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9卷・第1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GCTCM No.1 V0L 29 32・ 2007年1月 January 200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对此观察 宋晓亚 (贵阳监狱医院,贵州贵阳关键词:慢性鼻窦炎;芎芷石膏汤 550003) 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108(2007)ol一0032一O1 芎芷石膏汤源自清代医家吴谦等所编的《医宗金鉴》 一3.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书,由川芎、石膏、自芷、菊花、羌活、藁本共六味药组成, 主要用于因“风盛日久”而致的头风痛证。笔者以该方为 基础,加人部分祛风清热,敞寒除湿,搜风通络,活血通窍 的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48例,来自我院2001年3月至2003年2 月的门诊病例。其中,男性患者2O例,女性患者28例;年 从上表得知,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治愈率上有优 势,总有效率上两组对比无差异。 4体会 龄自18岁至62岁,平均年龄31±7.2岁;病程短者1年零 3月,长者12年,平均3.2±1.3年。临床症状:头痛,多以 前额及目内眦部明显,伴头胀头重,部分患者有鼻塞流脓 涕及嗅觉减退。全部病例皆经X线摄片确诊,其中上颌窦 炎22例,额窦炎16例。 慢性鼻窦炎为临床多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在疗 效上确有独到之处,慢性鼻窦炎属中医的“鼻渊”、“头痛” 范畴,尤以女性多见。患者常以头痛缠绵,胀闷不适、鼻塞 流脓涕而就诊。西医治疗除使用抗生素外,多采用穿刺冲 洗或鼻内窥镜手术,但复发率较高。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感 受风热邪毒,或寒邪化热、热郁肺经、肺失清肃,邪热循经 上灼鼻窦;或湿热邪毒郁困脾胃,健运失调、浊阴上逆、湿 对照组:为不愿接受中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共计2O 名,来源亦为我院2001年3月至2003年2月的门诊病例。 临床症状与治疗组基本相同,经X片确诊,其中上颌窦炎 12例,额窦炎7例,筛窦炎1例。 2治疗方法 热停聚窦内,经久不愈,邪毒滞留不散而致。加味芎芷石 膏汤在原芎芷石膏汤疏风清热、散寒除湿的基础上,加用 蔓荆子、防风、细辛、以增强散风邪、止头痛之力;用全蝎以 2.1对照组2O例每人口服抗生素诺氟沙星0.2,TID,连 用1O天,每周行两次鼻窦穿刺治疗,两周一疗程。 2.2治疗组48例,口服加味芎芷石膏汤基本方:川芎 12g,白芷12g,生石膏30g,防风12g,细辛5g,蔓荆子12g, 藁本12g,黄芩12g,全蝎6g,石菖蒲15g,菊花12g,羌活 12g,生甘草6g。服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600ml,每次 20Oral,分3次温服,14天为一疗程。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搜风通络,取其虫类药祛顽疾之力,并增强川芎活血通络 之功效。黄芩清肺经之热;石菖蒲芳香化湿而醒脑通窍, 全方合而共奏祛风清热、散寒除湿、活血通络、醒脑通窍之 功。临症时亦可视患者寒热之轻重,病势之缓急,是否伤 津耗液,以及后期出现肺脾气虚等情况随证加减。再加上 西医穿刺冲洗和运用抗生素,可谓标本兼治,另外;在上述 治疗收效后应继服中药以巩固治疗,方可最终取得满意疗 效。 3.1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头痛、头胀头重,鼻塞流涕 等症状完全缓解。x线检查示炎症像基本消失;好转;上述 症状明显减轻。x线检查示炎症像改善;无效:上述症状未 见明显减轻。x线检查示炎症像无改善。 收稿El期:200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