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健康教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教育
1、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枸杞大枣粥等。控制患者体重,以减少对关节的负重。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卧床期间行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
3、起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患肢保持外展15—30度中立位,膝部垫一薄枕,防止髋关节脱位和避免皮肤神经的不必要的压迫。6小时后可适当摇高床头15—30度。术后1天,可半卧位休息,但屈髋不大于90度,避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时两腿间夹一定枕头,保持患肢外展位,避免过度屈髋内收。术后3—5天,可扶步行器或双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逐步弃拐行走。
4、心理:做好患者的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讲解关节置换的有关知识,介绍同种病例康复期的患者来现身说法,以增强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信心。
5、功能锻炼:主要以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步态训练为主,分为三阶段。
(1)第一阶段 术后1—2天,主要以患肢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活动为主。
1)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再放松。
2)股四头肌、腘绳肌训练,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30度中立位,膝下可垫软枕,主动下压膝关节,足跟尽量向前,保持大腿肌肉收缩10秒,然后放松。
3)臀肌收缩运动 患者平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地放在身体的两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松。持续做10—15分钟/次,2—3次/天。
(2)第二阶段 术后3—5天,主要以患肢肌肉力量和髋、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1)直腿抬高运动 患者平卧位,患肢伸直向上抬起,要求足跟离开床面20cm以上,在空中能滞留5—10分钟,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2)屈髋、屈膝运动 患者平卧位,移去膝下软枕,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患者疼痛情况下屈髋、屈膝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活动量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主动屈髋、屈膝锻炼,但屈髋不能大于90度。
3)髋关节伸直练习 平卧位,屈曲健侧髋、膝关节,做患肢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
4)髋外展练习 仰卧位使患肢向外滑向床沿,然后慢慢恢复原位。以上动作10—20次/组,2组/天为宜。
(3)第三阶段 术后6天—3个月,在锻炼髋关节活动度和加强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的同时做好下床和步态的训练。
1)从卧位到坐位的训练 移动身体至健侧床沿,在健侧协助,托住患肢至床边让小腿自然下垂,注意屈髋不能大于90度,患者外展。
2)坐位到站立位训练 患肢可根据个体差异可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负重的力量逐渐递增,从开始的20—30kg,直到可以负重。
3)站立到行走训练 行走时健肢在前先行,患肢跟上,再移动步行器向前。
4)平衡能力训练 为了患者的安全,在行走前让患者在床尾或用两手扶步行器站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护士在患者身后左右摇晃其腰部,以了解患者的平衡能力,然后借助步行器行走,整个过程速度要慢,应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和休克的发生。
5)上下楼梯拐杖行走法 上楼体时健肢先上,拐杖和患肢留在原阶;下楼梯时患肢和拐杖先下,再则是健肢跟下,但不宜登高。
6)训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动作,如穿裤、穿鞋、穿袜、上下床等,增强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幅度、强度和整体协调性,防止强硬牵拉,避免引起患者的疼痛和骨折,以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康复。尤其对有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和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股骨粗隆下截骨术的患者,建议术后第1-2个月内使用步行器或双拐,第3个月使用单拐,第3个月后可弃拐或用手杖行走。负重的力量逐渐递增,从开始的20-30KG(不超过自身体重的50%),直到可以完全负重。此阶段许多患者术侧膝关节在站立位时始终处于伸直状态,随着步态的熟练,步伐的加快,术侧膝关节的活动多能自然过渡到正常。
6、复查指征和时间:2个月内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⑴体位指导:取平卧或半卧位,3个月内避免侧卧。术后3周内屈髋小于45°,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屈髋度,但不可大于90°。遵循“三不”原则: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屈膝而坐。
⑵功能活动指导:术后3周内可用助行器、拐杖行走,3个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但拐杖的使用应坚持双拐→单拐→弃拐原则。之后可进行简单活动,如散步等。下午可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上午散步导致的水肿。6个月内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站立时患肢应尽量外展。完全康复后可进行散步、骑车、打保龄球、打乒乓球、游泳、跳舞等活动,并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过度压力造成磨损的活动,如跳跃、快跑、滑冰、打网球等。
