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m ̄of Luoyang NormM Unive ̄ity Jun.,2012 V01.31 No.6 第3l卷第6期 论2O世纪新室内乐作品的表现形式 以管风琴与弦乐演奏方式为例 李 爽 (沈阳音乐学院电子琴系,i/_宁沈阳110818) 摘 要:2O世纪新室内乐在非常规乐队的编制、离散型的音乐处理、强调音色对比、单种音色的交替流 动、独特的滑音以及低声部的固定节奏等方面体现了其独特的音乐特征,形成了新的简约主义风格、新的神 秘主义的风格、点描派的风格以及新浪漫主义的风格。 关键词:新室内乐;表现形式;管风琴;弦乐 中图分类号:J62 收稿日期:2012—01—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12)06—0125—02 作者简介:李爽(1974一),女,辽宁沈阳人,沈阳音乐学院电子琴系教师。 一、2O世纪新室内乐作品的特征和配器 0P22这首作品改编为管风琴与小提琴重奏的的过程 中,也见不到传统音乐曲式的那种动机式的贯穿发 展,管风琴与小提琴交替的音色对比,更加符合普罗 科菲耶夫的印象派的特征,作品中充满着自然流动和 各种游离不定的印象和情绪。在对比的基础上达到统 一写法 (一)非常规乐队的编制方面 梅西安1940年所作的《时间末日四重奏》的编制 无法满足于传统室内乐在音色融合与编制平衡的一般 ,是音乐作品的最终目的。 要求。其主要是提前预置并不断地实验不同乐器的组 合,产生了新的音响效果。以管风琴重奏为例,管风 琴与两把小提琴和中提琴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 新的尝试。管风琴的脚键盘具有演奏通奏低音的能 力,可以替代大提琴或低音提琴。这样的配置在音响 (四)单种音色的交替流动方面 将普罗科菲耶夫的0P22这首作品改编为管风琴 与小提琴重奏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单种音色的交替流 动,使用了异质音色的对比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 出了所谓的“单声织体室内乐”的特点,大量使用了管 风琴与小提琴的齐奏,以此合成了非常独特的音色类 型。 上也不会显得不丰满。以管风琴与吉他合奏为例,也 是非常规的编制,管风琴在音色上具有神秘、高雅的 气质;吉他是具有现代感的乐器,热情奔放。两种乐 器结合在一起会碰撞出不一样的新音乐火花。 (二)离散性音色处理方面 韩国管风琴作曲家Kim Cheng Mook写的《管风琴 幻想曲》是一首包含五声音阶和声、音簇和叠加和声 的现代音乐,里面还用到了“不协和”例如“减五度” 伴随着五声音阶来避免和协的音。从和声功能上看, 闪电般的调中心转移,区别于古典的转调而带有鲜明 的现代色彩。瞬间远关系转调手法都具有离散的音响 效果,产生独特的音乐语言,也是20世纪音乐写作中 一(五)独特的滑音 即兴性和其独特的诙谐幽默感的滑音奏法是探戈 乐中独特的演奏方法,也是阿根廷“探戈之父”——皮 亚佐拉的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将这些滑音运用在 管风琴与弦乐合奏的作品中,成为合奏作品的亮点之 一。颤音、波音、回音等对单个乐音的强调装饰手法 是在古典音乐中非常常见的。在皮亚佐拉探戈乐作品 中,半音进行的滑音效果是小提琴的独特演奏方式。 (六)重复的创作特点 从对皮亚佐拉的探戈乐作品分析中,很容易看 出,其创作的最独特之处是大量地使用重复和反复的 手法,即在很多地方都能够找到整个乐曲的主体部 分。皮亚佐拉对乐曲的主要主题进行重复其实就是运 用完全重复、模进、变奏、转调、声部变换、伴奏织体 的变化等手法。虽然在聆听他的作品时会听到多次的 重复及反复,却能够使主题深深地印在听者的脑海 种普遍而重要的规范。 (三)强调音色对比方面 从音乐表现上来看,20世纪的新音乐比以往任何 一个时期都更强调对比,由于极端和频繁地对比性处 理而具有多元的音乐特征。