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11期 总第235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Heilon ̄iang Researches Oil Higher Education No.11,2013 Serial No.235 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杜景萍,国林祥 (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检索、访谈等方法,编制了“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在青岛、烟台、济南、重庆、哈尔滨等 地的5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构建了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胜任维度按权重大小排列分别为情感道德特 征、教学态度、教学管理能力、学习理解能力、教学动机与爱好、教学技能。胜任力词条按重要性排列,处于前5位的分别为学 习能力、责任感、激励学生能力、爱岗敬业、获取信息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614(2013)1l一0072—05 大学英语教师是高校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相比其他专业 课教师,具有教学周期最长、课时多、授课班级人数多等特 (二)正式访谈 在这个步骤中,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是采用开放式的行 点。由于缺乏一个科学测量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的标准,往 为回顾式探查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教学 往给人留下了任何人都可以教大学英语的印象。同时,也使 工作过程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说明当 大学英语教师的招聘和评价流于形式。本研究拟借助管理 时发生了什么。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涉及哪 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胜任力进行实证 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当时是怎么做的;结果如 分析,构建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为大学英语教师的选 何。在访谈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注意捕捉一些代表性的细 任、评价及晋升提供依据。 一节,这些细节实际上就是水面以下“冰山”部分的折射,是建 立胜任力模型的“原料”。访谈现场配有录音设备,对访谈的 整个过程进行全程录音。 (三)编写访谈报告 、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词条的收集 本研究在提炼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词条时运用的是文 献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在文献方面,检索了国家、省级教 育部门有关教师资格以及任职条件等方面的文件,此外,还 果…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McClelland基于关键事 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资料分类进行整理。整理后的录音 资料逐字逐句翻录成文字资料,不做任何删除和归纳,以此 (四)胜任力词条的收集 通过中国知网等数字图书馆,查阅了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 作为胜任力词条收集的基础资料。 件技术开发的行为事件访谈法 J,即通过对比担任某一任务 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对访谈者所描述的行为事件进行 角色的表现绩优者与表现平平者所体现出的素质差异,从而 归纳总结,通过访谈对象的行为描述提炼词条。结合查阅的 确定该任务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本研究在用行为事件访 相关文献,共收集整理57个词条。 谈法收集胜任力词条时,采取了如下步骤: (一)选择访谈对象 选取青岛大学英语教学部的7名英语教师作为访谈对 象,其中:女教师2名,男教师5名,有4人获得优秀教师称 二、“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的编 制与发放 (一)问卷的编制 号。访谈总共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访谈3人,采取单独访谈 间相隔3天;年龄结构上20—30岁青年教师2名,30—40岁 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和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的词条,初步 完成以后,课题组成员对问卷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对选定 的形式,第二次访谈4人,采用集体访谈的形式,两次访谈时 编写出符合大学英语教师实际情况的问卷。问卷初步编制 教师2名,40岁以上的老教师3名,其中:40—50岁2名,50 的题目进行阅读,除了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讨论,每个人还对 ~60岁1名,满足分层抽样的要求。 每个题目阅读后的感受发表意见建议。例如,题目的文字表 收稿日期:2013—08—16 基金项目: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杜景萍,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林祥,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 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73 达是否清楚、是否完全表达了题目的含义、不同的被试对象 根据Kaiser给出的 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 对同一题目的理解是否一致等。然后根据回答情况对题目 子分析。 