⑶日常活动指导: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穿需要系带的鞋,在穿裤和袜时应在伸髋屈膝位;加强营养,戒烟酒;避免体重过度增加而加重对假体的负担;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若外出时最好使用手杖,既可保护自己,又可向周围暗示以获帮助。在进行一切活动时,均应减少对患髋的负重。
⑷复诊时间: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诊一次;术后6个月内,每3个月复诊一次;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若有髋部疼痛或活动后严重不适,应随时就诊。如有牙齿、口腔感染,咽炎,皮肤感染等要及时就诊控制感染,以避免引起关节感染。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
1、 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枸杞大枣粥等,禁食辛辣油腻易产气的豆类食品及含糖较高食物。
2、 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行肾俞、环跳、委中、阿是穴等穴位按摩缓解疼痛。
3、起居:卧硬板床休息,轴线翻身,避免拖、拉、推,练习床上使用便器,习惯床上排便。3个月内尽可能多卧床。纠正病人的不良姿势,拾物时应屈膝下蹲,不能从仰卧位直接起床等,增加自我保护知识。
4、 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5、 功能锻炼:术后2—3天,指导患者双下肢直腿抬高锻炼,每次抬高超过40度,持续30秒—1分钟,15—30分钟/次,高度逐渐增加,以能耐受为限。腰背肌锻炼时间:半椎板切除病人术后1周,全椎板切除2—4周,植骨融合术后6—8周开始,具体锻炼方法:五点支撑,使腰部离开床面,每日坚持锻炼数十次。1—2周后改为三点支撑,使整个身体离开床面,每日坚持数十次。功能锻炼坚持半年以上,半年内禁止脊柱弯曲、扭转、提重物等。
6、复查指征和时间:2个月内不弯腰,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饮食起居保持规律性,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骨质疏松
1、饮食:饮食要清淡,少盐,宜饮用强磁化水。注意节制饮食,防止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饮食,多饮开水,蜂蜜等食品,保持大便通畅。恢复期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和含钙较多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多吃瘦肉、鱼虾、豆制品、牛奶、海带、紫菜、芝
麻、花生、核桃、瓜子、芹菜、油菜、荠菜、苹果、香蕉等食品。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戒饮浓茶、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的丢失。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
2、心理:老年人患骨质疏松尤其在合并骨折后,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加强其心理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其并发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帮助患者认识到骨质疏松合并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所以,患者从心理上不要急躁,在治疗骨折的同时也要注意骨质疏松的治疗,从饮食、运动上积极配合治疗,家属在治疗中应积极配合,给患者精神上以支持、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让未发生骨折的患者认识到骨质疏松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不要加重其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总之,既让患者了解疾病的预后,相信疾病会治好,从而保持乐观的情绪,也不要盲目乐观,否则病情-有波动就会打击其信心。
3、起居:疼痛严重者及伴有骨折者宜卧床休息。症状减轻后可以适当下床活动。
4、功能锻炼 坚持功能锻炼,以利骨折愈合,伤后3-5天,开始在医生指导下做功能锻炼,包括四肢运动、呼吸练习,全程注意保持脊柱固定,避免前屈和旋转;伤后3—4周,可增加翻身练习,并逐渐增加腰背肌翻身运动;伤后2-3个月,可起床活动,多到户外活动,经常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注意保暖。注意避免脊柱前屈的姿势和动作;恢复期可坐位做脊柱后伸,侧屈,旋转等主动运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常做载重式的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3-4次/周,30分/次。
5、安全防护:防跌倒、防意外伤害; 如果骨质疏松较严重,即使轻微的外力也会导致骨折,即使自身的重力、肌肉的牵引力、也会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做重活时注意腰肌及背柱的保护,防止脊柱压缩性骨折。如发生腰椎骨折,应立即去医院诊治外,绝对卧硬
板床,防止重复受伤,身体不能做扭曲,旋转运动,防止外伤性截瘫。
6、早期发现并发症 骨折是骨折疏松的常见并发症,多发于脊柱椎体、股骨近端、桡骨远端等部位。骨质疏松往往来得无声无息,很多患者因腰酸腿疼、全身骨头疼、身高变矮等症状就医时,基本上已经发生骨折,发展到严重阶段了。老年人弯腰驼背,往往被当做正常现象不予理会。但很有可能就是骨质疏松的信号。因此发现有下列症状,一定要引起警觉,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1、身体移动时,腰部感到疼痛。2、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地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剧痛3、驼背,背部渐渐弯曲,身高便矮等。
化脓性关节炎的健康教育
1、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牛奶、豆浆、鱼汤、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合适体重,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
3、 体位:卧床休息,维持有效牵引。术后平卧,软枕抬高患肢20cm,膝后垫一软枕,保持屈曲10—20度。牵引或石膏固定未撤除的病人,嘱注意体位正确,保持功能位置。患肢避免受压,石膏保持清洁、干燥。
