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卷 学术专刊 第3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月
对社会工作专业并行实习的调查与思考
———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
王黎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专业技能和价值理念需要在专业实习中历练和掌握。本调查针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学三年级学生的并行实习展开,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并行实习的基并针对并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情况,
关键词:社会工作;并行实习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00740742013S2019503 A 文章编号: 1---)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改项目(JG1215
作者简介:王黎芳,女,博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讲师。
9个部委和群团组织联合发布 组织部等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的《
(》提出,到22011—2020年)020年我国要培养和
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
队伍,使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此,要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而在实习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技巧、培养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的应有之义,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必由之道。因此,对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开展情况展开调查或进行评估,有利于更好地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从而为社会造就和培养出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育,人才。
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这一研究领域,国内的研
1]
;究主要涉及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课程建设[社会工]23-;作专业实习教育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现状、4]
。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教影响因素、困境与出路等[
中,问卷回收了9有效问卷为97份,6份。
一、并行实习的基本情况
并行实习就是教学与专业实习同时进行。具体是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9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即2012年3月14日,至6月2周一至周二在学校集中上课,8日期间)周三至周五到所在实习单位或机构进行实习的过程。
(一)并行实习的时间安排
在调查中,有80%的同学认为时间安排不太合理。大三的下学期,同学们周一周二在学校集中上课,周三至周五去机构实习。实习要完成的作业以及六篇报告等。但是,很多同学是每周的周记,
还有成长向导的项目、考研培训等活动。无论是从多数同学都认为,周三至周五问卷还是从访谈中,
去实习在工作上不具有连续性;同时,每周紧密实习安排可能会与考研复习相冲突。
(二)并行实习中的专业性锻炼
在实习工作中,同学们除了做一些日常事务工也会协助一些项目的开展、会议的举行、活动作外,
的举办等。无论是在哪个单位或机构,同学们或多或少会运用到一些所需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的与
师和管理者的角度开展研究,而本调查试图从大学生的角度、以文化主位的视角来研究并行实习、了解并行实习的现状。本调查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9级社会工作专业的1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在对一些同学进行前期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并行实习问卷和个案访谈提纲,并各发放112份。其
收稿日期:20131011--*
196
实践的。在实践方面主要运用的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技巧(沟通、同感、真诚、热情、具体、专注的行为、有技巧的提问、小小的鼓励、简述语意、反映感受、面质、总结、自我表白、支持案主和正面回馈、掌握重点、分化案主问题)。在整个并行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否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并行实习的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习中,
有的单位督导(9.4%)完全放手让实习生做些活动或项目;有的单位督导(78.1%)边指导边放手让实习生做些项目或活动,而有的(12.5%)则不放手让实习生做些项目或活动。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在实习中还是很有收获的。
(三)并行实习中的督导
具体来时说,有些单位或机构缺乏对实习生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安排;缺乏配备有资历的督导,同时有时在忙时就不进行督导;缺乏对实习生的培养。
在督导方面,主要分为机构督导和学校督导。在机构督导方面,对督导的运用方式主要为个别督导、团体督导、同辈督导。多数的机构督导(75%)对实习生的指导还是有力的,大多数实习生(80%)从督导那边或多或少得到了相应的帮助与支持,但也存在少数同学没有机构督导的指导,也有少数同学认为机构督导的指导没有用处。在学校督导方面,处于薄弱状态,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指导偏少,且近40%的同学认为指导没多大用处及没有用处。
(四)并行实习与学涯职涯设计
作为大三的实习生,学涯职涯设计主要表现为毕业前升学或就业的选择。经过前期的访谈,发现并行实习与同学们的学涯与职涯设计是存在一定联系的。
在升学方面,有53.1%的同学参加了201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在考研的同学中,有一部分受到并行实习的影响,其中促使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占到了29.4%,但也有13.7%的同学因实习转报了其他专业。当然,并行实习对考研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其中,在考研的同学中有60%认为并行实习对初试或复试有一定的帮助。
在就业方面,在所调查的同学中,有38.5%的同学表示愿意从事社工职业。而在愿意从事社工职业的情况下,有多于50%的同学认为从事社工职业与并行实习有一点关系,有40%的同学认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没有任何关系,
而认为并行实习与选择社工职业有很大关系,并促使选择社工职业的同学不到10%。