表1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 Kaiser—Meyer—O|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0.796 的文字表述进行了讨论、分析,同时对存在歧义的测量题目 进行了删除和修改,形成了由46项胜任力词条组成的“大学 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Approx.Chi—Square 2471.575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df Sig. 946 O.0oO 问卷采用直接发放和委托发放的形式,在青岛、烟台、济 2.提取因子。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因子,采取方差极大值 南、哈尔滨、重庆等五个地区各选一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 法进行矩阵旋转。结果发现这些测试题可以抽取到12个因 作为发放对象,其中:青岛大学发放53份,鲁东大学发放7 子,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294%。这表明这44项词条之 份,济南大学发放8份,哈尔滨商业大学发放13份,重庆科 技大学发放2l份,总共发放问卷102份,其中:有效问卷97 份,有效率为95%。样本中,男性24人,占总数的25%,女性 73人,占总数的75%;30—39岁的58人,占总数的59.8%; 毕业于师范院校的48人,占总数的50%;有过国外进修工作 经历的26人,占总数的27%;拥有硕士学位的66人,占总数 的68%;教授5人,占总数的5.2%,副教授26人,占总数的 26.8%,讲师61人,占总数的62.9%;教学年限在15年以上 的33人,占总数的34%;教学对象为本科生的86人,占总数 的88.7%;承担过教学研究项目的58人,占总数的60%。将 调查问卷数据输入电脑,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 (一)内部一致性分析 对问卷内容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考察项目之间的相关 及项目与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各个项目与 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在0.3—0.734的题目有42个,根据要 求,需要删除项目与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小于0.3的项,考 虑到语言表达能力(0.283)、平易近人(0.283)这两项与维度 总分的相关约等于0.3,故予以保留;而课堂组织能力 (0.056)、幽默感(0.190)这两项与维度总分的相关远远小于 0.3,故予以剔除。 (二)项目分析 将“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所包含的44项 词条的总分由低到高进行排序,以前27%作为低分组,后 27%作为高分组,进行样本T检验。如果题目的T检验 均小于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鉴别指数合乎要求,应 该予以保留。结果显示44项均符合要求,故全部予以保留。 (三)因素分析 1.因子分析的适度检验。借助变量的巴特利特球度检 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同时,由于数据中存在缺失 值,采用均值替代法处理缺失值。通过软件处理分析得知各 变量呈现线性相关关系,能够从中提取公共因子,适合进行 因子分析。由表1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 为2471.575,相应的概率P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a为 0.05,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a,应拒绝零假设,认为相 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MO值为0.796, 间的关系还是比较松散的,需要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 (1)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挑选。问题挑选采用的方法如 下:一是排除因素负荷小于0.4的项;二是排除同时与几个 因素高负荷的项。 (2)确定因素数目。根据以下标准确定因素数目:一是 因素的特征值大于或等于1;二是因素必须符合陡阶检验;三 是抽取出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2%的总变异。 根据上述要求,剔除感召力、平易近人这两项,得到42 项胜任力词条;对问卷进行第二次因素分析,结果抽取到11 个因素,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823%,按照上述标准进一步 排除通用知识广度、严格要求学生这两项,得到40项词条; 进行第三次因素分析,剔除注重细节、抗压能力这两项,得到 38项胜任力词条;进行第四次因素分析,剔除合作意识、应急 能力、专业知识的深度、积极主动这四项;进行第五次因素分 析,剔除引导能力、耐心、成就需求、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反馈 能力这五项;进行第六次因素分析,剔除职业知识、创新能 力、以人为本这三项,总共得到26项胜任力词条,此时问卷 的KMO值为0.833,共抽取到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65.596%。 3.因子的命名解释。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 实施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权。