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最新)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衣袂(jué) 喧器(xiāo) 震悚(sǒng) 脱颖而出(yíng) ....B.氤氲(yùn) 蜷曲(quán) 风靡(mǐ) 谆谆教导(zhǒng) ....C.哺育(bǔ) 萦绕(yíng) 争执(zhí) 茅寨顿开(sè) ....D.雕镂(1ù) 深邃(suì) 雄踞(jù) 玲珑剔透(t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晨曦 猝不及防 郑重其事 如释重负 B.旁骛 稍纵即逝 置之不理 兵慌马乱 C.惋惜 不攻自破 造遥生事 顶礼膜拜 D.遮蔽 重峦叠障 棱角分明 矫揉造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海天一色的青澳湾,历史悠久的总兵府,险峻高耸的黄花山……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南澳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汕头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21年亚青....会的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不可缺少,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整洁....干净,他们应受到尊重。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
1 / 9
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5、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②④③①⑤ B.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7、按原文默写。
(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
(2)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______,唐宗宋祖,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5)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 / 9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贞观)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曰:“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征恳请,.
数却愈牢。
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②草昧③,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时上封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⑤,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帝悦,皆劳遣之。
(节选自《新唐书》卷九十七)
(注释)①庸:岂,怎么。②间关:道路险峻,这里是辗转奔波的意思。③草昧:形容时世混乱黑暗。④封:封事,密封的奏章。⑤谯黜:斥责。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____ .(2)朕方自比于金____ .(3)虽古名臣,亦何以加____ .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存大体,处事以情/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
B.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C.为国家长利,征而已/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 ..D.或不切事,帝厌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
(2)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
4.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这段文字内容简要分析。
3 / 9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
刘钊
①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雏形,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
②汉字记录汉语,同时也记录汉语所表现出的思维。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而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文明的早期结晶,一点都不为过。
③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六书”的造字理据,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形。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
④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如“尹”字为一只手拿着笔的形状,因此“尹”在古代用为官吏的通称;“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休”字像人在树荫下休息,所以古代“休”字有休息、止息和“荫”的意思;“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大人的角度讲是对孩子的保护,从孩子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所以“保”字古代有“保护”和“依仗”两个意思。
⑤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其所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
⑥甲骨文已经是符号化的文字,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很多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在构字时尽量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的典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其形体体现出的布局上
4 / 9
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饱满匀称的追求,更是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
⑦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的刻苦努力,目前甲骨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可以想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文研究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第②段中加点的“目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甲骨文有哪些特点? 2、现代文阅读
一坛人参酒
①过了七十岁,父亲总说力气不如从前了。年轻时去南山挑炭,去城里卖粮食,他都是最重的担子,从没听他在我们面前喊过一次累。可是现在,大半袋子玉米,需要人搭把手才能搬到三轮上。夏末接季,小菜园的瓜架子下长满了荒草,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他都没有再多的精力收拾,他整天忙碌在庄稼地里。周末我回娘家,他很高兴,倚在凳子上跟我说活,说着说着就打起呼噜。
