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药炮制试题及答案4

中药炮制试题及答案4

来源:叨叨游戏网
 一、填空题

1.药物在_______、_______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锅煅法。 2.煅淬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的矿物药。 3.扣锅煅法适用于_______、_______的药物。

4.明煅的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膏含水硫酸钙(CaS04·2H20)不得少于_______.煅石膏含硫酸钙不得少于_______.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宜用明煅法炮制的药材是( ) A.牡蛎 B.自然铜 C.炉甘石 D.磁石 E.棕榈

2.宜用煅淬法炮制的药材是( ) A.石决明 B.代赭石 C.雄黄 D.白矾 E.石膏

3.宜用扣锅煅法炮制的药材是( ) A.龙骨 B.干漆 C.石决明

D.磁石 E.炉甘石

4.宜用煅后水淬法炮制的药材是( ) A.钟乳石 B.自然铜 C.蛤壳 D.炉甘石 E.花蕊石

5.宜用煅后酒淬法炮制的药材是( ) A.珍珠母 B.阳起石 C.磁石 D.石燕 E.禹余粮

6,下列除哪项外,均用明煅法炮制( ) A.紫石英 B.钟乳石 C.龙骨 D.瓦楞子 E.云母石

7.磁石炮制后缓和的作用是( )

8.自然铜炮制后增强的作用是( )

9.龙骨炮制后增强的作用是( )

10.石决明炮制的作用是( )

D.使质地疏松 E.以上都不是

11.制炭后产生止血作用的药材是( ) A.藕节 B.地榆 C.棕榈 D.荷叶 E.以上都不是

12.下列除哪项外,均用扣锅煅法炮制( ) A.丝瓜络

B.灯心草 C.荷叶 D.蜂房 E.大蓟 (二)B型题 A.明煅法 B.煅淬法 C.扣锅煅法 D.炒焦法 E.炒炭法

13.炮制槟榔用( ) 14.炮制磁石用( ) 15.炮制蜂房用( ) 16.炮制龙骨用( ) 17.炮制花蕊石用( )

18.石决明煅制( ) 19.干漆制炭( ) 20.代赭石煅制( ) 21.灯心制炭( )

22.牡蛎煅制( ) (三)C型题 A.炒炭 B.煅炭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3.棕榈炭( ) 24.荷叶炭( ) 25.山楂炭( ) 26.丝瓜络( ) A.煅淬 B.水飞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7.炉甘石应( ) 28.钟乳石应( ) 29.雄黄应( ) 30.阳起石应( ) (四)X型题

31.煅淬药物常用的淬液有( ) A.酒 B.醋 C.盐水 D.药汁

E.蜜水

32.枯矾的性状为( ) A.白色不透明 B.海绵状 C.味苦涩 D.体轻质松 E.手捻易碎

33.煅淬的主要目的是( ) A.使药物质地酥脆 B.减少副作用 C.增强疗效 D.洁净药物 E.除去结晶水

34.煅淬代赭石的目的是( ) A.增强重镇安神的作用 B.降低苦寒之性

D.使药物质地酥脆 E.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35.扣锅煅法的注意事项是( )

D.可根据米和纸的颜色判断药物是否煅透

E.药材煅透后应放置冷却再开锅 三、改错题

1.有些药物在煅烧时产生爆溅,可在容器上加盖密封以防爆溅( ) 2.制炉甘石的淬液是水( )

3.煅制药物粒度的大小与煅制效果无关( )

4.高温煅制白矾不会生成三氧化铝、三氧化硫等成分( ) 5.棕榈煅后增强了止血作用( )

6.将药物直接放于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称为煅法( ) 7.明煅药物不必分档( )

8.煅干漆的目的是降低刺激性( )

9.研究结果表明,煅代赭石比生代赭石Fe、Ca、As等成分溶出量都有较大的增加( ) 10.代赭石煅后为暗褐色或紫褐色,具光泽,质地酥脆( ) 四、简答题

1.简述煅制的目的。 2.简述明煅法主要目的。 3.简述炉膛煅的方法。 4.简述扣锅煅制的方法。

5.简述白矾煅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五、问答题

1.血余炭的炮制作用是什么?并说明其止血机理的研究现状。 2.什么是煅淬法?其法适应哪类药物? 3.白矾与枯矾的功效应用有何不同? 4.石膏与煅石膏的功效应用有何不同? 5.赭石与煅赭石的功效应用有何不同?