指定按第一因子 载荷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以及旋转后的因子 载荷图(分析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勤奋踏实、信守承诺、爱岗敬业、治学严谨、 公平公正、责任感在第一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可解释为 “情感道德特征”,方差贡献率为14.276%,权重=14.276/ 65.596×100%=22%;关注学生、自信心、信任学生、注重学 生、宽容大度在第二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可解释为“教学 态度”,方差贡献率为13.853%,权重=13.853/65.596× 100%=21%;人际交往能力、激励学生能力、沟通能力、发现 问题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在第三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可 解释为“教学管理能力”,方差贡献率为12.008%,权重= 12.008/65.596×100%=18%;理解领悟能力、学习能力、归 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第四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 可解释为“学习理解能力”,权重=10.439/65.596 x 100%= 16%;归属感、生理需求、爱好广泛在第五个因子上有较高的 载荷,可解释为“教学动机与爱好”,方差贡献率为9.020%, 74 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权重=9.020/65.596 X 100%=14%;操作技能、获取信息能 有项目的公因子方差都在0.5以上,说明公因子解释了观测 力在第六个因子上有较高载荷,可解释为“教学技能”,方差 变量的大部分变异程度。 贡献率为6.000%,权重=6.000/65.596 X 100%=9%。所 表2 因子负荷及公因子方差 Component 1 2 3 4 5 6 勤奋踏实 0.827 O.11O 一0.063 0.143 0.147 0.192 信守承诺 0.763 0.236 0.102 0.087 一O.064 0.127 爱岗敬业 0.7oo 0.121 0.189 0.132 0.029 —0.021 治学严谨 0.670 O.118 一O.O48 O.271 0.246 —0.023 公平公正 0.634 0.332 0.302 O.O59 O.114 0.093 责任感 0.573 0.4O2 O.188 0.1lO 0.086 —0.201 关注学生 0.339 0.708 0.171 一O.006 0.144 —0.O44 自信心 0.250 0.694 O.O7O 0.269 O.O66 0.1l1 信任学生 O.111 0.685 0.084 0.077 0.464 —0.249 尊重学生 0.406 0.677 O.184 0.103 0.171 —0.140 宽容大度 O.O9O 0.628 0.169 一O.0o8 0.122 0.325 进取心 0.227 0.550 0.050 O.331 0.143 0.333 人际交往能力 0.074 0.088 O.8O6 一O.0o6 0.138 0.3O4 激励他人能力 0.033 0.030 0.761 0.236 0.049 —0.124 沟通能力 0.338 O.1O4 0.688 0.177 O.1l6 0.172 发现问题能力 O.O65 0.212 0.614 0.457 0.055 —0.086 情绪控制能力 0.113 0.331 0.588 O.O42 0.256 O.1l9 理解领悟能力 0.O96 O.1oo O.116 0.722 0.172 0.032 学习能力 0.146 一O.090 O.158 O.7l1 0.075 一O.0o9 归纳总结能力 0.165 O.32l 0.138 O.7o9 一O.O43 0.303 逻辑思维能力 0.3l8 0.3l7 0.177 0.608 一O.O3l 0.107 归属感 0.216 O.119 O.009 O.O98 0.854 O.09l 生理需求 O.O54 0.211 0.253 0,033 0.687 O.2O2 爱好广泛 0.O52 0.296 0.354 0.148 0.676 0.149 操作技能 0.049 0.226 0.363 O.071 O.2l6 0.701 获取信息能力 0.1l3 一O.188 —0.034 0.383 0.292 0.565 (四)正式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明该问卷比较科学,可以作为实际施测的工具使用。因此, 1.信度分析。如果一个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说 下面对问卷6个因子及总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见表3)。 表3“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指标 信度指标 1 2 3 4 5 6 总指标 d 0.856 0.857 0.827 0.778 0.802 0.6o0 0.906 各因子的 系数和总问卷的0【系数如下:总问卷的 系 —0.666,所以各因子之间净相关系数较低,实际上是低相 。 数为0.906;因子一的0【系数为0.856;因子二为0.857;因子 关,因此,符合要求。 三为0.827;因子四为0.778;因子五为0.802;因子六为 表4六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 0.600。 因子 F1 F2 F3 F4 F5 F6 F1 0.881 0.709 0.792 0.695 0.5l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问卷的0【系数为0.906,6个分 F2 0.804 0.768 0.817 0.647 量表的0【系数在0.600—0.906。其中,总问卷和因子一、二、 F3 0.773 0.764 O.7l8 三、四、五所代表的分量表的仅系数都在一0.70以上,按照有 F4 0.689 0.742 F5 0.735 关标准,即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系数)在0.80以上, 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0以上时,问卷的信度比 表5 因子之间的偏相关系数 较理想;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不低于0.70,各分量表的 因子 Fl F2 F3 F4 F5 F6 内部一致性信度不低于0.60,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根据这 F1 0.666 —0.121 0.442 —0.070 —0.149 172 0.325 一O.0牾 0.433 —0.054 一标准,该问卷的信度已经达到较理想水平,因此,该问卷具 F3 0.284 O.154 0.171 有良好的信度。 F4 —0.084 0.428 F5 0,390 2.效度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可以通过比较各因子之间 注:Fl代表“道德情感特征”,F2代表“教学态度”,F3代表“教 的相关系数大小来衡量。由表5和表6的数据可知,各因子 学管理能力”,F4代表“学习理解能力”,F5代表“教学动机与爱好”, 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12~0.881,表明六个因子之间相关系 F6代表“教学技能”。 数较高,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偏相关系数在一0.048 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75 四、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管理能力、学习理解能力、教学动机与爱好、教学技能。