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对女性主义的理论影响

马克思主义对女性主义的理论影响

来源:叨叨游戏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方论刊・2006年第1 1期 学术之窗 马克思主义对女性主义的理论影响 祝小丁 (内江师范学院外语系四川内江641112) 【摘要】马克思主义一贯致力于反抗私有制、经济剥削、劳动异化。女性主义从 追求男女性别平等入手,逐渐过渡到反思人类男权文明,当女性主义注意到私有制和 男权社会的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就对女性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 的批判及其方式,都对女性主义的理论以极大的推动。因此,女性主义研究应当重视 和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影响 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来, 在之前的乌托邦思想和空想社会 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 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转 变。不仅2O世纪的世界历史在某 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实践上如何 回应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在20世 8E60年代以后,西方理论家们纷 纷再次回到马克思主义寻找思想 资源。德里达说: “我挑了一个 好时候向马克思致敬”,哈贝马 斯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 “马克 思主义没有过时”。…马克思、尼 采、弗洛伊德被尊为后现代哲学 三大理论源头,马克思开创的对 资本主义的批判模式和对主 义美好生活的构想滋养了2O世纪 6O年代以后重要的社会理论。 女性主义(Feminism)是随 着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生、发展而 产生和逐渐为人所知的。女权运 动在历史上又总是和促进社会改 革的思潮和事件联系在一起。 20世纪6O年代女性主义发现了马 克思主义。在此之前,女性主义 者们对马克思主义是冷淡的。因 为她们失望地发现,马克思主义 虽然有关于女性的内容,但 是没有把女性放在重要地位 置,而是从属于阶级的。由 于马克思本人的理论旨趣和社会 关注焦点主要不在妇女问题上, 此后著作中虽有涉及,却不深 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 意识形态》中谈到两种生产中的 “人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但 没有深入下去,也没有像日后的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那样将女 性的生育正式视为生产,把劳动 价值论引入家庭关系,而是在阶 级斗争学说中将这一问题淡忘。 而且,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 件《党宣言》中,虽然提到 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关系,但却没 有“妇女”的步骤和目标, 只是说“现代工业愈发达,男工 也就愈受到女工的排挤。对工人 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 也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无 产者是没有财产的;他们和妻子 儿子的关系同资产阶级的家庭关 系没有共同之处了。” l在这一 理论指引下,女性在争取和获得 的同时,很自然地遗忘了 “女性”而只剩下“”,从 而成为“男女都一样”的过程,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它对女 性的贡献是显著的,但其潜 伏的重要缺憾,却会在马克思主 义实践中暴露出来。因为在马克 思的视域中,只有异化的劳工, 而没有异化的女性。 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结尾所说: “哲学家 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 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女性主义 所关心的,正是如何“改造世 界”。由于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 义的这一共性,使得它们都具有 理想主义色彩和天然的亲近感。 除此之外,女性主义在2O世纪的 发展,使女性主义的理论形态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女性主义已经 不再只是要求获得与男子平等的 权利了,而是演变为一把锋利的 大刀,将矛头对准以资本主义文 明为代表的男权文化了。在女性 主义史上,英国玛丽・沃斯通克 拉夫特的《女权辩护》(179 2)、英国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的《妇女的屈从地位》,英国弗 吉尼亚・伍尔芙的《一问自己的 房间》(1929)、法国波伏娃的 《第二性》(1949)美国弗里丹 的《女性的奥秘》(1963)、美 国米利特的《性的政治》 (1970)是公认的女权经典,从 它们的理论演变来看,女性主义 理论经历了一个从直观感觉要求 平等过渡到从社会科学的研究和 论证来为平等奠基,再到批判男 权文化制度及其资本主义根基的 理路。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 奥秘》中,对女性在家务劳动中 受到的束缚和剥削分析透彻,米 利特则明确指出性的问题就是政 治问题——这清晰的体现了女性 主义向经济政治领域的回归。马 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就在这样的背 景下诞生了。其次,当女性主义 开始注意到,作为人类文明的较 高级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在经 过它以前的原始社会、封建社会 之后,通过一系列和社会改 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政治民 主、经济自由之后并以文明社会 自居,但是在性别平等方面做出 的改革仍然十分表面。女性主义 开始试图从文明的角度去反思作 为男权社会高级形态的资本主 义。当女性主义走上了文明反思 4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之路,就与作为文化研究的马克 时候,它背后的父权制因为其深 思主义相遇了。 层文化属性而非处于表层的经济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不满 政治属性躲过了马克思的深入剖 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阶级分析中 析。恩格斯虽然在《家庭、国家 的社会性别盲点,在不完全否定这 和私有制的起源》中解释了劳动 分析的基础上对之进行了必要 分工的自然形成、私有制的出 的补充。