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教学反思

“《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教学反思

来源:叨叨游戏网
“《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教学反思

作者:宋跃军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15期

《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是初中八年级历史第七单元的第二课,实际上也是整个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最后一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达成两个教学目标:1、了解、感受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到今天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培养学生认识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的能力。2、通过对这种变化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

但是学生身处乡村,年龄小 经历又少。社会的演进、社会生活的变迁本身又及其抽象,让学生真真正正感受到建国以来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个难点。而且第一个教学目标不能实现,很难达到第二个教学目标。所以我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就想,社会的演进、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抽象的,但这种变迁的过程中却有着许多有关衣 食 住 行 用的歷史故事和笑话,我还能找到很多有关这种变化的图片,这些历史故事、笑话和图片都是社会生活经历和变迁的缩影。如果能将这些有情节、有感情色彩的历史故事、笑话和图片,恰到好处地运用在历史教学中,会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悟道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选择了讲故事、图片展示对比等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找故事讲故事、看图片说不同、探究思考讨论叙述法、总结概括归纳法。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这样实施的: 导入新课:

(出示老照片《73年毕业照》)(讲老照片的故事。)

从爸爸没能在上面找见自己。引出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到现在,社会生活的衣、食、住、行、用、文化等方方面面到底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激发学生兴趣,这种变化是巨大的,居然让一个人自己都没能在照片上找到自己。 讲授新课:

1、(出示ppt:改革开放前的服饰与现在的服饰。)(出示老照片《73年毕业照》与新照片《各界学生毕业照》。)

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以及照片中服饰的不同,总结概括穿着上具体的变化。

衣着的变化:过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青一色的灰、黑、蓝、中山装、军装。现在是款式多样、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追求个性与时尚。 2、(出示ppt:改革开放前的食物与今天超市的食物货架。) (2、讲“一把豆子”的故事。)

(3、讲述“六七十年代,父子的对话”的故事。)

(4、讲年夜饭的故事,组织学生说说自家的年夜饭以及饮食的变化。)

当然“变”也不只是变得更好。3.15晚会揭露的黑幕,让我们触目惊心。加了瘦肉精的猪肉做的双汇火腿肠,抛光的大米,加了黄色添加剂饲料的鸡下的柴鸡蛋,打了避孕药的海鲜和蔬菜,转基因大豆压的色拉油,硫磺熏蒸的白面馒头,漂白了的一次性筷子,没有卫生纸卫生的餐巾纸。让我们防不胜防。所以现代人的饮食更讲究绿色,健康。过去没有细粮吃粗粮、吃野菜。现在是吃厌了细粮,吃粗粮,吃野菜。 引导学生说出饮食的变化。

饮食的变化:从过去吃不饱到吃得饱到吃得好,还要吃的健康。 3、居住条件的变化。

(出示PPt:过去居住条件和现在的居住条件的图片。)提问学生“近十年有谁家修过房子”来说说居住的变化。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居住条件的变化。

居住条件的变化:从茅草屋、平房、土坯房、窑洞到现在的砖瓦房、商品楼。宽敞、明亮、方便、安全、防震。 4、行的变化。

(出事PPt:从过去到现在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 (可以讲学校口国道上五十年前的汽车出的笑话。)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行的变化。

交通工具、出行的变化:从过去的步行、人力车、自行车、蓄力车到现在的汽车、火车、飞机、线。速度更快、更安全、更方便。

5、通讯的变化。

(出示ppt,不同时期的通讯工具。)(出示实物四个不同时期的手机。蓝屏、彩屏、触摸屏、全键盘。)

由学生说出它们的用途从只能打电话,收发短信到收发彩信上网,安装应用程序无所不能。

QQ你一定认识它,大家用它来干嘛?和现在远在千里、万里、甚至地球那边的人都可以聊天,发送信息,还可以视频聊天。

说到了手机,上节课我在教室没收了一个手机,作为一个通讯工具,大家完全可以用。但是把它带到了学校,甚至带到课上,上课也是想着它怎么样玩,这样就影响了学习,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把手机带到学校来好吧!

(5、讲述了冯巩、牛群小品的“点子牛”的BP机故事。)

让学生总结概括通讯工具的变化:由过去的拍电报,写信到现在打电话,移动电话,以及即时聊天。

6、文化生活的变化,

(出示ppt:过去现在文化生活图片6、讲述小时候看电视的故事。)而今天呢?前天,我听你们数学孙老师说他安装了数字接收机有120套电视节目。 7、⑴、学生总结概括社会生活变迁各方面的变化。

⑵、提问:衣服艳丽款式多样,饮食丰富、健康,住房宽敞明亮,出行方便、快捷,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那这么幸福的生活是怎么来的,得益于什么?

这是我们八年级历史课的最后一课了。上一册,整一百年的民族屈辱史。这一册,六十年奋斗史。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得益于改革开饭英明决策,当然也是像王进喜、邓稼先等共和国的脊梁用汗水奋斗来的。所以我们该怎么办?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作业:

1、总结建国、改革开放到今天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2、畅想一下10年后、20年后、甚至50年后。我们的社会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准备了老照片、一把豆子等6个故事,和学生准备和演讲的一些故事。 在历史教学中,我总觉得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课本的教学资源外,还要善于挖掘、搜集历史故事和笑话等各种资源来充实历史教学,使历史变得鲜活。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这些历史故事和笑话能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陷入沉思,思索这些故事背后深刻的社会人生真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历史教学并不像有的人认为的“历史课,就是讲故事”,历史课不是故事课,只有精心的设计,有的放矢的利用故事,讲故事才能成为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得天独厚的好方法。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遵守一定的原则。 1、分清故事、传说与历史的区别。

历史是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虽然在记录和保存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但毕竟强调的是真实、合理和证据确凿。而故事和传说是口耳相传的,必然经过了人的加工整理,即使保留了一些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历史记忆,但更多的还是有后人的添加、渲染和夸张,所以故事是“不真实性”的。 2、要让学生搜集和讲故事

找故事可以锻炼学生搜集整理的能力。讲故事可以锻炼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兴趣,让学生喜欢历史课。

3、不要为讲故事而讲故事

历史课堂上讲故事,不能是随性的、漫无目的的,更不是单纯的着眼于课堂活跃或“热闹”,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必须有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讲故事永远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如果教学过程偏离了教学目标,课堂上再讲多少故事也只能看上去很热闹,学生却谈不上由任何收获。 4、讲故事要讲时机。

在什么时候讲故事、在什么条件下讲故事是很重要的。讲前要设计,将后要讨论。总之,故事只有讲的恰到好处,才能事半功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