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7 No.10 20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分析 陈可香,全梅玉(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药剂科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l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 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观察两种方法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用。结果采用中西药治疗的观察组55例患者有效率 为87.28%,对照组有效率67.27%,两组疗效相比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有利于慢性鼻窦炎症状和体征的改善,而且没有明显的副 作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单纯西药;中药汤剂;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15)一10-0596-01 19-02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 表2临床积分评定标准 鼻阻塞或流脓涕,头痛或头晕,伴有或不伴面部疼痛,嗅觉障 旦 坌 坌 坌 碍等。由于本病具有持续时间长,易复发等临床特点,对患者 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 鼻塞 一不良 但 季 生活质量,本文将我院收治的l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分析采取中西药结合治 脓涕 无脓鼻涕 少量粘浓涕 盔纛脓涕伴鼻后 疗的观察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总结如下。 嗅觉减退 无嗅觉减退 间断出 毪减退嗅觉丧失 1资料与方法 鼻黏膜充血水肿无充血水肿 轻度充血水肿 明显充血水肿 1.1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2013年7月至2014年l2月 轻微头痛但不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0例,这些患者均有典型 头痛 无头痛 影响睡眠 持续性头痛并严 重影响睡眠 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纳入标准:临床症状为鼻塞、黏性、脓性 鼻涕或伴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体征为中、下鼻甲 1.4统计学分析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1.0软件包 肿大,或中鼻甲息肉样变、中鼻道或嗅裂有黏浓涕或伴有息肉 进行分析处理,多组间数据用x 4-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 检 生长。鼻窦CT检查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腔黏膜病变。 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成两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 2结果 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差异没有统 2.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 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疗后症状,体征指标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 表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平均临床积分比较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罗红霉素胶囊0.15g口服,1日2 次;地塞米松片0.75g口服,1日1次,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501xg×120喷)100 ̄g,1日1次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7.28%,显著高于 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中药配方由苍耳子、金银花各 对照组67.27% 15g,赤芍、黄芩、自芷、甘草、薄荷各10g,川芎、辛荑各6g,以 (P<0.05)(见表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上各药加水煎成约300mL药液,给患者每次服用lOOmL,1日 表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次。疗程7—14d。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 鼻塞、流脓涕、头痛、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的消失时间。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进 行评分,疗效判断公式计算=(治疗前总临床积分.治疗后总 注:与对照组比较x --6.59, P<0.05 l 床积分)/治疗前总临床积分x 100%;显效:71%~100%; 2.3不良反应观察组中个别患者有呕吐、腹泻。考虑个人 有效:30%~70%;无效30%以下。症状和体征临床积分评 体质对中药敏感性外,药物副作用亦有可能,继续治疗后均有 定标准(见表2)。 缓解,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l19・ 海峡药学慢性鼻窦炎是感染、变态反应、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引起 的鼻窦黏膜炎症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因此促进窦口引流以 2015年第27卷第1O期 用;川芎具有改善局部微循环作用。各味中药兼顾了抗菌、消 炎、抗变态反应、调节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从而加强了清 热解毒、活血化淤、抗菌消炎、减轻黏膜水肿的作用。 及排除通气障碍对治疗慢性鼻窦炎有积极作用,临床治疗主 要采用血管收缩剂或配以抗生素、激素等,但目前这些治疗效 果还不理想。长期使用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后,不利于鼻黏 膜生理功能恢复,还可引起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抗生素会造 成人体抗药性,降低免疫机能;而滥用激素会造成内分泌系统 失调。 本研究中以单纯西药治疗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药 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鼻窦炎,以临床疗效为指标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7.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27%, 两组疗效差异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 P<0.05,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 鼻实炎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属“鼻渊”范畴,多因外感风热邪毒 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侵及鼻窦所致。因鼻属清窍,以通为 顺,鼻窍通顺有利于湿热的排泄,使湿热浊涕排出有路,而苍 耳子具有疏风、清肺热、通鼻窍、止头痛的功效,是治鼻渊君 (1]赵长青.许胰.慢性蝉一 窦炎的疗效评价 ].中华耳鼻咽喉头 颈外科杂志,2013,48(2):115一l16. 药;辛荑有宣肺通窍的功效,是治鼻渊臣药,黄芩清热解毒,利 湿排脓,通鼻窍兼以其寒凉之性调和君臣两药温热之性;白芷 有疏风宣肺、通窍止痛之功效,白芷上行头面,散风邪而清利 头目,并助主药宣通鼻窍;川芎活血祛瘀止痛;金银花清热解 [2 J许庚.王德云.慢性鼻一鼻实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新概念[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3-5. [3]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1-222 毒;甘草调和诸药。方中各药相互配伍具有,“扶正祛邪,祛 风除湿,宣肺开窍,清热通窍,排脓除涕”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苍耳子、辛夷、白芷、黄芩都具有抗 [4]黎英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 临床新医学,2013,6(2):136—137. [5)童建松.香菊片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10,22(10):127. 菌消炎作用,黄芩还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白芷、川芎等具有 镇痛作用;白芷还有兴奋血管运动中枢,调节神经功能的作 不同频次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的对比研究 林枫,彭林强,洪卫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三明365000) 目前经颅磁刺激(TMS)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在睡眠障碍治疗的应用报道较多.但是关于治疗频次的国内报 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道目前较少,本研究重点在对国内目前常见的1日1次和1 13 2次治疗的效果做对比。方法睡眠质量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失眠患者9O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药物治疗、rTMS治疗每13 1次组和每日2次组,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二日以及1个月时的匹兹堡 不同频次的TMS治疗在不良反应、起效时问、PSQ1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研究中TMS起效较药物缓慢,但 增加TMS治疗次数可能是不必要的,但TMS可能比药物有更好的后继效应。 PSQI指数在1个月时回升不明显。结论关键词:经颅磁刺激;频次;失眠症;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765(2015)一10-04101-0120-03 失眠症(Insomnia)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神经 内科及精神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国内研究提示,目 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失眠症患病比率占人群的10%一 20%…,一取每日1次(20~30min)治疗,而部分单位选取每日2次治 疗,本研究选取特发性失眠患者分组对rTMS的治疗频次进 行对比以明确哪种方式更佳。 1资料与方法 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研究表明其不仅仅只是 个心理疾病,同时大脑的递质水平也发生变化。而重复经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神经 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 内科门诊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rTMS每日1 次组(TMSqd),rTMS每日2次组(TMSbid)。所有入选患者签 署由三明市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提供的知情同意书。诊断依 利用电磁转化后穿过颅骨,产生方向的感应电流并引起神经 细胞膜的静息电位改变,用非侵人性方法影响神经细胞的兴 奋性。目前关于rTMS治疗失眠有效的报道较多,同时认为 用于治疗有良好的安全性 。国内也有研究提示rTMS治疗 慢性特发性性失眠效果较药物组和心理治疗组更有效 。 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排除因 客观原因导致的剥脱睡眠,并经过头颅CT或MRI筛查排除 明确的器质性脑疾病,并排除心肺肝肾等重大脏器疾患病史 者。所有入选患者经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总 但目前关于失眠治疗频次的研究还较少,国内大部分单位选 ・1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