海蒂・哈特曼(Heidi 现、最初的阶级压迫,并指出了 Hartmann)认为,“马克思主义的 妇女的三个先决条件,但是 概念范畴,就像资本本身,是没 恩格斯的立足点,始终都在经济 有社会性别视角的。” 马克思通 上。恩格斯认为,随着人们改造 一倒男权文化,重建以女性文化为 主导的人类文明。激进女性主义 的产生及其理论模式,和马克思 主义的当代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文化批评的语境下,马克 思主义、女性主义虽然各自开辟 了当代的话语场域,但是马克思 主义同时又是女性主义的理论根 基之一(其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自由主义、存在主义等),他们 过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的经济 学视野、人的劳动异化的哲学视 野、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学视 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而深 入的批判。但是,在女性主义者 看来,这样的批判缺乏了性别的 维度。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 来”的高远目标,忽视了在无产 者内部,或者说各阶级内部,还 存在着性别的等级与差异,它和 马克思所提出的阶级差异具有惊 人的类似,但是马克思似乎并不 关心这个层面上的剥削和异化, 以及它的压迫与斗争。因为马克 思将之归结为阶级问题,认为性 别压迫一一如果它存在的话,随 着无产阶级的胜利,社会主 义社会的建立,就会随之而消 除。因此女性主义者们看到了将 性别斗争类比与阶级斗争的可能 性,提出了“姐妹们联合起来” 的口号。 第二,女性主义者注意到了 资本主义的父权制本质,或者说 父权制的资本主义本质,以及他 们背后的理性中心主义。在资本 主义社会之前,人类早就是父权 制度了,但是为什么要挖掘父权 制的资本主义属性呢?这是因 为,人类进入父权制度,除了对 生理知识的增加而发现了男性在 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就是私有财 产的富余及其代际传递的血统保 证,归根结底是人类的自私特 性。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在强调个 人奋斗,维护私有财产权的神圣 不可侵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的根基,父权 制是维护私有制的文化和习俗后 盾。而且,在人类理性的发展过 程中,只要“人的发现”一经实 现,法权社会得以建立,摆脱原 始社会和中世纪不成熟状态走向 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人类发展的必 由之路。当马克思批判私有制的 5O 大自然能力的加强,家畜的驯养 和畜群的繁殖,开发出前所未有 的财富的来源,并创造了全新的 社会关系。财富的增加一方面使 丈夫在家庭中占据比妻子更重要 的地位,而妻子则“被贬低、被 奴役”、成为满足丈夫淫欲的 “奴隶”和“单纯的生孩子的工 具”。 这就是最初的阶级压迫。 第三,自从1968年法国“五 月风暴”开始,席卷欧美主要国 家的青年运动,以决不妥协的反 叛精神,向资本主义的(人类) 文明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嬉 皮士运动、性运动在这股洪 流中又尤其醒目,欧美青年在 3M(马克思、马尔库塞、毛泽 东)的精神鼓舞下,组织群居 村,过起了原始主义生活, 反对已经被人们习以为常的资产 阶级的婚姻观和情爱观,以激进 的性态度来回应资本主义给 人类带来的婚姻的异化和性的禁 锢。因为资产阶级情爱观不仅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帮凶,而且 本身就导致了人类的严重异化。 从冲击性禁锢、反对婚姻异化的 角度说,性运动有其积极意 义,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 有在人类的性关系领域作出深入 论述,也没有指出一条明确的反 抗异化之路,但是,反思人类私 有制文明,反抗包括劳动异化、 经济剥削和性禁锢在内的各种异 化却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 一致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之 一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此 时成为青年学生的圣经。因此这 场运动给女性主义带来了疾风暴 雨似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的 当代理论催生了激进女性主义。 像马克思主义主张使用无产阶级 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一样,激 进女性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男权社 会甚至没有改造的可能,只有推 那共同担负着反思人类文明、促 进美好社会的重任。正如陈学 明、马拥军在《走近马克思》的 绪言中论说的那样: “马克思主 义没有过时,因为国际主义 运动虽然暂时处于低潮,但是马 克思提出的问题,也就是资本主 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除” ,实 际上,除了马克思提出来的资本 主义经济危机、劳动异化问题, 还有在马克思之后发现和深化的 问题一一比如说女性主义提出的 性别平等的问题,人类至今还受 着性别不平等关系的困扰,至今 没有找到解决的良方。单从这个 角度说,我们应该秉承马克思对 人类社会的批判和关切,学好马 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掌握好西方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观点, 将之用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I51陈学明、马拥军《走 近马克思》,第277页,第546 页,东方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党 宣言》,第31页,人民出版社, 1949; 【3】海蒂・哈特曼《马克思主 义和女性主义不幸的结合:迈向更 进步的联合》,参见罗斯玛丽・帕 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 论》,艾晓明译,第171页,华中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 【4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第57页,中 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 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祝小丁,女,内 江师范学院外语系助教,英语语 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 研究。 责编/金名 校对/金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