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第l3卷第2O期 ・护理・ 气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常宏 (黑龙江省鸡西矿务集团总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气胸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气胸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身体锻炼,术后加强出血的观察 与护理、胸腔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观察与护理、术后漏气护理、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术后指导等。结论加强围 术期护理可促进肺断面愈合,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关键词:气胸;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1 1引言 0.3969/j.issn.1671—3141.2013.20.385 0胸膜腔是指脏层及壁层胸膜间不含空气的密闭的潜在性 腔隙。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 此时胸膜腔内压力升高,出现不同程度肺压缩,静脉回流 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肺、心功能障碍 ]。气胸可分为创 伤性气胸及自发性气胸。前者由胸外伤、针刺治疗等所引 起。后者又分为特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病、 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为继发性气胸。肺无明显病 变由胸膜下气肿肺泡破裂形成者,称为特发性气胸;按病 理生理变化又分为闭合性(单纯性)、开放性(交通性)和张 力性(高压性)三类f2l。 l主要护理问题 1.1恐惧 与突然、强烈的意外创伤有关。 1.2气体交换受损 与疼痛、胸部损伤、胸廓运动受限、肺萎缩等有关。 1.3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有关。 1.4潜在并发症 肺部或胸膜腔感染等。 2护理目标 患者恐惧程度减轻,配合治疗及护理。 患者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患者诉说不适感减轻或消失。 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 与处理。 3术前护理措施 3.1急救处理 3.1.1 闭合性气胸 小量气胸(肺萎缩小于30%)无需特殊处理。中量或大 量气胸可采用胸腔穿刺排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3.1.2开放性气胸 迅速封闭胸壁伤口并牢靠包扎固定。 3.1.3张力性气胸 尽快排除胸膜腔积气,以减低胸膜腔内压;紧急处理可 在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用粗针头穿刺排气减压;转运时 可于针尾部栓一带侧孔的橡胶指套,制成活瓣状排气针。 3.2维持呼吸功能 给患者吸氧,保持患者病情平稳,取半卧位。协助排痰, 必要时进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或是进行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3.3病情观察 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伤口情况。观察患者 的呼吸状态,有无气促、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观察有 无气管移位,皮下气肿等。尽力减轻患者疼痛与不适,遵 医嘱使用止痛剂。 3.4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加强肺部物理治疗。遵医嘱合 理应用抗生素。 3.5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注意 事项。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 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3.6术前常规准备 3.6.1术前行抗生素皮试,术晨遵医嘱带人术中用药。 3.6.2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胸片、CT、肺功能、 心电图、B超、出凝血实验等。 3.6.3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 3.6.4术晨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 人手术室。 3.6.5手术室备皮,麻醉后置尿管。 4术后护理措施 4.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 续机械通气或低到中流量吸氧;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 防坠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4.2伤口观察及护理 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 更换敷料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等。 4.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 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 皮肤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一般术后第2日可拔除 尿管,拔管后注意关注患者排尿情况。 4.4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对有镇痛泵(PCA)患者,注意检查管 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 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4.5基础护理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定时翻 身、雾化、患者清洁等工作.定时挤捏引流管道,使之保持 通畅勿折叠、扭曲、压迫管道。让患者取半卧位,鼓励做咳嗽、 深呼吸运动及变换体位。 拔气管插管4 6小时后即可饮水,如无不适即可进食, 术后早期进食应少食多餐、循序渐进,选择高蛋白、高维 生素、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忌生、冷、硬、辛辣刺激及易 产气食物。 4.6保持引流管的密闭、无菌 妥善固定,避免牵拉随时检查引流管有无松动或脱落。 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搬动患者或更换水封瓶 时,需双重夹闭胸壁引流导管。若引流管不慎脱出,应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第13卷第20期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同时通知主管医生,协助做进一 步处理。保持引流装置保持无菌,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 平面60~100em,防止液体逆流,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需 长期安置引流管的患者,建议72小时更换一次胸膜腔闭式 引流装置。 485 4.8呼吸道管理 加强肺部物理治疗,常规进行雾化吸入,定时协助翻身、 拍背、咳痰,必要时进行纤支镜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参考文献 [1]武建英,达嘎,李勇.胸腔镜与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分析[J】.天津医药,2008,36(02). 4.7拔管 般引流48~72小时后,患者一般情况好,观察无气 体逸出,24小时引流液小于100ml,X线胸片显示肺膨胀良 好无漏气,即可拔管。 一[2]马国栋,邹卫,许栋生.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 发性气胸78例[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8,15(02). (上接第479页) 5.2.1 开始时,嘱患者进行除患肢以外的各关节的任 意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变局部组织的 营养状况、防止肌肉萎缩。 5.2.2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在术后第1日开始进行 有规律的功能锻炼指导,原则上是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 活动为辅,如指导患者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日3次, 每次50下,检查其锻炼的方法是否正确,可将双手放于髌 骨两侧并推动髌骨。 5.2.3锻炼应以每日量力而行,不可强求为原则。 5.2.4对于出院的患者,嘱其应继续坚持患肢功能锻 炼8周以上,并随时复诊观察1~2年。 5.3.4踩秤练习:取站立位,身体保持平衡,使患肢 垂直放在体重秤上,适当将身体重心移向患侧。 5-3.5对于截肢术后,患肢有幻觉痛,拒绝残端锻炼 的患者,应指导其感觉患肢仍在的基础上与健侧同时进行 肌肉的等长等张收缩,以后患肢幻觉痛可自行消失。 6心理护理 应细心做好解释工作,保证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 治疗。尤其对于截肢的患者,沟通和善意的解释是非常必 要的。 参考文献 [1】庄载世.儿童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体会【JJ.浙江创伤外科, 2013,(18)04:509—51O. 5.3截肢术后残端观察及训练 . 5.3.1 取平卧位,嘱其残端肌肉自然放松,每天用弹 性绷带包扎4次,每次15~20分钟,并对残端行均匀的 压迫,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p】。 5.3.2对残端进行按摩、拍打,每日3次,每次50下。 5.3.3蹬踩练习:逐渐由软到硬,每日2次,每次50下。 [2]黄洪田.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05:810—811. [3]白永哲.关节镜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 的体会『J1_中国医药指南,2013,(25):96—96. (上接第487页) 家属学会观察病人的思维过程、性格行为、睡眠等方面的 改变,确保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教育病人严格遵医嘱服 药,以利尽早康复。 [1]盛艳君.肝l生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和护理[M].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2013,22—02. [2】赵敏,姚菊芳,杨芹,等.预见性护理用于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M]. 参考文献 中国医学创新,201 1,08—03. (上接第489页) 小时尿量变化,若发现进出量不平衡或尿量<25 ml/h,应及 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防止脱水或补液过 多引起心功能不全而加重病情 】。 参考文献 [1]刘华敏,葛多云,孙娟.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护理体会叨.蚌埠 医学院学报,2000,05. 2.4出院指导 出院前指导患者坚持服用降压药和恢复脑功能药物,防 止血压升高而再度出血。降压药物按医嘱定时定量,不可 自行停药或减量。予低脂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戒烟 酒,锻炼身体要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为避免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患者早晨起床宜慢,平 时避免骤然起立,站立行走不宜过久,刚服药后宜平卧休息。 【2]任红.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JJ.实用神经疾病杂 志,2004,06. 【3]卫旭青.裴俊霞.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专科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 志,2006,04. 【4】赵树仙.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观察与护理阴.云南医学信息, 2009,22(41:53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