104 3分
kiX)2Fi2(Xi1 N222 (85104)3(95104)7(105104)12(115104)26(125104)2229112.76
24、解:(1)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2xn490.2857
(2)总体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为
xz0.025n121.960.2857120.560[11.44,12.56]
25、解:H0: 6.70,H1: > 6.70
检验统计量 tx6.702.52007.256.702.52003.11
= 0.01,n = 200,临界值:t0.01(199)z0.012.33
t3.11t0.01(199)2.33
所以拒绝原假设,表明“如今每个家庭每天收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增加了”。
26、解:到2003年人口为:
120(11.2%)10(11%)131201.2823153.876
1981-2003年间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
23(11.2%)10(11%)131231.282311.010871.087%
27、解:(1)趋势剔出法季节比例计算表(5分)
8分
3分
8分 2分 5分
7分 8分
3分3分6
季度 年度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平 均 季节比率 (2)(5分)
2003年趋势值 2003年预测值 一季度 1.404 0.908 1.010 1.107 1.111 二季度 1.394 0.918 1.160 1.157 1.161 三季度 0.744 0.736 1.017 0.832 0.835 四季度 0.7 0.796 1.112 0.1 0.3 — — — 总平均 0.996917 17.011 18.9 17.650 20.492 18.290 15.272 18.930 16.904 ˆ(8.69250.6398513)1.11118.9 ˆTˆSY13131ˆ(8.69250.6398514)1.16120.492 ˆTˆSY14142ˆ(8.69250.6398515)0.83515.272 ˆTˆSY15153ˆ(8.69250.6398516)0.316.904 ˆTˆSY16128、解: ∑p1q1=168+276+378=822(万元)
∑p0q0=145+220+350=715(万元)
1分 2分
p0q1p0111p1q1168276378750 4分 q11.121.151.05综合指数体系分析框架:
p1q1p0q1p1q1pqpq 0000p0q1p1q1p0q0(p0q1p0q0)(p1q1p0q1)822750822代入得 715715750
822715(750715)(822750) 6分
即
114.97%104.90%109.6% 1073572 8分
计算结果表明:由于三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使总产值增加了4.9%,即增加了35万元;而由于出厂价格上涨,使销售额增加了9.6%,即增加了72万元;两者共同影响,使总产值提高了14.97%,即提高了107万元。 10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