参 一、填空题

1.高温、缺氧 2.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松 3.质地疏松、炒炭易灰化 4.敞锅煅、炉膛煅、平炉煅、反射炉煅 5.95.5%、92.0%。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A;2.B;3.B;4.D;5.B;6.A;7.C;8.C;9.B;10.D;11.C;12.E. (二)B型题

13.D;14.B;15.C;16.A;17.A;18.B;19.A;20.E;21.C;22.D . (三)C型题

23.C;24.B;25.A;26.C;27.C;28.D;29.B;30.A. (四)X型题

31.A、B、D;32.A、B、D、E;33.A、 B、C、D;34.B、C、D、E;35.A、B、C、 D、E. 三、改错题

1.X应改为:有些药物在煅烧时产生爆溅,可在容器上加盖以防爆溅。 2.X应改为:制炉甘石的淬液是三黄汤或黄连汤。3.X应改为:煅制药物粒度的大小与煅制效果有关。 4,X应改为:高温煅制白矾会生成三氧化铝、三氧化硫等成分。 5.X应改为:棕榈煅后产生了止血作用。 6.X应改为: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称为煅法。7.√8.X应改为:煅干漆的目的是降低毒性。 9.X应改为:研究结果表明,煅代赭石比生代赭石Fe、Ca等成分溶出量都有较大的增加,而As降低。10.X应改为:代赭石煅后为暗褐色或紫褐色,无光泽,质地酥脆。 四、简答题

1.药物经过高温煅烧,有利于药物质地、药性、功效发生变化,使药物质地疏松,利于粉碎和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减少或消除副作用,从而提高疗效或产生新的药效。 2. ①使药物质地酥脆;②除去结晶水;③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3.质地坚硬的矿物药,直接放于炉火上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煅后易碎或煅时爆裂的药物装入耐火容器或适宜容器内煅透,放凉。

4.将药物置于锅中,上盖一较小的锅,两锅结合处盐泥封严,扣锅上压一重物,扣锅底部贴一白纸条或放几粒大米,用武火加热,煅至白纸或大米呈深黄色,药物全部炭化为度。

5.煅制白矾时应一次性煅透,中途不得停火,不要搅拌。 五、问答题

1.答:人发不入药,煅炭后称血余炭,只有煅炭后方具止血作用。药理试验表明:血余炭可显著缩短试验动物的出、凝血时间。有人对其止血机理进行了研究,除去血余炭中的钙、铁离子后,其凝血时间延长,说明血余炭的止血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钙、铁离子有关。

2.答: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人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法。煅淬法适用于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松的矿物药,以及临床上因特殊需要而必须煅淬的药物。

3.答:白矾具有解毒杀虫、清热消痰、燥湿止痒的功效,用于湿疹,疥癣,癫痫,中风,喉痹。枯矾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了收涩敛疮、止血化腐作用,用于湿疹湿疮,聘耳流脓,阴痒带下,久泻,便血,崩漏等。

4.答:石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能。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煅石膏具有收敛、生肌、敛疮、止血的功能,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5.答:赭石具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气,以及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煅赭石降低了苦寒之性,增强了平肝潜阳止血的作用。用于吐血、衄血及崩漏等证。

第十二章 蒸煮燀法 习题 一、填空题

1.黄芩采用蒸法软化,既便于切制,又可以_______. 2.肉苁蓉的炮制方法是_______.

3.何首乌蒸制后_______含量增加,_______含量下降,故制首乌滋补作用增强,而无_______作用。 4.制吴茱萸时,每50kg吴茱萸,用甘草_______. 5.水火共制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清蒸木瓜的目的是_______.

