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来源:叨叨游戏网
深业龙文教育一对一个性化辅导讲义

学生姓名 科目 教师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 长度单位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3、 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um=109nm

二、 长度的测量

1、 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三角板、卷尺等。

2、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测量,可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注意事项:

(1) 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以及零刻线是否被磨损。

1

(2) 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3)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4) 记录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三、 时间的测量

1、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还有分钟(min)、小时(h)等。

1h=60min 1min=60s 。

2、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常用停表测量时间。

四、误差

1、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测量值和与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做误差;

2、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尽量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3、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五、国际单位制

2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2、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一、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者。

二、参照物

1、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的、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人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为研究方便,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3、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状况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或静止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三、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

2、根据研究需要,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假定该物体不动;

3

3、分析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有变化则是运动的,无变化则是静止的。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为:v=S/t;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它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1m/s=3.6km/h。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4、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5、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s)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之比,叫做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即v=s/t。

4

第四节 测平均速度

1、原理:从速度公式v=s/t可知,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通常用刻度尺、卷尺等工具来测量长度。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还会用到其他一些技术来测量距离,如超声波测距等。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