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教案
课 题 课 型 《动物的花衣裳》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上课周次 第3周 设计者
1. 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学会表现“花衣裳”的美术语言。 教学目标 2. 利用卡纸、剪刀、画笔等工具和材料,通过剪贴、绘画、刻、刮等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的形状或色彩,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3. 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学会美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热爱生活。 发挥创意想象,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点、线、面)或改变动物斑纹的色彩,用剪贴、绘画、刻、刮等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纹 巧妙的给动物穿上“花衣裳”,并通过对比发现动物“花衣裳”的美。 教师:课件、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卡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刀教学具准备 子等)、与课题相关的资料。 学生:各类纸张、画笔及其他美术工具和材料,自己喜爱的动物斑纹图片。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视频欣赏,激发兴趣 1、师生谈话 师:“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可爱的动物朋友们,想见见它们吗?(生:想) 2、播放视频 师:从刚才播放的视频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动物? 生:…… 3、播放课件 师:是不是它们?它们都穿着漂亮的花衣裳神气十足的来了,你们喜欢他们吗?(生:喜欢)说说你喜欢它们什么? 导出课题《动物的花衣裳》 二、探索新知,激活思维 1、欣赏动物的“花衣裳”(课件展示) 设问:“咱们发现了那么多动物的花衣裳,他们都有什么作用”?生答 师引导提问: “为什么有的还会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师小结:不光我们人类聪明,动物界的小伙伴也知道“花衣裳”的好处呢,它们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相近的图案与色彩。(感受动物衣服的图案美和色彩美) 2、小鱼穿衣服游戏(出示范作:没穿衣服的小鱼图片) 师:“我给同学们带来一个特殊的小动物,今天它有些不开心,谁知道它为什么不开心呀? 生:没穿漂亮的花衣裳 师:那我们来帮帮它好不好,谁愿意上来帮帮它? 老师为小鱼准备了几套漂亮的花衣裳(斑马,孔雀,狮子做花纹的衣裳) 生说为小鱼挑选衣裳的理由 3、生讨论运用了哪些方法为小鱼装饰的花衣裳 学生分小组欣赏讨论,回答。 如:A、以“点”为主进行装饰的动物:斑点狗、豹子。 师板书:点(点有的排列得很整齐,有的虽然没有规律,但都有各自不同的美) B、以\"线\"为主进行装饰的动物:斑马、老虎。 师板书:线(线条的排列使小动物的衣服又不一样了。) C、以\"面\"为主进行装饰的动物: 长颈鹿、熊猫、。 师板书:面(大大小小的块面组成了这些小动物的漂亮迷彩服,我们把它叫面。) D、“点、线、面\"结合进行装饰的动物:孔雀、鱼。 (当孔雀遇到敌人的时,会瞬间展开尾屏,露出像眼睛状的斑纹以吓退敌人。) 师总结:点、线、面的图案花纹与色彩的结合让小动物的“花衣裳”更有个性,更赋予美感。除了点线面外我们还可以给小动物们借衣裳 4、师: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衣裳外,如果是你,你准备怎给小鱼设计一套漂亮的花衣裳呢? 生讨论回答 5、欣赏同龄人作品,激发发散思维 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它?” “作品的花纹和色彩是怎样生动表现的?” “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根据老师的欣赏要领提示,分组进行赏析,讨论作品的优点,形成汇报,其它小组进行补充,重点是作品的创意、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等,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三、学生实践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展示) 给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件有合适花纹、色彩好看的“花衣裳。 比一比,谁创作的有新意。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作品花纹的创造 点线面的运用 邻近色和对比色的生动运用 3、对于有创意的学生随时进行表扬,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四、作品赏析与评价 自评和他评环节 1、在组内向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
2、每组推荐4幅作品作为优秀作品,并让获得优秀作品的同学到台上向全体同学介绍自身的作品,颁发奖状。 3、课堂小结:大家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动物们设计了漂亮的迷彩服,把他们打扮的漂漂亮亮,让他们如愿以偿地去参加森林联欢会。我们虽然有点累,但心情怎么样?(高兴)因为我们不但帮助了别人,同时还发现许多漂亮的图案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注意积累就会有很多收获,会创造出更精彩的作品出来的。 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这节美术课就要结束了,就让我们动物界的时装扮演会开始吧。 五、举办一个动物界的时装扮表演会,全班同学随着音乐进行扮演。(下课) 动物的花衣裳 板书设计
花纹、色彩、点、线、面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希望学生能通过猜、看、议、学、玩等活动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花衣裳。本课从另一角度(动物保护色)启发学生的想像创作思路,培养他们科学与艺术地进行观察与表现的方法,学会用环境色装饰动物的身体,启发创造性思维。
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对花纹装饰的认识,本课重难点更高要求提出花纹装饰要“依形”而画。一、二年级的美术课主要就是对点、线、色的学习认知和掌握,本学期的整个课程设计上也是如此。在前面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对点、线、色的装饰掌握的较好,如果本节课只是单一进行花纹装饰的学习,我想,不用老师教学生也会画。所以,在重、难点的设置上我刻意突出“依形”绘画花纹的要求。课程设计整个是在一个故事情节中展开,通过丢衣服——找衣服——设计衣服开展学习,学生兴趣点较高,会跟随课程环节达到花纹绘画提高的要求。本节课重难点突破上我认为较为恰当。
当然,在课程设计环节的细节中也有很多不足。例如,在举办一个动物界的时装扮演会,全班同学随着音乐进行扮演各种动物是纪律有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