各维 度的权重是不同的,其中:道德情感特征权重最高,教学技能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 权重最低。由此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不是教学 型由六大因子构成。各胜任维度和各项目及其得分情况如 技能,而在于其情感道德,要有责任感,要爱岗敬业。 表6、表7所示: 表6各胜任素质维度及二级条目 胜任维度 二级条目 1.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这是作为教师 的首要素质。大学英语教师要爱岗敬业、勤奋踏实地工作, 切忌浮躁。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周期长、见效慢、课时多等特 11.1勤奋踏实;1.2信守承诺;1.3爱岗敬业; 情感道德特征 14治学严谨;1.5公平公正;1.6责任感 ..点,长期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没有爱岗 敬业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很难胜任繁重的教学工作。因 2.教学态度 2.1关注学生;尊重学生2.2自信心;2.3信任学生;2.4 ;2.5宽容大度;2.6进取心 3.教学管 3.1人际交往能力;3.2激励他人能力;3.3沟通 理能力 能力;3.4发现问题能力;3.5情绪控制能力 4.学习理 4.1理解领悟能力;4.2学习能力;4.3归纳总 解能力 结能力;4.4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动机与爱好 5.1归属感;5.2生理需求;5.3爱好广泛 6.教学技能 6.1操作技能;6.2获取信息能力 表7各胜任维度及各项目得分 胜任维度 权重 得分 二级条目 得分 排序 勤奋踏实 4.42 6 信守承诺 4.40 12 情感道德特征 22% 32爱岗敬业 .437l 治学严谨 4.49 44 .40 7 公平公正 4.40 l1 责任感 4.62 2 关注学生 4.39 14 自信心 4.30 17 教学态度 21% 310o63 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4.25 .418 .44 8 宽容大度 4.O3 22 进取心 4.O9 2l 人际交往能力 4.22 19 教学管 激励他人能力 4.53 3 理能力 18% 26.9153 沟通能力 4.43 9 发现问题能力 4.38 13 情绪控制能力 4.17 20 理解领悟能力 4.39 10 学习理 l6% 25.8984 学习能力 4.57 1 解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 4.30 16 逻辑思维能力 4.3O 15 教学动机 归属感 3.81 24 与爱好 14% 20.6693 生理需求 3.17 26 爱好广泛 3.65 25 操作技能 4.O1 23 教学技能 9% l2.2913 获取信息能力 4.45 5 五、结论 (一)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总共由六个维度组成 按权重大小排列依次为情感道德特征、教学态度、教学 此,教师要加强职业认同感,干一行,爱一行。同时,学校也 要为其提供支持和人文关爱,如进行分类管理,按教学 型教师管理,在评职称时注重教学业绩等。大学英语教师还 要公平公正。教学过程也是教育过程,教师的品格无时无刻 不在影响着学生,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公平公正,主要 体现在课堂组织及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上,不以个人好恶对待 学生,给每个学生以公平的机会,公正地评价学生。 2.大学英语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大学英语教师 要胜任岗位工作,必须心中有学生,关注学生、信任学生、尊 重学生,对学生要有宽容心。一个对学生没有感情的教师, 很难胜任教师岗位。访谈中了解到,那些优秀的教师都是非 常喜欢学生、爱护学生的,把学生当作朋友,热情相待,耐心 指导,因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师生情感关系融洽, 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率。 3.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管理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课 堂规模大,学生人数多,要保证教学的顺利有效运行,教师必 须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激励学生能力、发现 问题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语言本身就是交际手段,教师必 须具备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组 织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语言。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会突发一些状况,如有的学生走神了,有的做与课 堂无关的活动等,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及时调动课堂气 氛,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情绪 控制能力,有时,学生会在课堂上私语,或者不按教师的要求 做,教师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随意发火,一旦不良情绪 爆发,就会伤害师生的感情,影响课堂气氛。 4.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更新很快,如果不能及时学 习、更新知识,就会落伍。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它决定一个人 的行为习惯。大学英语教师一般都是文科出身,发散思维有 余,逻辑思维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 能力,以严谨、科学的思维进行英语教学。优秀的教师,是善 于总结的教师,要经常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 举一反三,学会学习。 5.大学英语教师要兴趣广泛、热爱集体。大学英语的教 学内容包罗万象,如人文、社科、自然、体育、艺术等,无所不 有。如果教师没有广泛的兴趣,就很难将教学内容讲得生动 76 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活泼。