4、 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5、 功能锻炼:一旦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未明显破坏,体温平稳后2周,即可逐渐
进行关节伸屈功能锻炼。关节冲洗管拔除后,可主动进行关节功能活动,肌肉静力性收缩。在拆除牵引和石膏固定后,鼓励患者逐渐加强关节功能锻炼。
6、 复查指征和时间:定期复查,不适随诊。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告诉患者和家属拔牙、扁桃体摘除等都有可能造成关节的再次感染,应尽量避免。
慢性骨髓炎的健康教育
1、 饮食: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牛奶、豆浆、鱼汤、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合适体重,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
2、 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
3、 体位:术后患肢下垫一软枕,抬高患肢30—40度,预防和减轻水肿,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患肢受压。
4、 心理:慢性骨髓炎长期不愈,使其对手术效果抱有顾虑,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担忧,要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过程,增强对疾病及手术的认识和信心。
5、 功能锻炼:术后1—2天,为了防止骨髓腔出血,以向心性肌肉按摩为主。术后3—7天,可练习肌肉等长收缩,向心性肌肉按摩。每日抬高患肢,继续加强肌肉舒缩训练,训练次数由少到多,强度由小到大,每次训练以感到轻度疲劳为宜,循序渐进,不可用力
过猛,防止骨折,直到完全恢复。避免意外损伤,防止病理骨折。
复查指征和时间:定期复查,不适随诊。保持患肢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出院带药者,交待服药方法,按时服药。观察药物反应,避免双重感染。应注意过敏及毒性反应。
锁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1、 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可食三七当归汤,骨碎补粥;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木瓜粥、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母鸡三七汤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药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待拆去外固定后可行肩锁部热敷、熏洗促进血液循环及功能恢复。
3、情志护理: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主动配合治疗。
4、“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后应嘱病人经常保持挺胸姿势,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的有效固定位,并维持3周。除必须卧床的病人外,均可下地活动。患者仰卧于床上,两肩之间垫枕,保持肩外展后伸位。
5、循序渐进地坚持肩关节的锻炼。
早、中期骨折急性损伤经处理后2—3天,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和疼痛减轻,在无其他不宜活动前提下,即可开始功能锻炼。
第一周:做患肢近端与远端未固定关节所有轴位上的运动,如握拳、伸指、屈曲,肘屈伸,前臂旋前、旋后等主动活动。
第二周:增加肌肉的收缩练习,如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等。
第三周: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与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晚期: 一般3—4周后骨折基本愈合,外固定去除后。此期锻炼的目的是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常用方法有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和关节主动牵伸运动。
第四周:身体向患侧侧屈,做肩前摆动,身体向患侧侧屈并略向前倾,做肩内外摆动,应努力增大外展与后伸的运动幅度。
第五周:增加肩外展和后伸主动牵拉,双手持棒上举,使肩外旋、外展,避免做大幅度和用大力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第六周:增加肩前屈主动牵伸,肩内外旋牵伸,双手持棒后下垂将棍棒向上提,使肩内旋。
6、如出现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时需随时复查。术后1个月进行X拍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于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健康教育
1、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头汤、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待拆去外固定后可行肩关节热敷、熏洗促进血液循环。
3、情志: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主动配合治疗。
4、休息:不强调卧床,尽可能离床活动。卧床时床头抬高30-40度,平卧时应在患侧胸壁垫一软枕。
5、注意维护外固定的稳定,观察患肢手指的血运。如外固定松动、手的颜色改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予以调整和处理。绝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将患肢长期下垂和用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否则将导致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障碍,并且长时间难以恢复。
6、功能锻炼:根据骨折类型、是否脱位以及手术固定方法、牢固程度决定功能锻炼。
(1)术后1日: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行患肢手指的握拳、伸指、腕关节的屈曲、背伸活动。
(2)术后2—7日行患肢关节的屈曲练习,从被动到主动,继续加强手指及腕关节活动,2—3次/日。
(3)术后1—2周患肢疼痛减轻后,练习患肢关节的前屈、后伸活动,范围以患肢疼痛为限,不可操之过急,逐步加大范围,如:患侧上臂靠近胸壁,屈肘90度行前屈、上举动作,持续10秒钟,2次/天。
(4)术后第4周 外固定解除后,可全面练习肩关节的活动。徒手练习以下动作:肩
