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车辆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技术
金瑜宝
(伊川县公路管理局,河南 伊川 471300)
摘 要: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础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的较为广泛,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这项技术的特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实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这项技术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提升公路路面的质量,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技术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公路网络得以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便利性。水泥砂砾混合料广泛运用于公路路面工程中,该材料的最主要特点是干缩比及温缩系数相比较小,刚度较高,再加之具备较好的抗疲劳性能,所以在公路工程中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并且得到了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本文将分析水泥稳定砂砾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1 影响水泥砂砾稳定层质量因素
(1)选取水泥标号。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中对于水泥的选择尤为重要,因此最好选择325为标号的水泥,并对水泥进行良好保护防止其出现结块、受潮、早强或快凝等状态,对于水泥选择标准大致有矿渣、低标号和火山灰质等包含硅酸盐成分的水泥,以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因水泥选择不当而对工程质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集料的选择标准。水泥稳定性直接受到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配料质量的影响,如果在配料的过程中,选择的是级配不合格的原材料,且其中的骨料比例、粒径等参数都未能满足实际要求,那么该工程结构中的水泥稳定层的强度则会不达标。水泥稳定砂砾施工的主要技术参数规定如下:第一、严格控制水泥稳定层配料中所含有的软弱颗粒和针片状颗粒的比例,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在19%以下[2];第二、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材料中所选择的配比颗粒直径应小于36.5mm;第三、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材料配比中,颗粒直径应该在0.069mm以下的所占比例要低于6.9%;第四、二级以下的骨料压碎值要在低于34.9%。
(3)水泥的用量标准。一般而言,水泥的使用量要严格控制在2.9%~5%之间,如果水泥含量超过该指标,然而水泥稳定性未能满足要求,那么集料也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此时需要对集料做出必要的调整。下面将对不能满足基层材料标准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水泥含量较低,安定性不足;集料级配参数不能满足要求;运输距离过长,导致混合料出现初凝的情况;碾压次数不足或者机械重量不够;未能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混合料的含水量未能达到标准要求;过早通车。 (4)搅拌用水。基层料进行拌料时,只能使用干净的饮用水和河水,很多工程为了方便就使用工业用水、矿物质硬水或沼泽水等,严重影响基层料搅拌质量,使得基层掺入对其产生危害的因素,为施工带来不便,同时对于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坚固性产生影响。
2 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具体方法
(1)准备阶段的施工要求。集中厂拌和分层施工是路面基层施工的基本方式,操作时不仅要准备充足的原料,确保机器设备可以正常使用,还要做好以下这几点工作,才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在工期要求之内完成施工。
全方位检查底基层的平整度、宽度和横坡度、高程以及中线偏位等数据;每隔10m设立中线桩,其两旁增设边桩,利用这些恢复的中线桩进行水平测量,使用红漆标记设计的高程,将松铺系数确保计算准确无误,在控制标高时可以选用挂线。
保证施工作业的表面没有杂物,清理掉浮土和积水等影响施工的物品,并洒水确保表面湿润以保证符合清洁要求。针对表面存在松散或沟槽的情况要适当对其做填压补实处理,达到满足要求的强度和压
实度。
(2)水稳料的拌和。按试验室提供的试验数据,在地配斗和水泥仓上进行调速,将地配斗和水泥仓转速调试好后进行水泥剂量试验和试验路段的铺筑工作。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水泥用量的稳定,调好的转速不得随意改动,如有变动试验室会另行通知。在水稳料拌和过程中可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将含水量增大或减小(最小不能小于最佳含水量)。
(3)护肩带的安装。护肩带的安装质量和安装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基层摊铺的进度和质量。施工组织中,一定要重视护肩带和路缘石的安装工作,必须投入足够的劳动力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障护肩带、路缘石的安装质量和进度。护肩带和路缘石每天的安装进度要大于基层施工速度,才能确保基层摊铺的连续性。护肩带和路缘石安装除按规范施工外,宜控制路缘石顶面标高低于路面面层标高0.5—1.0cm,以利于路面横向排水。
(4)基层施工的摊铺阶段。对于摊铺阶段的施工要求可以举某省道改建工程的实例说明:首先确定水稳基层有32cm的厚度,分二层进行实际施工:利用两个施工组梯队配上两台性能上保证基本相近的摊铺机共同作业,每段连续摊铺的长度需大于等于30cm,施工全程所需时间务必保证在4h之内完成。在摊铺进行至5~10m的开始阶段,必须对摊铺面的横坡和标高进行检测,一旦不符标准需要立刻暂停摊铺进行调整。随着施工的推进,监测人员要根据工程进度随时监测摊铺的各项重要数据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案。
(5)基层施工的碾压阶段。混合料摊铺施工完成后,及时在全宽范围内对混合料进行碾压施工。一般情况下将碾压长度控制在50m,在不同碾压区域间设置标志。碾压施工按照设计程序进行,分成三个阶段。初压阶段采用机械设备为1台13t以上的双钢轮压路机,采用前静后振的施工方式进行1遍碾压。复压阶段采用2台22t以上的单钢轮压路机,进行3遍碾压,采用两强一弱的方式。终压阶段采用1台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1遍碾压施工,直至轮迹全部消除。直线路段碾压施工按照从路两侧向路中心的顺序进行;平曲线路段则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碾压轮迹之间确保有1/2的轮宽重叠宽度。碾压施工保持均匀缓慢速度,在压路机启动和停止阶段缓慢进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砂砾方式具备一定的优点,在公路施工中应用的较为广泛,必须明确这项技术的特点,找出影响技术顺利施行的因素,将理论实践化,不断优化与创新,实现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全面推行的过程中,能够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快施工进度,提升基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促进我国公路事业更加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福.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7(16):111-112.
[2]程军.高速公路水稳砂砾底基层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12-13.
[3]谢飞,刘军.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0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