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电缆接头 技 术 规 范
XXXXXX XXX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电缆接头(以下简称电缆接头)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铁路机车车辆、高铁、动车组、地铁列车的金属电缆接头,工作温度为-40℃~+100℃。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DIN 5510 有轨车辆内防火工作
IEC 60077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IEC61373-1999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Ka:
盐雾
3 技术要求
3.1材料
3.1.1 接头体和螺母采用黄铜 3.1.2 夹紧件采用弹性橡胶
3.2表面质量
3.2.1 零件的机加工表面不应有影响使用和外观的缺陷。
3.3 尺寸与公差要求
3.3.1 零件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应按ISO 2768-1:19中的m级规定。
3.3.2 零件上的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按 ISO 2768-2中H级之规定。
3.4 产品标识
3.4.1 产品应根据规格在产品上打出钢印或锻造成型标记,标记应清晰。 3.4.2 产品标识位置及内容,产品标识打在螺母外表面上,标识应至少包括规格、制造商标记信息;
3.4.3 标记应在表面处理前完成,以免影响表面质量。
4 检验规则
4.1 基本原则
表1(“√”表示需要执行项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检验项目 材料检验 外观检查 尺寸检验 无卤无磷试验 耐振性能试验 循环脉冲试验 最大冲击试验 高低温后的IP68试验 盐雾试验 型式试验 √ √ √ √ √ √ 例行试验 √ √ √ 4.2 型式试验及要求
4.2.1 无卤无磷试验
夹紧件所用的弹性橡胶不含有卤素和磷,或者卤素含量应根据EN61249-2-21标准.即溴不超过900PPM,氯不超过900PPM,溴+氯不超过1500PPM。 4.2.4 耐振性能试验
电缆接头应按照IEC61373规定的第1类A级设备进行试验。电缆接头不得产生机械损伤和紧固件松动等不良现象。
经过耐振性能试验的电缆接头不得用于其他试验,也不得投入实际使用。 4.2.5循环脉冲试验
电缆接头安装完成后满足IEC 60077《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
IEC61373-1999 《铁路应用-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标准的要求:承受振动波形为正弦波,频率在1Hz到50Hz之间,垂向、横向和纵向的正弦振动,振幅为:
a=25/f (mm) 1Hzf10Hz a=250/f2 (mm) 10Hzf50Hz 在整个运行速度范围内,电缆接头不允许出现谐振现象。
经过循环脉冲压力试验的管接头,不得继续用于其它密封试验,也不得投入实际使用。
4.2.6 最大冲击试验
电缆接头安装完成后.符合IEC60077、IEC61373标准,能承受任何方向的 最大冲击加速度为3g(g=9.81m/s ²)的冲击。 4.2.7 高低温后的IP68试验
分别在高温(+100℃左右)、低温(-40℃)条件下,将试品存放2h,然后放置至常温状态进行IP68试验。 4.2.8
在试验前,被试电缆接头金属部件应除去所有油污。然后按GB/T 2423.17-2008进行ST3级48小时中性盐雾试验,除尖角处外,电缆不应有生锈迹象。
4.3 型式试验及要求
4.3.1 材料检验
对用于电缆接头生产的所有材料,在每批次进料时都要进行检验,保证材料的成分符合要求。 4.3.2外观检查
产品表面清洁,不应有污垢和金属屑,标记应完整清晰,符合本技术条件
的规定。 4.3.3 尺寸检查
根据本技术条件及附图附表中规定的尺寸公差、角度公差、形位公差以及螺纹尺寸公差进行主要尺寸检查。
5 产品包装
5.1 接头体、螺母、夹紧件等所有成品应消除污垢及金属屑后分别用塑料袋进行小包装。
5.2 小包装盒内应提供成品的型号规格和符合规定的产品合格证。
5.3 外包装应该用合格的纸箱或者符合运输规定的方式,保证在正常运输和保 管条件下,不得因包装不当而损坏或遗失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