关节的环转运动;肩内收运动;肩内收、外旋运动;肩外展、外旋运动;肩外展、内旋、后伸运动,肩外展上举运动。
7、定期复查,查看外固定及骨折愈合情况。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及锻炼计划。内固定器材在术后6个月取出。
肱骨干骨折的健康教育
1、饮食: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可食三七当归汤;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木瓜粥、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母鸡三七汤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待拆去外固定后可行上臂热敷、熏洗促进血液循环。
3、心理:治疗周期长,短期症状改善不明显,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
4、起居:U形石膏托固定时可平卧,患侧肢体用软枕垫高,保持复位后骨折端不移动,悬垂石膏固定时只能取坐位或半卧位,以维持其下垂牵引作用。
5、功能锻炼:
(1)早期1周内做患肢上臂肌肉主动舒缩运动,以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做握拳、伸指、屈腕、伸腕及主动耸肩动作10-20次,练习强度和频率以不感到疼痛和疲
劳为主。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防止再移位。伴有桡神经损伤者,安装伸指及伸腕弹性牵引装置,,使屈肌群能经常被动伸展。
(2)中期 第2-3周开始练习肩、肘关节活动。
1)悬吊患肢 站立位上体向健侧侧屈,前倾30度。患肢在三角巾胸前悬吊带支持下,自由下垂10-20秒,做5-10次。
2)伸屈肩、肘关节 健侧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再屈肘,后伸上臂。
3)旋转肩肘关节 身体向前倾斜,屈肘90度,使上臂与地面垂直,以健手握患侧腕部,做划圆圈动作。
4)双臂上举 两手置于胸前,十指相扣,屈肘45度。用健肢带动患肢,先使肘屈曲120度,逐渐双上臂同时上举,再慢慢放回原处。
(3)后期 4周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
1)外展、内旋、后伸运动(举臂摸头)用患侧手触摸头顶后逐渐向对侧移动,去触摸对侧耳朵及枕部。
2)外展、内旋、后伸运动(反臂摸腰)将患侧手置于背后,然后用健侧手托扶患侧手去触摸健侧肩胛骨(肩内旋),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后伸运动)。
3)肩关节环转如画圈,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顺时针在水平面圆圈活动上肢。
4)双臂轮转(划船动作)此法练习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得到锻炼。
5)手爬墙练习。
6、复查指征及时间:“U”形石膏固定的病人,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会松动,应来院复诊;悬吊石膏固定2周后来院更换长臂石膏托,维持固定6周左右后再拆除石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伴桡神经损伤者,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的健康教育
1、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待拆去外固定后可行肘部热敷、熏洗促进血液循环。
3、体位:保持休息与活动的体位要求。
4、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5、继续功能锻炼:家长要督促并指导患儿按锻炼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6、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皮肤发绀、发凉、剧烈疼痛或感觉
异常、麻木,应立即就诊。自石膏固定之日算起,2周后复诊,将肘关节由屈曲60°~90°固定的石膏托改为肘关节钝角位长臂石膏托固定,再过3周来院拆除石膏。分别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尺骨、桡骨骨干双骨折的健康教育
1、 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局部肿胀明显者行冰黄液湿敷促进消肿;待拆去外固定后可行前臂热敷、熏洗促进血液循环。
4、体位: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患肢垫枕与躯干平行,头肩部抬高;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5、心理: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比骨折愈合的时间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持之以恒。
6、功能锻炼:固定后两周开始练习手指屈伸和腕关节活动,4周开始练习肩肘关节活动,8-10周拍片证实骨折愈合后,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
7、复诊的指征及复查的时间:石膏固定后,如患肢出现“5P”征,应立即就诊。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固定,
防止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的健康教育
1、饮食: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可食三七当归汤、骨碎补粥;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木瓜粥、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母鸡三七汤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局部肿胀明显者行冰黄液湿敷促进消肿;待拆去外固定后可行前臂热敷、熏洗促进血液循环。
3、体位:抬高患肢,前臂屈肘90度。保持正确的体位,维持有效的固定。
4、心理:功能锻炼的时间要比骨折愈合的时间长,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持之以恒。
5、功能锻炼:出院后逐渐行腕关节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练习,外固定去除后配合行腕关节熏洗、热敷促进功能恢复。
7、复查指征和时间:当固定的肢体皮肤发绀或苍白、感觉过敏或消退、肿胀和麻木等,应来院就诊。如病人的石膏固定是维持在掌屈尺偏位,则自固定之日算起,2~3周来复诊,更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再过2~3周拆除石膏。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移位或愈合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石膏固定,防止畸形愈合。
