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国外专家认为:“到2020年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精确、可靠、低成本,并且是采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比焊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金属的连接,并对所焊的产品增加更大的附加值。”
世界钢及其它金属产量、品种的不断增长及其对制品质量、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国的入世及世界制造加工基地向我国不断转移,作为工业缝纫和线(材料)的焊割机和焊丝、焊条的数量、质量和品位及其自动化生产水平,也将有很大提高。按每亿吨钢材需求25万台焊机,我国每年消耗钢材3亿吨(焊接结构约1.2吨),需要焊机约 75万台。不难预测,今后8-10年内它们将会继续保持持续高速发展。为适应国内外市场急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需求,焊接设备与制造业将以市场为目标,进行传统、通用产品的改造、产品结构的调整、质量认证和规范管理,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自动化的批量生产;同时加强对现代焊接技术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发展高效、节能、高性能、优质和多丝高速焊接设备、重大装备及其数字化控制技术和新焊接材料,取代进口,争取出口。
焊接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数字化技术日益成熟,代表自动焊接技术的数字焊机、数字化控帽技术业已面世并已稳步地进入市场。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航天工程、船舶工程等国家大型基础工程,有为地促进了先进焊接特别是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汽车及零部件的制造对焊接的自动化程度要求日新月异。我国焊接产业逐步走向“高效、自动化、智能化”。目前我国的焊接自动化率还不足30%,同发达工业国家的80%差距甚远。从20世纪末国家逐渐在各个行业推广自动焊的基础焊接方式——气体保护焊,来取代传统的手工电弧焊,现已初见成效。可以预计在未来的10年,国内自动化焊接技术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高效、自动化焊接技术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焊接界把实现焊接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为战略目标,已经在各行业的科技发展中付诸实施,在发展焊接生产自动化和过程控制智能化,研究和开发焊接生产线及柔性制造技术,发展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逐渐取代手工电弧焊将成为焊接的主流。预计未来10年内,实芯焊丝占焊材消耗量的比例会由现在的15%增长到30%;药芯焊丝由现在的2%增长到20%;埋弧焊焊材也将在10%的水平上继续增长。其中药芯焊丝的增长幅度显加大,在未来20年内会超过实芯焊丝,最终将成焊接中的主导产品。
(2)高效、节能并能够自动调节焊接参数的智能型逆变焊机将逐渐取代手弧焊机和普通晶闸管焊机,而且焊机的操作趋向于简单化、智能化,以符合当今淡化操作技能的趋势。
(3)在汽车上、造船、工程机械和航空天等领域,适用于不同场合的智能化焊接机器人较为广泛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可喜的是我国很多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船舶工业已经率先提出,到2005年,船厂的高效率焊接要达到80%以上,其中二氧化碳焊接应用率达到55%,焊接机械化率、自动化率要达到70%左右。
在我国,目前汽车、船舶、管建、家电等行业焊接自动化的发展相对来说较好,仅成都焊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就先后为一汽、东风、长丰、徐工、成都神钢、美的、格兰仕等多家著名的汽车生产厂、家电生产企业研制了几十台(套)自动化焊接专机或生产线。
其中,为三菱帕杰罗越野车设计制造的后壳完焊接生产线,整个生产过程由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中心控制环节,大量采用非接触传感器件和光电编码控制环节。该生产线通过焊接工位机械手实现了自动化操控,运行规苑、可靠,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人员达80%以上。该生产线被日本专家评价为后桥壳生产亚洲自动化程度最高生产线之一。
推进焊接自动化进程,学习、吸收、借鉴、提高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应加强现有工艺的学习和提高。由于现有工艺多为手工操作,有其局限性,但如果在学习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进行嫁接改造,往往就可以实现一定的突破。例如成都焊研科技有限公司于2003年研制成功的数控多功能小车式自动气保焊机,就是缘于这种模式开发成功的一个范例。
国外如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在石油、化工、造船、建筑、电力、汽车、机械等行业采用数字控制的小车式自动气保焊机,代替人工进行焊接生产。近年来,国内几家企业开发了几种类似的自动焊接小车,但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属低端产品,在数字控制、焊接参数预置和专家系统自动调用等方面均为空白。成都焊研科技有限公司把开发适合和满足我国工业企业焊接生产要求的高端自动焊接设备作为已任,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成熟基础之上,经过近两年的研制工作,代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数控小车式自动焊样机在成都焊研科技有限公司问世。该焊具有携带方便、安装简单、操控灵活、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微机控制的多种焊接模式和专家程序,可在不同焊接位置满足多种焊接工艺要 求焊缝的焊接。