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团队劳动特征非常明显的教学 4.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大学英语教 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勤 所学校不关心、不尊重自己的教师,教师就很难热爱自己 活动,教研室要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相互讨论,如果不具有 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要负责到底,团队意识,就会单打独斗,脱离集体,就会影响教学质量。 学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外语,必须运用一些教学技术,如多 6.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大学英语教 奋有加。爱岗敬业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如果 一处处体现出行政导向,教师尤其是 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英语交际的实战演练 的岗位。如果一所学校,与情景剧的表演等。教师既是导演,又是编剧,还是主持人 大学英语教师在学校没地位,教师也很难爱岗敬业。所以, 和演员,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 学校要切实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给教师提供一个好的工作 (二)大学英语教师胜任力最重要的前20%,即排在前5 环境,激发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不断增强爱岗敬业精神。 位的分别是学习能力、责任感、激励学生能力、爱岗敬业、获 取信息能力 1.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 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 展的能力。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提高学 习能力,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大学英语教师学习能力的提 高,一是靠刻苦,二是靠悟性,就是长期形成的对英语教学的 理解、分析、感悟和觉悟的能力。要具有知识管理能力,知道 如何获取知识,包括对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的熟练运用。学 习的领域既包括教学的内容,也包括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 2.大学英语教师要有较强的责任感。把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作为自己神圣的责任,只有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能 全力以赴地从事教学工作。责任感的形成要靠管理,但主要 是靠自觉。在管理上,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 考核制度,使责任到人,责权利统一。大学教师是高知群体, 自尊心和自律性较强,学校应该充分信任教师,为他们提供 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职业自豪感,这样 才能形成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 3.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激励学生的能力。学生是需要 激励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激励,英语教师要让学生对英语学 习感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为此,教师就必须学 习激励理论,了解学生心理,及时表扬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活 动和手段,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激励学生的能 力,首先教师自己要受到激励,因此,作为管理者,要充分地 信任教师、尊重教师、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用精神的和物 质的手段激励大学英语教师。 5.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网络时代为 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学英语教师要学会网络检 索,熟练地使用数字图书馆及互联网资源,及时获取教学需 要的信息。学校要提供条件,如加强培训,购买更多的网络 资源等。教师要有危机意识,尤其是老教师,要尽快掌握网 络知识与技术,不断更新知识和信息,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永红.对教师绩效评估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师 范教育研究,2001,(5). [2]姜睿馨.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 报,2007,(4). [3]闫华飞,冯 巍.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探析[J].高教研 究,2007,(9). [4]李黔蜀.360度反馈评价在教师胜任力评价中的运用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3). [5]吴树雄.高校教师胜任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J].中国 成人教育,2009,(13). [6]姚蓉.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初探[J].科技情报开 发与经济,2008,(8). [7]刘先锋.高校教师胜任力及发展策略初探[J].中国成人 教育,2008,(1). [8]Stenberg J.Understanding Human Competence at Work:An interpretive approa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43):9~26. [责任编辑:杜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