7.药物燀制时,加热时间以_______分钟为宜。

8.白扁豆通过婵法处理,可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_______和_______. 9.制硫黄选用的辅料是_______.

10.珍珠用豆腐煮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1.煮法是理想的降低毒性的炮制方法,故有“水煮三沸,______”之说。 12.既可清蒸又可酒蒸的药物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生品经蒸制后可消除致泻的副作用,又可杀死虫卵,利于贮存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 14.既可酒蒸又可醋蒸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 15.地黄炮制过程中生成的化合物,经鉴定为_______.

16.生地经长时间加热蒸制后,部分多糖和多聚糖可水解转化为___.

17.实验表明,加压蒸制4小时的熟地黄符合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量要求。 18.吴茱萸经炮制后,能_______,_______.

19.白扁豆和扁豆衣为不同的药用部位,一般采用_______分离。 20.实验研究表明,桃仁用于活血抗炎选用_______为好。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六味地黄汤宜选用( ) A.鲜地黄 B.生地黄

D.生地炭 E.熟地炭

2.首乌蒸制后消除了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其原因是( ) A.蒽醌衍生物含量升高 B.葸醌衍生物含量降低

3.酒蒸后消除刺激咽喉副作用,增强补脾润肺益肾作用的药物是( ) A.肉苁蓉 B.女贞子 C.黄精 D.五味子 E.地黄

4.欲增强五味子的酸涩收敛作用,宜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 A.清蒸法 B.酒蒸法 C.酒炖法 D.醋蒸法 E.醋炙法

5.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 A.清蒸法 B.酒蒸法 C.水煮法 D.煅炭法 E.醋蒸法

6.藤黄常采用的炮制法是( ) A.水煮 B.甘草水煮 C.酒蒸 D.豆腐煮

E.姜汤煮

7.红参的炮制方法是( ) A.清蒸 B.酒蒸 C.清水煮 D.甘草水煮 E.晒干

8.硫黄的炮制方法是( ) A.提净 B.豆腐煮 C.豆腐蒸 D.清蒸 E.甘草汁煮

9.苦杏仁的炮制条件是( ) A.10倍量沸水,加热5分钟 B.5倍量沸水,加热10分钟 C.10倍量清水,投药后加热5分钟 D.10倍量沸水,加热10分钟 E.15倍量沸水,加热2分钟 10.制吴茱萸采用的辅料是( ) A.甘草汁 B.盐水 C.黄酒 D.白矾水

E.米醋

11.黄芩软化的最佳方法是( ) A.蒸至“圆气”后半小时 B.煮半小时 C.蒸10分钟 D.少泡多润 E.减压浸润

12.酒蒸五味子的目的是( ) A.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B.增强敛阴止汗作用 C.引药上行

D.增强益肾固精作用 E.利于贮藏

13.红参采用以下那种软化方法( ) A.泡法 B.润法 C.煮法 D.蒸法 E.淋法

14.苦杏仁燀制的作用是( )

A.使苦杏仁入汤剂有更多氢氰酸(HCN)溶出

D.使苦杏仁酶受热变性失活,防止苦杏仁苷水解

15.酒蒸山茱萸的目的是( ) A.便于切片 B.利于贮存

C.增强温补肝肾的作用 D.保存疗效 E.增强敛阴止汗功效 16.酒蒸肉苁蓉的炮制目的是( )

B.降低毒性 C.利于粉碎

D.增强补肾助阳作用 E.增强润肠通便作用 17.炮制黄精的方法是( )

B.炒炭 C.麸炒 D.酒炙 E.清蒸

18.偏于健脾止泻的炮制品是( ) A.白扁豆 B.扁豆衣 C.炒扁豆 D.扁豆炭

E.以上都不是

19.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功能的是( ) A.桃仁皮 B.生桃仁 C.炒桃仁 D.酒炙桃仁 E.以上都不是

