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解析几何之中点弦题型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点的中点坐标公式;
2.掌握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3.会求解解析几何中相关的中点弦问题。
【知识、方法梳理】
1.若A(x1,y1),B(x2,y2),则AB的中点坐标是(x1x2y1y2,) 22bxx12a 22.一元二次方程axbxc0,则有xxc12a3.解析几何中遇到中点弦问题,基本解题思路是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注意判别式)
【典例精讲】
x2y21交于A,B两点,求A,B的中点坐标。 例1.直线l:yx1与椭圆42【解析】:将直线代入椭圆,得3x4x20
设A(x1,y1),B(x2,y2),中点(x0,y0)
2xx2421,y0x01 ,x01323321所以中点(,)
33则x1x2
【点评】:看到中点,想到韦达定理
x21y21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为M(1,),求直线l的方程。 例2.设直线l交椭圆22【解析】:直线l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显然不可能,所以设直线l:y1k(x1) 2121322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k)x2k(k)xkk0
22412k(k)2,又因为M(1,1) 设A(x1,y1),B(x2,y2),则x1x212k221k(k)xx221,解得k1,经检验此时0 所以112k223所以l:yx
2【点评】: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是解决中点问题的基本方法
y21与点P(1,2),过P点作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若P为AB中点. 例3.已知双曲线x22(1)求直线AB的方程;
(2)若Q(1,1),证明不存在以Q为中点的弦.
【解析】:(1)解:设过P(1,2)点的直线AB方程为y2k(x1),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2k2)x2(2k24k)x(k24k6)0
设A(x1,y1),B(x2,y2),
2k24k则有x1x2
2k2由已知
x1x2xp1 22k24k2.解得k1. ∴
2k2又k1时,160,从而直线AB方程为xy10.
(2)证明:按同样方法求得k2,而当k2时,0,所以这样的直线不存在.
【点评】:注意检验的重要性,上题中中点在椭圆内部,检验只是形式而已,而双曲线的情况较为复杂,检验的步骤必不可少,具体的情况我们以后会做分析。
例4.若抛物线yax1上总存在关于直线xy0对称的两点,求a的范围
2【解析】:设对称的两点分别为A(x1,y1),B(x2,y2),中点M(x0,y0),
考虑到直线AB应与xy0垂直,设直线AB:yxb,
xx211,x01, a22a111点M也在xy0上,所以y0x0,即M(,)
2a2a2a1代入直线AB,得by0x0
a12所以方程化简为axx10
a3考虑到0,解得a
4x2y21上有不同两点A,B关于yxb对称,求b的取值范围; 例5.已知椭圆2联立方程得,axxb10,所以x1x22【解析】:设A(x1,y1),B(x2,y2),A,B中点M(x0,y0),
依题意AB被直线yxb垂直平分,所以kAB1,
设AB:yxm,代入椭圆,整理得3x4mx2m20 则x1x222xx42mm,x012m,y0x0m 3233m 3由于M(x0,y0)也在yxb上,所以y0x0b,by0x0考虑到有两个交点0,解得m(3,3)
所以b(33,) 33【点评】:直线与椭圆相交的问题,通常采取设而不求,即设出A(x1,y1),B(x2,y2),但不是真的求出
x1,y1,x2,y2,而是借助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由OA⊥OB得x1x2y1y20是解决本
题的关键.
x2y2例6.椭圆C:2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c,0),F2(c,0),过F1斜率为1的直线l与
ab椭圆C相交于A,B两点,且AF2,AB,BF2成等差数列.
(1)求证:bc;
(2)设点P(0,1)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求椭圆C的方程. 【解析】:(1)由题设,得2ABAF2BF2,
由椭圆定义ABAF2BF24a, 所以,AB4a. 3设A(x1,y1),B(x2,y2),F1(c,0),l:xyc,代入椭圆C的方程,整理得
(a2b2)y22b2cyb40, (*)
则AB(x1x2)2(y1y2)22(y1y2)22[(y1y2)24y1y2]
22b2c24b428b4422222a2b2a2b2(a2b2)24bcab(a2b2)22a, 44b2a, 于是有a223ab化简,得a2b,故,bc.
22(2)由(1)有bc,方程(*)可化为3y2byb0
1b设AB中点为M(x0,y0),则y0(y1y2),
232b又Ml,于是x0y0c.
3由PAPB知PM为AB的中垂线,kPM1,
b132由P(0,1),得1,解得b3,a18,
2b3x2y21. 故,椭圆C的方程为1
例7.已知抛物线y2px(p0),过动点M(a,0)且斜率为1的直线l与该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AB2p。
(1)求a的取值范围
(2)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N,求△NAB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设直线l的方程为:yxa,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xa)2px,即x2(ap)xa0
2224ap2ppAB24(ap)4a2p,即4app
222222又Qp0,ap。 4(2)设A(x1,y1),B(x2,y2),AB的中点C(x,y), 由(1)知,y1x1a,y2x2a,x1x22a2p 则有xx1x2yyxx2aap,y1212p 222∴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p(xap),
从而N点坐标为(a2p,0)
点N到AB的距离为|a2pa|2p 2124(ap)24a22p2p2app2 2p当a有最大值时,S有最大值为2p2。
4从而S△NAB
【双基训练】
1.若直线xy20与抛物线y4x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_________
2x2y21于A,B两点,且A,B的中点为M(1,1),求直线l的方程。 2.设直线l交椭圆32
y21与点P(2,1),问能否过P点作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使得P为AB中3.已知双曲线x22点若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x2y21上有不同两点A,B关于y4xm对称,求m的取值范围; 4.已知椭圆43
【纵向应用】
5.已知直线yax1与双曲线3xy1交于A、B点。
(1)求a的取值范围;
22(2)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使、两点关于直线y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x对称若存在, 2【横向拓展】
6.定义:由椭圆的两个焦点和短轴的一个顶点组成的三角形称为该椭圆的“特征三角形”。如果两个椭圆的“特征三角形”是相似的,则称这两个椭圆是“相似椭圆”,并将三角形的相似比称为椭圆的相似比。已知椭圆。
(1) 若椭圆,判断与是否相似如果相似,求出与的相似比;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2) 写出与椭圆相似且短半轴长为的椭圆的方程;若在椭圆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求实数的取
值范围
(3) 如图:直线与两个“相似椭圆”和分别交于点和点,证明:
【练习题答案】
1.(4,2) 2.y25x 333.能,y2x3
2132134.m13,13
yax122(3a)x2ax20 5.【解析】:(1)由2消去,得y23xy13a20依题意即6a6且a3
0(2)如果存在的话,必须满足AB被y代入(1)中方程得x4x20
21x垂直平分,所以a2 2设A(x1,y1),B(x2,y2),AB的中点M(x0,y0),
x1x22,y02x013,即M(2,3) 21但M(2,3)不在yx上,所以不存在这样的a。
2则x06.【解析】:(1)椭圆与相似。
因为椭圆的特征三角形是腰长为4,底边长为的等腰三角形,而椭圆的特征三角形是腰长为2,底边长为的等腰三角形,因此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 (2)椭圆的方程为:- 设,点,中点为, 则,所以
则 因为中点在直线上,所以有, 即直线的方程为:,
由题意可知,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即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所以,即 (3)证明:
①直线与轴垂直时,易得线段AB与CD的中点重合,所以; ②直线不与轴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线段AB的中点,
线段AB的中点为
同理可得线段CD的中点为, 即线段AB与CD的中点重合,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