腰椎骨折的健康教育
1、饮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可食三七当归汤;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木瓜粥、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母鸡三七汤等。主动戒烟,少饮酒。长期卧床,多饮水,多食纤维丰富食物,防止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有利于排便。长期瘫痪在床病人骨骼脱钙,少吃含钙丰富食物。主动戒烟。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行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金钱草冲剂泡水饮预防尿路感染。
3、3、起居:卧硬板床休息,不论有无瘫痪,必须勤翻身,防止褥疮形成,一旦红肿请立即就医,不可耽搁。
4、心理:病程在2-3个月后,截瘫患者某些功能改善的速度缓慢,此时容易产生不能康复,就此致残的绝望心理。此时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及家属的关心与鼓励尤为重要。此类疾病的功能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患者与家属配合的情况下,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康复计划、 方法、讲解预期目标,增强患者的信心,建议有条件者转入社区康复治疗。
5、功能锻炼:对保守治疗患者要详细讲解卧硬板床和早期腰背肌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合作。可在骨折部垫薄枕,使脊柱过伸,并通过腰背肌锻炼达到治疗目的。手术治疗患者在拔除切口引流管后可进行下肢双侧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逐渐开始腰背肌力量锻炼。应按患者年龄、伤势、体质及精神状态而行。争取在伤后3-6周内完全达到功能锻炼要求。截瘫病人由于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运动功能丧失,易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强直或屈曲挛缩等。要家属帮助病人经常进行肢体被动活动,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防止垂足畸形。应根据康复的要求及病人的情况、兴趣,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增加肌肉力量和神经系
统的协调训练。锻炼的效果是,病人不依靠陪护,完成翻身,穿脱衣裤、鞋袜,处理月经和自己放置便器进行排尿、排便等。鼓励病人在家属的陪同下坐轮椅参加户外活动,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以减少感染机会。加强安全防护。应特别对家属强调,截瘫病人因皮肤感觉丧失,加上行动不便,在家中不仅要防止烫伤、冻伤、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而且要预防自伤、自杀等情况。不可长时间无人陪伴,若暂无人陪伴,各种用具应方便病人拿取,物品放置应牢靠;告诉病人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调整心理情绪。
6、复查指征和时间:嘱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持之以恒,但应避免劳累,防止外伤:详细讲解下地活动时间的重要性。为保证内固定的稳定性,3个月内起床下地活动时必须穿戴支具,站立行走时间不宜过长。3个月后开始练习弯腰前屈,坚持卧硬板床。定期门诊复查,如有腰背部不适或下肢麻木感及时就诊。
骨盆骨折的健康教育
7、 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等。主动戒烟。
8、 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灸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预防便秘腹胀;金钱草冲剂泡水饮预防尿路感染。
3、体位:平卧硬板床休息8—12周。加强预防压疮及防坠床的管理,保证安全。
4、心理:卧床及锻炼的时间长,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持之以恒。
5、按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未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早期可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及下肢肌肉收缩活动;一周后可进行半卧位及坐立练习。同时做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4-6周后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日加大活动量,然后再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合并症者卧硬板床,同时进行上肢锻炼;2周后开始练习半卧位,并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的锻炼,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3周后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锻炼,由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6-8周后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12周后逐渐弃拐行走。
6、复查指征和时间:.出院后1个月、3个月复查,检查内固定有无移位及骨折愈合等情况。
股骨颈骨折的健康教育
1、饮食: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可食三七当归汤,骨碎补粥;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木瓜粥、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母鸡三七汤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
3、起居:卧床休息8-12周,.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外旋,以免脱位。卧床期间病人学会拉手抬臀,加强预防压疮及坠床的管理。
4、心理:卧床时间较长,应保持愉快心境,积极配合护理,促进康复。
5、功能锻炼