20.桃仁中具有显著抗炎活性的成分是( ) A.苦杏仁苷 B.水溶性成分

D.卵磷脂 E.两种蛋白质 (二)B型题

A.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B.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C.滋阴补血,益精添髓

E.补血止血 21.地黄做 22.熟地( ) 23. 鲜地黄( ) 24.生地炭( ) 25.熟地炭( )

A.增强疗效 B.减少副作用 C.降低毒性

D.软化药材,便于切片 E.洁净药物

26.常山酒炙可以( ) 27.肉苁蓉酒蒸可以( ) 28.木瓜蒸制的目的是( ) 29.硫黄豆腐煮的目的是( ) 30.珍珠豆腐煮的目的是( ) A.淋法 B.抢水洗 C.泡法 D.吸湿回润法 E.蒸法

31.牛膝切制前的软化方法是( ) 32.木瓜切制前的软化方法是( ) A.清蒸 B.黑豆汁蒸 C.豆腐蒸 D.醋蒸 E.酒蒸

33.桑螵蛸的炮制方法是( ) 34.肉苁蓉的炮制方法是( )

35.红参的炮制方法是( ) A.盐杜仲 B.熟地黄 C.酒黄精 D.酒女贞子 E.蒸桑螵蛸

36.炮制后具有滋阴补血作用的药物是( ) 37.炮制后能杀死虫卵,利于贮存的药物是( )

38.酒蒸女贞子的目的是( ) 39.酒蒸地黄的目的是( ) 40.酒蒸山茱萸的目的是( ) A.熟地黄 B.蒸黄精 C.酒山茱萸 D.蒸木瓜 E.蒸天麻

41.炮制作用为便于软化切片,又可破酶保苷的药物是( )

42.炮制作用为增强补脾润肺益肾的功能,又能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的药物是 ( ) A.玄参

B.吴茱萸 C.硫黄 D.远志 E.青皮

43.常用清水蒸的药物是( ) 44.常用豆腐煮的药物是( ) 45.常用甘草水煮的药物是( ) (三)C型题 A.清蒸 B.酒蒸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46.黄芩应( ) 47.地黄应( ) 48.女贞子应( ) 49.黄精应( ) 50.何首乌应( ) A.酒蒸 B.醋蒸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1.五味子应( ) 52.肉苁蓉应( ) 53.大黄应( )

54.山茱萸应( ) 55.人参应( ) A.清水煮 B.药汁煮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56.硫黄应( ) 57.远志应( ) 58.川乌应( ) 59.珍珠应( ) 60.吴茱萸应( ) A.豆腐煮 B.豆腐蒸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1.藤黄炮制采用( ) 62.朱砂炮制采用( ) 63.珍珠炮制采用( ) .硫黄炮制采用( ) 65.附子炮制采用( ) A.蒸法 B.煮法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6.黄精的炮制方法是( ) 67.地黄的炮制方法是( ) 68.何首乌的炮制方法是( ) 69.川乌的炮制方法是( ) 70.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 A.清洁药物 B.降低毒性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71.珍珠用豆腐煮的目的是( ) 72.藤黄用豆腐煮的目的是( ) A.蒸法 B.煮法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73.制吴茱萸所用的炮制方法是( ) 74.制藤黄所用的炮制方法是( ) A.醋煮 B.醋蒸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75.炮制醋五味子可以用( ) 76.炮制山茱萸可以用( ) A.破坏酶,保存苷

77.黄芩蒸制的目的是( ) 78.木瓜蒸制的目的是( ) A.酒蒸 B.醋蒸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79.五味子炮制采用( ) 80.五灵脂炮制采用( ) A.清蒸 B.酒蒸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81.桑螵蛸的炮制方法是( ) 82.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 A.清蒸 B.酒蒸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83.熟地的炮制方法有( ) 84.熟大黄的炮制方法有( ) 85.黄芩的炮制方法有( )