②“怎么就感觉败劲了呢”,他像是跟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我说,哪里,你看你现在的力气也比我大。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这两年明显感觉到父亲的衰老。脸上的皱纹深了,背也驼了。母亲对他的抱怨也逐渐多了起来:你爹越来越爱忘事,不光脑子不行,腿脚也不利落了。
③找个借口从家里出来,走向东边的林地和田野。母亲的抱怨像一团麻在我的心头撕扯着,扯得我眼眶发酸。一条乡间小径将田野和林地分成南北两个风景带。路北边的新树都是父亲栽下的,已经长得魁梧挺拔,飒飒生风。儿女长大离家之后,它们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支撑着他,给乏力的暮年带来希望。
④走到岔路口,正碰上邻居老哥赶集回来。老哥热情地跟我打招呼,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他走过去了我才突然明白过来:是了,老哥的门牙掉了一颗。
⑤牙一掉,说话的时候,风就肆无忌惮地钻进人的嘴里,人连要说的话都被夺走,这才是真正的衰老。
⑥果然是“败”了。佝偻了腰背,脱落了牙齿,在呼啸而至的岁月里,败给
5 / 9
一年年执着拱出地面的荒草和无休止攀援的藤蔓。人站在那里,眼见这些昔日的残兵败将蜂拥上来,却没有再多的力气提刀将它们杀退,英雄的光环褪去,只留下一颗挂了霜雪的头颅,耿硬着不肯在人前低下。
⑦从他们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⑧那天去拜访一个中医朋友,偶然间说起人参的功效,我的心一动。经过数日筹备,当我带看几支人参和一坛白酒回家的时候,父亲正在灶间准备饭菜,母亲戴了老花镜修补一条旧褥子。
⑨“看我给你买的胡萝ト!”我拿了一支人参递给父亲,他笑着接过来,闻了闻,又朝看太阳光仔细地打量一番,爱不释手。问从哪里买的,说这东西可不便宜。说他去东北参观时,听那里的老人讲过,山里才有正宗的野山参。挖参的人明明看到它了,结果走到前就没影了,它聪明着呢!讲这些话时,父亲眼睛里闪烁着神采,脸色也似乎变得红润了不少。
⑩这样的见闻他平时很少跟我们讲,闲情大约需要清闲的日子オ会有吧。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大家子老小都指望着他的两膀子カ气生活。卑微如青苔的日子,那些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故事只能藏在心里,年深日久,恐怕连他自己都不记得多少了。假如口袋里有按月发放的退休金,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想必他会有另外一番光景。下下棋,打打太极拳,听公园里的人们唱唱京剧。生活悠闲,有枝有叶,如同熟透了的枇杷盛放在青花瓷盘里,可以吃,可以赏玩,也可以入诗文国画。可是他有九亩地要种,还要几个子女需要操心。
⑪饭莱端上来,满满地挤了一桌子。父亲一边吃一边跟我说:“今年,咱家的玉米长得好,雪涵那块地长得最好。”今夏雨水大,很多地块颗粒无收,孙女的地块庄稼长得好,是一种吉祥的征兆,他高兴。
⑫我也高兴。我把人参小心地放进玻璃瓶子,掺进鹿茸片和枸杞果,再把白酒倒进去,很奇怪,那人参见了酒立马变得精神起来。黄色的酒酿,红色的构杞果,白色的人参聚集在一起,成为一团明亮温暖的期待。接下来它们要在父亲的房间里沉睡几个月,在收完了玉米忙碌秋播的日子里,听窗外凉月的脚步,听房下蛐蛐的弹唱,听父亲沉沉的鼾声,最终它们会成为一种陪伴,代替我温暖父亲接下来的寒冬。
⑬那天我在家陪着父母待了好久。父亲一次次给我续茶,我们闲话家常,也
6 / 9
计算今年的投入和明年的收成。“活着就得有事干”,这是父亲的话;“我和你奉陪到死”,这是我想起的《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话。这两句话糅合在一起,让我感觉眼前的这个老人其实没有败。
1.阅读文章第①-⑨段,简要概括围绕人参酒,写了哪几件主要的事? 2.本文主要围绕父亲展开叙述,为什么还要写邻居老哥? 3.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母亲的抱怒像一团乱麻在我的心头撕扯着,扯得我眼眶发酸。 (2)讲这些话时,父亲眼睛里闪烁着神采,脸色也似乎变得红润了不少。 4.联系全文,说说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
这两句话糅合在一起,让我感觉眼前的这个老人其实没有败。
四、写作题(40分)
请以“幸福的约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500字; (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1)瞬间,也拥有丰盈的过去。
(2)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瞬间”或“突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7 / 9
参:
一 C A D D A C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2)略输文采稍逊风骚(3)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4)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6)无意沉醉了凝望他的大地 二
1. (1)把……当宝贝,觉得……宝贵 (2)正 (3)即使 2.C
3.(1)你难道没有看到金属在矿里,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吗? (2)话说的对,对朝廷有益;话说的不对,无损于国家政治。
4.(1)唐太宗是一个识人用人、爱才惜才的人。唐太宗把魏征比作“良匠”,拒绝魏征辞职,解佩刀赠房玄龄和魏征;认为“虽亮无以抗”。(2)唐太宗是一个善于纳谏、谦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把自己比作是需要磨砺的金属,并虚心听取魏征的建议。 三
1.①引出说明对象:甲骨文;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不能。“目前”一词表,说明了甲骨文只是到现在为止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不能。“目前”指到现在为止,说明甲骨文是到现在为止已知的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但不排除还有更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的可能性,删去后表述过于绝对。“目前”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举例子。举甲骨文中象形字和会意字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从甲骨文中可以
8 / 9
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示例:①甲骨文体现了“六书”的造字理据,可以自由记录汉语;②甲骨文中的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保留着早期形态;③甲骨文词汇和内容丰富;④甲骨文是符号化的文字。(甲骨文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①过了七十岁的父亲,日益衰老。②邻居老哥,门牙掉了一颗。③“我”给父亲买了人参和白酒。
2.写邻居老哥的衰老状态,是为了衬托父亲的衰老,加深了“我”对生命衰老的理解,和对父亲的疼爱。
3.(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抱怨给“我”带来的烦乱心情,体现“我”对父亲衰老的同情和无奈。(2)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讲述东北参观见闻时的兴奋,表现了父亲内心重新燃起希望的心情。 4.父亲生命不息劳动不止的精神,让“我”联想起桑提亚哥跟鱼战斗到底的意志,让“我”感觉父亲虽然身体上出现衰老,但内心却充满力气。 四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