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周末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古诗阅读。
春 兴①
杨柳阴阴②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释)①春兴:因春天的景物触发的感情。②阴阴:形容杨柳翠绿茂盛。 [1]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 [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 、 、 、 等景物。 [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B. 这首诗只是通过写作者看到的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C. 这首诗集春景、相思、归梦于一身,整首诗内容协调,构思巧妙。
2. 古诗阅读。
所见
牧童骑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_________,忽然____立。
[1]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2]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欲:①想要。 ②将要。 ③欲望。(______) 立:①立刻。 ②站。 ③存在,生存。(______)
3. 古诗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是______时节的景物。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_到来了。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欲上:想逆江而上 D.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3]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1 / 7
4.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
[3]千百年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之心,成为游子思乡的名言。
[4]我还知道关于思念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近——(____) 恨——(____) 早——(____) 黑——(____)
[4]“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主要是写( ) A.霜叶 B.二月花
[5]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 B.夏 C.秋 D.冬
[6]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是你所选择的那个季节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外阅读。
绝句 杜 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诗中的动物有________和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理解。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
2 / 7
,添得黄鹂四五声。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代诗人________。
[3]从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从“_________”可以看出天气十分晴朗。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途中______________的心情。
8.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其二)①
两两归鸿②欲破群③,依依④还似北归人⑤。 遥知朔漠⑥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⑦。
(注释)①《惠崇春江晚景》组诗共有两首,课本中选择的是其中一首,这是另一首。②归鸿:归雁。③破群:离开飞行队伍。④依依:不舍之貌。⑤归人:回家的人。⑥朔漠:北方沙漠之地。⑦更待江南半月春:还是再在江南度过半月的春光吧。
[1]这两首诗都有对景物的描写。第一首诗中的景物较为丰富,有静有动,有植物也有动物,其中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第二首诗则是集中对___________这一种景物进行描写。
[2]我能猜出第一首诗中的“蒌蒿”是一种植物,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像“蒌嵩”这样由偏旁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惠崇春江晚景》是一组题画诗,第一首诗中提到的景物全是作者从画中看到的。
B.第一首诗“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中“上”指的是河豚逆流而上。
C.第二首诗将差点掉队的雁比作依依不舍的“北归人”,使整个情景充满人的情感,很有新意。
D.这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你在阅读时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外阅读。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董大:董庭兰,大意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黄云:白云。 白日
3 / 7
熏:太阳黯淡无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认识,赏识。 君:你。
[1]从诗的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_____诗,是诗人_______为送 别友人________所作。
[2]前两句中,诗人写到了 、 、 、 、 等景物,用以衬托诗人 。
[3]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试着写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说一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古诗鉴赏。
绝句(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解释词语。
逾:____ 欲:____ 燃:____ 何:____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前两句描写____、____、____、____四景,____、_____、____、____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一个“燃”字兼用_____和_____两种修辞手法,显出了__________。后面两句思路陡转,慨而叹之,在春色秀丽的美景之上涂了一层羁旅异乡的_____。反映了杜甫经过漂泊的磨难后在草堂暂得生活安宁而产生的_____情怀。
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____,上有黄鹂____。 春潮带雨____,野渡无人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 a.喜欢 b.可怜
(2)野渡(______) a.郊外的渡口 b.郊野的渡口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A.孤独寂寞 B.恬淡的胸襟和忧伤
12. 延伸阅读。
题画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1]写句意。
桃花映水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7
[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 A. 牧童要到哪里去? B. 牧童去哪儿了?
[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可爱的秋娃娃
秋娃娃挥舞着彩笔来了,
它淘气地一画, 大地神奇地变了颜色。 一片片树叶黄了, 一个个果子熟了。 稻子一片金灿灿, 五彩的秋菊乐得笑开了怀。 秋娃娃,多待会儿好吗?
我多想把这些美妙的景象永远留住,
可是来不及了,
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那么,
再见吧,秋娃娃, 咱们明年再相会!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树叶 的果子 的稻子 的秋菊 (2)“我”不能把这些美妙的景象留住,是因为( ) A.因为冬姐姐马上就要来了。 B.因为秋娃娃太淘气了。 C.因为我不喜欢秋娃娃了。
(3)从“秋娃娃你多待会儿,好吗”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感情。 (4)想象一下,第二年秋娃娃又来了,“我”会对秋娃娃说些什么呢? (5)在你的眼中,秋天又是什么呢?她又是如何把秋天打扮得更美丽的呢?
14. 古诗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的《__________________》,诗句描写的是关于___________节的内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请结合诗句内容思考,“少一人”指的是少了_______________。联系诗句内容发挥想象,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日里都有很多风俗习惯,这首诗中提到的节日风俗是_______________
5 / 7
和_______________。安石在《元日》一诗中提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_______________”。我课外搜集到的节日诗词名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古诗阅读。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
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1]解释词语。
半轮秋: 影: 发:
[2]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词是________。 [3]诗中用到了五个地名,它们
是 、 、 、 、 。
[4]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诗吗?请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知道的唐代诗人有________和_______。
[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它把_______比喻成_______,把_______比喻成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6 / 7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怜: 幽草: 春潮: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