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疾病康复学课程标准

疾病康复学课程标准

来源:叨叨游戏网


《疾病康复》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疾病康复学》是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康复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研究多种疾病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科学。疾病康复学不仅强调要改善患者躯体功能,而且要促进其心理、情绪、精神、社交能力等的全面康复,使之重返家庭与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将护理与康复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各种疾病的康复训练要点,为将来从事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疾病康复学》是以康复护理工作岗位任职需求为前提,以疾病实际康复护理过程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为主线,进行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学习目标,重在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疾病康复学》实践性、操作性强,通过“教-学-做-练”一体化教学,为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从事康复医疗的各行业输送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 课程设计思路

1.按照《疾病康复》的内容层次划分八个教学模块

本课程主要依据在奠定康复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将康复护理贯穿于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之中。将内容划分为九个教学模块:康复医学概论、康复治疗技术、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运动系统损伤的康复、心血管疾病的康复、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代谢疾病和营养障碍疾病的康复、恶性肿瘤的康复、烧伤的康复九个模块。这些为学生成为临床及相关行业的康复护理工作人员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按疾病康复的分期分解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景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根据每个模块学习特点及疾病康复的过程分解成可执行的任务,围绕具体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景,如在偏瘫患者软瘫期的卧位安排、偏瘫痉挛期的抗痉挛训练、偏瘫软瘫期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偏瘫恢复期的职业能力等情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熟悉疾病康复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施教之功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

.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总学时110,其中理论课50学时,实训课50学时,考试10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论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 四、心肺和代谢疾病的康复 五、儿童疾病的康复 六、恶性肿瘤的康复 七、烧伤的康复 八、继发性疾病的康复 考试

合计

6 50

4 12 12 4 8 2 2

6

50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合计

14 12 4 10 2 2

10 110

4 26 24 8 18 4 4 12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理论、实训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护理治疗技术。建立起“早期介入、全面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康复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养成观察、发现、引申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二、具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的概念;康复的最终目标。 2. 知道康复的治疗原则、康复的治疗途径、康复护理的特点。 3.说出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评定内容及职业训练。 4.说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案及康复训练方案。 5. 说出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的分类、注意事项、操作方法。 6. 说出心理康复的原则、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对偏瘫患者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进行康复训练。能进行偏瘫患者软瘫期压疮的护理及预防,偏瘫痉挛期疼痛的护理,偏瘫恢复期日常生活护理

2. 能够对运动系统损伤的患者进行科学的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能进行关节脱位与骨折后并发症的护理。

3.能够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与康复护理。

.

4.能够对呼吸系统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与制订合理的运动处方。

5.能够对代谢疾病和营养障碍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锻炼、日常生活指导及护理。 6.能够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康复、体能恢复等训练及手术后的功能锻炼。 7.能够对烧伤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疼痛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回归职业能力的训练。

(三)素质目标

1.热爱康复护理工作,具有服务的意识,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 2.具备良好的工作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学习模块 学习情境 实验项目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知识目标: 1.熟知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 2.熟知康复护理和康复护理程序。 3.知道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能力目标: 1.能叙述出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的概念、康复护理的工作意义及特点、我国康复护理的发展概况。 2.能熟练使用各类康复器材。 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 知识目标: 1.熟知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帕金森的临床治疗要点。 2.熟知脑血管疾病、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帕金森的康复评定。 3.知道脊髓灰质炎、面神经炎的临床治疗与康复评定。 能力目标: 1.能进行偏瘫患者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的康复训练。 2.能进行偏瘫患者软瘫期压疮的护理及预防,偏瘫痉挛期疼痛的护理,偏瘫恢复期日常生活护理。 3.能够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训练。 4.能够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协调性训练 5.能够对面神经炎的患者进行面部肌力训练和中医康复治疗。 素质目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 1.康复器材的使用与辨认 参考 学时 理论 实 践 活动 方案 模块一:概论 情境一:康复和康复医学 情境二:康复护理与康复护理程序 情境三:康复医学的发展 4 讲授 讨论 多媒体演示 模块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情境一: 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情境二:颅脑损伤的康复 情境三:脊髓损伤的康复 情境四:帕金森病患的康复 5.脑血管疾病偏瘫软瘫期康复治疗训练 6.脑血管疾病偏瘫痉挛期康复治疗训练 7.脑血管疾病偏瘫恢复期康复治疗训练 8.脑血管疾病的坐位训练 9.脊髓损伤的被动运动 10.帕金森病患的协调性训练 11.面神经炎12 14 讲授 讨论 多媒体演示 情境模拟 角色互换 .