(四)X型题

86.药物蒸制的作用是( ) A.便于保存 B.利于切制

C.改变药性,产生新的功效 D.增强疗效 E.矫臭矫味

87.宜用酒蒸法炮制的药物有( ) A.何首乌 B.女贞子 C.地黄 D.黄精 E.山茱萸

88.宜用豆腐制的药物有( ) A.硫黄 B.藤黄 C.珍珠 D.吴茱萸 E.远志

.宜用清蒸法炮制的药物有( ) A.黄芩 B.黄精 C.地黄 D.肉苁蓉

E.何首乌

90.宜用药汁煮的药物有( ) A.附子 B.吴茱萸 C.远志 D.珍珠 E.藤黄

91.乌头炮制降毒的机理是( ) A.总生物碱含量降低 B.双酯型生物碱水解 C.双酯型生物碱分解

D.脂肪酰基取代了C8-0H的乙酰基,生成脂碱 E.总生物碱含量升高 92.苦杏仁炮制的目的是( ) A.除去非药用部位 B.便于煎出有效成分 C.杀酶保苷

D.促进苦杏仁苷水解 E.提高氢氰酸含量

93.可采用酒蒸法炮制的药物有( ) A.五味子 B.玄参 C.黄芩 D.山茱萸

E.木瓜

94.宜采用蒸制软化,以利切片的药物有( ) A.玄参 B.地黄 C.黄芩 D.黄精 E.木瓜

95.煮制后可降低毒性的药物有( ) A.吴茱萸 B.硫黄 C.藤黄 D.珍珠 E.朱砂 三、改错题

1.须用液体辅料拌蒸的药物应待药物与辅料拌匀后蒸制( ) 2.加辅料蒸制完毕后,若容器内有剩余的液体辅料,应弃去不要( ) 3.须长时间蒸制的药物,为防止蒸干,应不断添加凉水( )

4.采用蒸法炮制药物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蒸制不同的时间( ) 5.制首乌时,每20kg的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10kg( ) 6.女贞子的炮制方法是酒蒸( )

7.桑螵蛸盐炙可引药下行,增强泻相火之力( ) 8.制备熟地炭,既可炒炭又可煅炭 ( ) 9.田七素是人参产生副作用的成分( )

10.川乌炮制过程中,毒性降低的程度,取决于乌头碱的含量高低( )

四、简答题

l. 简述地黄的炮制规格及其作用特点。 2.黄芩为什么要加热软化? 五、论述题

1.叙述何首乌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阐明其炮制原理。 2.叙述川乌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阐明其炮制原理。 参 一、填空题

1.破酶保苷(杀酶保苷);2.酒蒸;3.还原糖结合性葸醌,通便;4.3kg;5.蒸法,煮法,燀法;6.软化药材,便于切制;7. 5~10;8.扁豆仁,扁豆衣;9.豆腐;10.洁净药物;11.百毒俱消;12.黄精、地黄、山茱萸;13.桑螵蛸;14.五味子;15. 5-羟甲基糠醛;16.单糖;17.黑似漆、甜如饴;18.降低毒性、缓和燥性19.燀法;20.生品。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C;2.C;3.C;4.D;5.B;6.D;7.A;8.B;9.A;10.A;11.A;12.D;13.D;14.D;15.C;16.D;17.E;18.C;19.B;20.E. (二)B型题

21.B;22.C;23.A;24.D;25.E;26.B;27.A;28.D;29.C;30.E;31.D;32.E;33.A;34.E;35.A;36.B;37.E;38.D;39.C;40.D;41.E;42.B;43.A;44.C;45.B. (三)C型题

46.A;47.C;48.B;49.C;50.D;51.C;52.A;53.A;54.A;55.D;56.D;57.B;58.A;59.D;60.B;61.C;62.D;63.A;.A;65.D;66.A;67.A;68.A;69.C;70.C;71.A;72.B;73.B;74.C;75.B;76.D;77.C;78.B;79.C;80.D;81.A;82.C;83.C;84.C;85.A. (四)X型题