在笔者将普罗科菲耶夫的 ・126・ 中,更能够切实地感觉到重复带来的愉悦与新颖。在 管风琴与弦乐的改变中完整地保留了所有的重复,没 有做很大的改变,因为正是多次重复的特点,才更加 符合20世纪新室内乐的创作特点和时代感。 (七)低声部的固定节奏型 在法国巴特作曲家写的恰空舞曲中,“恰空”是一 种复调音乐形式,即在固定的主题或一连串固定的和 声之上作多次变奏。用吉他演奏20世纪的“恰空”是 难度很大的。著名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也承认, “恰空”用吉他演奏是更为出色的选择。吉他充分地采 用了附点和切分的节奏型特点,但并不是单独地使 用,而是与管风琴的低声部固定的节奏型形成鲜明的 对比。此外,管风琴在演奏低音时是常见的拨弦奏法。 二、20世纪新室内乐作品的表现风格 (一)新的简约主义风格 这种风格是有调性存在的,同时又受到非西方音 乐的影响,也是对序列音乐的一种反叛,是反传统的。 它的基本特征是不断地重复,一首乐曲从头到尾保持 同一和声、旋律、织体和同一节奏类型,但是还是有 很多细节上的改变,在平淡中求新意。“简约音乐”是 相对于在少量音高基础上机械重复以至于缓慢增长的 特征而言的,特别强调的是织体、音色、材料、音响 甚至标题都简约化。并非常讲究乐句横向方面的气息 长的发展走向,和乐句纵的方面点线叠合,音响空旷 宁静,意境淡雅。在阿根廷,皮亚佐拉被尊称为“探戈 之父”,他在创作中习惯大量运用重复,一个主题在 乐曲的大多数地方都能够找到一些印记,这是他创作 中的重要特点。皮亚佐拉对乐曲的主要主题进行重复 或完全的重复、声部调换、变换节奏、转移调性、伴 奏织体的变化等手法是一种简约主义的风格。管风琴 在音乐表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演奏20世纪新音 乐的过程中,它的简单而深沉的音色正好符合某些现 代派的特征。 (二)新的神秘主义风格 其代表人物是斯克里亚宾和梅西安,他们在题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的选择上偏好民族或宗教的古老传统,特别偏重于抽 象而色彩神秘的东方古老文化现象。笔者为管风琴与 小提琴合奏而改编了Fantasyfor organ,它的音响效果 时静时动,亦实亦虚,都显出难得的细腻和神秘,是 音响方面流动感很强的一首现代派无调性音乐。 (三)点描派风格 点描派作曲可以使分离开的音有着广阔的天地, 但是有时候这些分开的音突然变成较稠密的音组,最 后,这些音组再疏散开,以便整个的音乐过程可以重 新开始。这是一种稀疏和凝聚的变化,有时采用新型 的乐句,几乎超出了人们的演奏能力,音乐结构变得 比音乐表现更重要了,失去了音乐的意义。 (四)新浪漫主义风格 它是以现实和浪漫相互交织的,更是现代主义与 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大都采用2O世纪惯用的 新语言和新手法。新浪漫主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新出现的流派,通常它要求音乐以传统和声为基础, 特别注重情感上的宣泄,主要运用19世纪浪漫派作 曲家的音乐素材,是对传统音乐主流的一种反叛。在 法国作曲家贝尔德写的交响乐《吻》和管风琴与小提 琴、大提琴三重奏的四乐章奏呜曲中,风格崇尚唯美, 是以法国都市中心为题材的现代的浪漫主义风格。 20世纪新室内乐的表现形式的采用,体现出了音 乐互相融合的性质。这种融合的性质并不会趋向另一 种统一的风格,或是一些统一的流派称谓,只是产生 了更多成分的混合体,它甚至像数学上的重复全排 列,混合体进一步相互融合,又会产生更多的混合体, 以至于用“流派”这种概念也不能对当今的许多音乐 准确地进行分类。即使这样,也有相当一部分作曲家 始终坚持自己本身独特的风格进行创作,这也正应了 迈尔所说:这种文化现象“不是临时的,不是单线的; 而是多元的、折中的和包罗万象的”。 [责任编辑张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