伤后4个月经X线复查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开始逐步负重。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等。日常生活中洗澡用淋浴而不用浴缸,如厕用坐式而不用蹲式。不要做盘腿的动作,不坐矮椅或沙发,不要弯腰拾物,禁止爬坡。
6、复查指征和时间:术后每月复查X线片,在医生指导下床活动。
股骨粗隆间骨折健康教育
1、 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可食三七当归汤,骨碎补粥;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木瓜粥、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母鸡三七汤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
3、 起居:卧床休息8-12周,.保持患肢外展30度中立位,防止外旋,以免脱位。去除外固定后仍不要侧卧健侧,平卧时两腿间仍要夹一枕头。
4、心理:应保持愉快心境,积极配合护理,促进康复。
5、功能锻炼:(1)在牵引期间,指导病人有计划地进行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足趾的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运动。
(2)臀肌及腰背肌锻炼:用双肘或双手、健腿3点支撑抬高臀部10-20秒,缓慢放下,坚持做20次,每天三餐后30分钟进行。
(3)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和咳嗽锻炼。
(4)去掉牵引及解除外固定后,教会病人用双拐,患肢不负重下地行走,保护病人谨防跌倒。
(5)骨折愈合未牢固时,患肢应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忌内收,以免发生骨折;患足不论有无负重,均应全脚掌着地,顺序是足跟—跖外侧—第一趾骨头,不宜足尖着地,预防骨折成角畸形。指导病人继续行功能锻炼,同时告诉病人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一般是4-6月,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一定要嘱咐病人不能让患肢过早负重。伤后4个月经X线复查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开始逐步负重。
6、复查指征和时间:术后2—3个月每月复查X线片,术后一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到医院取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的健康教育
2、 1、饮食: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可食三七当归汤,骨碎补粥;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木瓜粥、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母鸡三七汤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中脘、
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局部肿胀明显者行冰黄液湿敷促进消肿。拆去外固定后可行大腿及膝关节热敷,熏洗促进膝关节屈伸练习。
3、体位:股骨干骨折常采用保守疗法多采用牵引疗法。对于成年人需要做骨牵引,成人骨订牵引时,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自己不可随意减轻牵引重量。老人及小儿一般做皮肤牵引。3岁以内的小儿股骨干骨折必须行双腿悬吊牵引,一条腿骨折,健腿也要上牵引。强调维持正确牵引体位的重要性及保持有效牵引的方法。牵引时小儿的臀部必须离开床面,才能起到牵引的作用。
4、小儿牵引安全护理:小儿的活动量很大,在卧床牵引期间仍不断活动身体,有时扭转吊着的双腿,从仰卧位翻转成俯卧位,家长应在旁守护,防止意外。特别是骨折后期,随着疼痛减轻,活动也越来越大,有时要加以约束。因为小儿是仰卧位,吃喝很不方便。家长喂食时,勿将饼干、馒头渣落到身体背后。避免呛咳,防止窒息。应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尿粪浸湿的床单要告知医务人员,以便及时更换。告知维持牵引时间:一般4-6周可解除牵引,在床上活动,患肢不能负重。
5、功能锻炼:由于股骨干骨折后的愈合及重塑时间延长,因此需较长时间扶拐锻炼。扶拐方法的正确与否与发生继发性畸形、再损伤,甚至臂丛神经损伤等有密切关系。病人应学会正确使用双拐。
6、复查指征和时间:1个月后可以拆掉石膏后下地,但患肢不负重,3个月后参阅X线片骨折愈合后患肢可负重。若骨折已骨性愈合,可酌情使用单拐而后弃拐行走。
髌骨骨折的健康教育
1、饮食:饮食: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可食三七当归汤,骨碎补粥;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木瓜粥、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母鸡三七汤等。主动戒烟,少饮酒。
2、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局部肿胀明显者行冰黄液湿敷促进消肿。拆去外固定后可行膝部热敷,熏洗促进膝关节屈伸练习。
3、体位:卧床休息,抬高患肢5-10度。
4、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5、功能锻炼:张力带钢丝固定者,一般5—7天可以扶拐下地步行,10-14天拆线后逐渐加大步行量;采用钢丝环扎固定者必须推迟下地步行时间,可以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6、复查指征和时间:每月到院摄片复查。
跟腱断裂的健康教育
1、饮食: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中期给予含高钙的食物。如:牛奶、当归骨头汤、虾类等,后期宜多食补肝肾之品,如:动物肝肾,枸杞大枣粥等。
3、 中医煎煮需用陶瓷罐,中药浸泡30分钟,煎煮30-60分钟。一般每剂药煎煮2次,每日一剂,空腹温服。耳穴压丸者保持耳廓干燥,每日按压穴位2—3次,避免揉搓。中脘、
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按摩预防便秘腹胀。
4、 体位: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适当扶拐不负重行走,应选择路面平整、安全的活动环境。
5、 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6、 功能锻炼:在石膏固定期间,嘱病人不要进行小腿肌肉的训练,可扶拐不负重行走,应选择路面平整、安全的活动环境。术后6周拆线,6个月内不做剧烈活动。
7、 复查指征和时间:每周到院复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