86.A、B、C、D;87.B、C、D、E;88.A、B、C;.A、B、C;90.A、B、C;91.B、C、D;92.A、B、C;93.A、D;94.A、C、E;95.A、B、C. 三、改错题

1.X应改为:须用液体辅料拌蒸的药物应待药物与辅料拌匀吸尽后再蒸制。2.X应改为:加辅料蒸制完毕后,若容器内有剩余的液体辅料,应拌入药物后再进行干燥。3.X应改为:须长时间蒸制的药物,为防止蒸干,应不断添加热水。4.√ 5.X应改为:制首乌时,每100kg的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10kg.6.√7.X应改为:桑螵蛸盐炙可引药下行,增强益肾固精、缩尿止遗的作用。8.√9.√10.X应改为:川乌炮制过程中,毒性降低的程度,取决于毒性强的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程度。 四、简答题

1.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地黄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能。蒸制成熟地黄后,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后性转温,主补阴血,且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生地炭人血分凉血止血。熟地炭以补血止血为主,用于崩漏或虚损性出血。

2.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等黄酮类成分,是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实验表明,黄芩在软化过程中,如用冷水处理,易变绿色。这是由于黄芩中所含的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可酶解黄芩中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产生葡萄糖醛酸和两种苷元,即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其中黄芩苷元是一种邻位三羟基黄酮,本身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醌类物质而变绿,使疗效降低。黄芩苷的水解与酶的活性有关,以冷水浸,酶的活性最大。而蒸或煮可破坏酶使其活性消失,有利于黄芩苷的保存。实验表明,黄芩经过蒸制或沸水煮既可杀酶保苷,又可使药物软化,便于切片。可保证饮片质量和原有的色泽。故黄芩应加热软化。 五、论述题

1.(1)炮制工艺:

何首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制首乌:取生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润湿,置非铁质蒸制容器内,密闭,蒸或炖至汁液吸尽,药物呈棕褐色时,取出,干燥。每100kg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10kg.

黑豆汁制法:取黑豆10kg,加水适量,煮约4小时,熬汁约15kg;黑豆渣再加水煮 3小时,熬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

(2)炮制作用:何首乌生品苦泄性子兼发散,具有解毒消肿、润肠通便、截疟的功能。经黑豆汁拌蒸后,味转甘厚而性转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同时消除了生首乌滑肠致泻的副作用,使慢性病人长期服用而不造成腹泻。

炮制原理:实验表明,首乌蒸制过程中,外表颜色加深,总葸醌、结合葸醌含量随着蒸制时间延长而减少,游离葸醌开始增加,使致泻作用减弱。制首乌的磷脂类成分和糖的含量增加,使补益作用更加突出。炮制时间对游离葸醌和二苯乙烯苷有明显的影响,时间过长会引起两者的损失。由于两者均为活性成分,故何首乌炮制应适中。 2.(1)炮制工艺:

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

制川乌:取净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

(2)炮制作用:

生川乌,有毒,多外用。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

(3)炮制原理:川乌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生物碱类,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碱类毒性很弱或几无毒性。酯碱型乌头碱毒性比双酯型乌头碱小,但还有相当的毒性。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是川乌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又是镇痛、抗炎的有效成分。川乌的炮制原理是,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其毒性为双酯型乌头碱的1/50~1/500;再进一步将C,4位上的苯甲酰基水解(或分解),失去一分子苯甲酸,得到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其毒性仅为双酯型乌头碱的1/2000~1/4000.另一原因可能是炮制过程中脂肪酰基取代了C8-OH上的乙酰基,生成脂碱,从而降低了毒性。在炮制工艺中,加水、加热处理(包括干热法、湿热法),或蒸法,或煮法都能促进水解反应,使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水解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乌头次碱)、苯甲酰中乌头胺、苯甲酰次乌头胺。若进一步水解,则可变成毒性更小的醇胺型生物碱:乌头胺(乌头原碱)、中乌头胺、次乌头胺。从而达到降低毒性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