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拙庵记》阅读答案

《拙庵记》阅读答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拙庵记 宋濂

①京口徐君德敬。居京师,处一室,不至不华,仅御风雨,环度图书,置褐其中自号曰“独庵”。

②余,天下之拙者也。德敬岂若余之拙乎?世之人舌长且圆,捷若转丸,恣谈极吐,如河出昆仑而东注。欢迎关注:妙斋语文余则不能。人问以机,谢以不知;人示以秘。瞪目顾视,莫达其旨以人之所嘉,余纵欲语,舌大如杵,不可以举;人之所讳,余不能止,开口一发,正触禁忌。他人有识洞察纤微,揭首知尾,问白意缁。未入其庭,已砚其形;始照其貌,”已尽其肺肝而究其温奥。福来荧荧,出身以承:祸方默默,预防而避匿。余梦梦不知,愤情无所思。人之笑吾吾以为喜;人之怒吾,吾径情而直趋。吾识之拙,当为举世师。此二者,乃吾所大拙。德敬岂有乏乎?

③然吾亦有不拙者圣人既没千载,至今道存于经,岳海崇深,茫乎无涯,窗乎无涂。众人游其外而不得其内,舐其肤而不味其腴。吾则搜摩刮剔,视其轨而足其迹,入孔孟之庭而承其颜色。斯不谓之巧不可也。周公既亡,本摧末弊,而世以不治。吾握其要而举之,德修政举,礼成乐备,是不谓之巧不可也。而德敬岂有是乎?

④盖人有所拙者必有所巧,有所巧者必有所拙。拙于今必巧于古,拙于诈必巧于智,拙于人者必巧于天;苏、张巧于言而拙于道,孟子拙于遇合而巧于为圣人之徒,晁错号称智囊而拙于谋身。余诚乐吾之拙,盖将全吾之天而不暇恤乎人也。

⑤今德敬居位处势,诵古人之言而以拙自晦,其殆巧于天者欤?巧于智者钦?巧于古者欲?然则德敬之巧也大矣,过于人也远矣,乌可以不记?(节选自《宋濂散文选集》)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则不能”“则”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B.“德敬岂有之乎”:“乎”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C.“然吾亦有不拙者”:“者”表示句末煞尾,形成判断语气,

D.“盖将全吾之天而不暇恤乎人也”:“盖”,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 22.根据第②段,画线句“此二者,乃吾所大拙”中“二者”指______和______ 23.本文对比说理颇具特色,请加以赏析。(4分) 24.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3分) 21.(2分)C 22.(2分)言拙,识拙

第1页

23.(4分)①将别人之巧与自己之拙进行对比,为下文写自己之巧作铺垫,也对他入略有讽刺。②将自己之拙与自己之巧进行对比,体现拙与巧的辩证关系。③在苏秦、张仪、孟子、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例子中体现对比,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说服力。④将自己之大拙、巧与德敬之拙、巧进行对比,突显德敬可能的超越常人之巧。 说明:每个要点1分,二点得3分,三点得4分,

24、(3分)1借拙庵记赞扬徐德敬居位处势,以拙自晦的“大智”“大巧”。2借题发挥,表达安守天性言辞、察利避害的笨拙,追求悟道、推动礼制的机敏,表达自己的“拙巧”观

第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