至于为什么实习没有促使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社会工作的职业,也许与同学在实习中的感觉有关。实习中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单位或机构自身不完善,
资金管理与运用不透明,管理松散,工作效率低、质量有待提高,员工流动性大,与其他单位或机构交流偏少从而缺乏创新自主性,领导的话语太过于权威性等。这种在现实中的直觉也许反映了社会工作事业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起步阶段的发展更加需要年轻人的热情参与。
总之,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并行实习对同学们的学涯职涯规划产生了一定影响。积极的影响是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促使走上未来的社会工作职业生涯;消极的影响则是有些同学对实习产生抱怨等情绪,从而影响了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积极评价,阻碍了未来的社会工作职业选择。
二、对并行实习的思考
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是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并行实习还在时间安排、
专业性锻炼、督导力度、实习中的解疑释惑等方面尚存在提高的空间,因此,学院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加强学院与实习机构的合作,为共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的合格大学生构建规范合理的实习制度
由于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实习机构作为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场所,对于培养社工专业大学生的技能技巧的操练能力和培育价值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并行实习的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实习期间学生所需要的专业性锻炼,机构督导的功能发挥等问题,工会学院可以围绕加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个目标,与实习机构加强沟通和联系,寻找彼此的结合点,共同构建合理的并行实习制度。
(二)增加学校督导和机构督导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学校督导的作用
督导就是指由机构指定的资深工作者,对机构内资历浅的工作者或实习生,通过互动方式,传授
王黎芳:
对社会工作专业并行实习的调查与思考专业知识与技术,以确保其能胜任工作,实现机构
的目标,并提升案主服务的质量[
5]320
。培养专业性的社工人才需要专业实习,而学生在实习中的态度、
行动、以及存在问题等都需要与机构督导沟通才能知晓。督导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根据情景领导理论,随着下属成熟度的提高,督导的行为可以从指导、辅导到支持和授权。学校督导只有加强与机构督导的沟通,才能了解学生在机构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才能了解学生的成熟度及其变化,从而根据学生的成熟度采取合适的督导行为类型。这样才能强化督导的功能,充分发挥学校督导的教育和支持的作用。
(三)采取多种形式,为学校督导与实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搭建平台
学校督导和实习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对于专业实习的质量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除了师生之间电子邮件的沟通以外,学校还需要通过多种多样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如举办大学生论坛、开设实习经验交流论坛等来加强督导和实习生之间的大范围现场交流,从而有利于解惑释疑、
总结经验、鼓舞士气。目前工会学院专门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大三的实习生开设的《实习工作坊》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习交流平台。其目的就是加强实习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和知晓实习生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这门课程是典型的实践类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但是该课程的宗旨已经很明确,就是构建一个关于并行实习的师生沟通的公共平台,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初期拨开迷雾,凝聚力量,使同学们参与到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中来。
197
(四)对学校督导加强专业培训,进行实务督导评估。
目前对于高校社工专业来说,学校督导薄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估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很多社工专业的老师非本专业出身、没有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因此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实务督导。二是,接受过社工专业训练的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繁忙,难以抽出时间做实务督导。可以考虑分别用两种方法解决,
一是,对实习督导加强专业培训,使从事实习督导工作的教师知晓、
理解、熟练掌握督导过程,并且熟悉督导的功能、方式和类型,从而为实习生提供有力的督导。二是,强化实务督导评估。这是指既要把教师的实务督导工作记入其教学工作量,又要对其实务督导的效果进行评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学校督导力量薄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荣志.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课程建设思考———以N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社会工作教育,2009(6)下.[2
]管向梅.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探讨———以南京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J].社会工作教育,2008(11)下.[3]史柏年.“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与发展”笔谈[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4).
[4
]逯晓瑞.社会工作实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大学生的调查[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5]陈为雷.社会工作行政[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陈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