的康复治疗技术 情境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 情境二: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 情境三:骨折脱位模块三:骨的康复 关节系统损情境四:手外伤的伤的康复 康复 情境五: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模块四:心肺疾病的康复 情境一:高血压、的康复 情境二:冠心病的康复 模块五:儿童疾病的康复 情景一:脑瘫的康复 情境二:脊髓灰质炎的康复 知识目标: 1.熟知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手外伤的康复评定。 2.熟知截肢、颈椎病的康复评定。 3.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手外伤、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 2.能进行骨关节疾病的体能训练 3.能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及体操训练。 素质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继续医学教育发展变化的能力。 知识目标: 1.熟知高血压、冠心病的康复评定。 2.知道高血压、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要点。 能力目标: 1.能进行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与降压操训练。 2.能进行冠心病患者进行生活指导。 素质目标: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熟知脑瘫的康复评定。 2.知道脑瘫的临床治疗要点。 能力目标:能够脑瘫患者进行训练及日常生活指导。 素质目标: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创新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1.熟知各种肿瘤的康复评定。 2.说出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要点。 能力目标: 1.能够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2.能够对胃癌、肺癌、鼻咽癌、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能恢复等训练和生活指导。 素质目标: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爱护病人,养成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知识目标: 1.熟知烧伤的康复评定。 2.知道烧伤的临床治疗要点。 能力目标:能够对烧伤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疼痛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回归职业能力的训练。 素质目标:热爱康复护理工作,具有服务1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治疗技术 13.骨关节疾病的体能训练 14.颈椎病康复治疗技术 15.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治疗技术 12 12 讲授 多媒体演示 案例分析 情景教学 16.高血压康复训练 17.冠心病康复训练 4 4 讲授 讨论 多媒体演示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18.脑瘫训练 8 10 讲授 讨论 多媒体演示 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模块六:恶性肿瘤的康复 情境一:恶性肿瘤概述 情境二:乳腺癌、宫颈癌的康复 情境三:胃癌、肺癌的康复 情境四:鼻咽癌、骨肿瘤的康复 20.肿瘤康复的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2 2 讲授 讨论 场景模拟 模块七:烧伤的康复 情境一:烧伤的康复 2 2 .

的意识,高尚的情操和奉献精神。 模块八:继发性疾病疾病的康复 情境一:疼痛病的康复 情境二:压疮的康复 知识目标: 1.熟知疼痛、压疮的康复评定。 2.知道疼痛、压疮的临床治疗要点。 能力目标: 1.能够对疼痛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健康宣教。 2.能够对压疮患者进行减重训练。 素质目标: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及工作习惯。 19疼痛和压疮的康复治疗技术 6 6 讲授 讨论 角色互换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和编写

选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张绍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康复》。

二、教学建议 1.教学组织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授课教师必须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透彻理解教学内容,收集教学素材、临床资料,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准备高质量课件和教案后才能为学生授课。为确保教学质量,每章节授课结束后,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小结,对前后知识点进行联系、比较,巩固重点、难点。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包括集体备课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2.教学方法

(1)理论课教学要充分体现现代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病例分析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教学互动。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力求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2)实训教学在实训项目中,通过教师示教,学生真做,使每位学生均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完成实训项目操作。同时,在实训中,还加强学生耐心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理论知识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法:平时表现(课堂提问、个别答疑、实验报告)、理论知识考核(阶段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与实践技能考核(单项考核、综合技能考核);

3.评价形式: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

实训教学硬件设备应齐全、先进。配置的教学仪器设备应包括:智能康复训练器、

.

多体位床、Bobath床、整脊治疗床、PT治疗床、电动起立床、减重步态训练装置和活动平板、电动牵引装置、电动脊柱牵引床、牵引及微波透热装置、直流电治疗机、紫外线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CPM下肢被动训练仪、投影仪、计算机、数字摄像机、照相机等。

五、课程资源

加强疾病康复学网络资源和素材库的建设。素材库分为图片库、文本库、视频库、动画库和音频库等。利用现代化手段,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