数字化控制小车自动焊机的研制和市场推广,一方面为石油、化工、造船、电力等行业提供了同国外同等技术档次的国产自动焊接设备,另一方面为国内成功自主研发高端数字化焊机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对推动焊接行业在专用自动焊接设备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
重大意义。
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展望
电子技术、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焊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单元技术的引入,促进了焊接自动化技术性的发展。
(l)焊接过程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是焊接自动化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我们未来开展研究的重要方向。我们应开展最佳控制方法方面的研究,包括线性和各种非线性控制。最具代表性的是焊接过程的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以及专家系统的研究。
(2)焊接柔性化技术也是我们着力研究的内容。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各种光、机、电技术与焊接技术有机结合,以实现焊接的精确化和柔性化。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焊接工艺装备,是提高焊接自动化水平淡的根本途径。将数控技术配以各类焊接机械设备,以提高其柔性化水平,是我们当前的一个研究方向;另外,焊接机器人与专家系统的结合,实现自动路径规划、自动校正轨迹、自动控制熔深等功能,是我们近期研究的重点。
(3)焊接控制系统的集成是人与技术的集成和焊接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集成.集成系统中信息流和物质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其有机地结合,可大大降低信息量和实时控制的要求。注意发挥人在控制和临机处理的响应和判断能力,建立人机圣诞的友好界面,使人和自动系统和谐统一,是集成系统的不可低估的因素。
(4)提高焊接电源的可靠性、质量稳定性和可控性,以及优良的动感性,也是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开发研制具有调节电弧运动、送丝和焊姿态,能探测焊缝坡开头、温度
场、熔池状态、熔透情况,适时提供焊接规范参数的高性能焊机,并应积极开发焊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之,使焊接技术由“技艺”向“科学”演变,是实现焊接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世纪头十年,将是焊接行业飞速发展的有利时期。我们广大焊接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务必树立知难而上的决心。抓住机遇,为我国焊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而努力奋斗。 [转自(现代制造) 2004第11期]
焊接技术与发展
杜跃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成形部)
摘要 本文讲述了焊接技术作为制造业的传统基础工艺与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焊接 发展
焊接技术作为制造业的传统基础工艺与技术,在工业中应用的历史并不长,但它的发展却是非常迅速的。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焊接已在许多工业部门中为工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各个重要的领域如航空航天、造船、汽车、桥梁、电子信息、海洋钻探、高层建筑金属结构中都广泛应用,使焊接成为一种重要制造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专业学科,开创了连接技术的新篇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已从简单的构件连接方法和毛坯制造手段发展成为制造行业中一项生产尺寸精确的产品的生产手段。因此,保证焊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提高劳动
生产率已成为焊接生产发展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下面举例重点说明一下。
在机械制造业中不少过去一直用整铸整锻方法生产的大型毛坯改成了焊接结构,这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成本。许多尖端技术如宇航、核动力等如果不采用焊接结构,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焊接在整个工业中的地位还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来判断,即世界主要工业国家每年生产的焊接结构约占钢产量的45%左右,焊接结构之所以有如此迅速的发展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优点。下面举例说明一下,(一)与铆接相比它可以节省大量金属材料,大约可减轻15-20%的金属材料,因为它不需要辅助材料,比如角钢、平板,更不需要铆钉,而且柳接件经过很长时间以后有可以会松动,影响质量,但焊接绝是不可能的,虽然只有一道焊缝,但它属于原子结核,所以能够充分的解决一切问题。其次焊接结构生产不需打孔,划线的工作量也比较少,因此比较省工、省时间,工作效率当然就要高多了。(二)与铸件相比焊接结构生产不需要制作木模和砂型,也不需要专门熔炼,浇铸,工序简单,生产周期短。这一点对于单件和小批量生产特别明显,换句话说,和铸件相比就是特别的节省时间也就是工作效率高,其次,焊接结构比铸件节省材料,一般情况下,它比铸钢轻20-30%以上,比铸铁件轻50-60%,这主要是因为焊接结构的截面可以按设计的需要来选取,不必象铸件那样因工艺的而加大尺寸。因为液体要想让它流动的好充分到位,就必须要有较大的空间,这势必会用到更多的金属材料。
比如12000吨水压机的下横梁采用焊接结构,净重260吨而如果采用铸钢件则重量将达470吨,重量减轻将近45%,这是因为铸造毛坯不易保证尺寸精度,顾加工裕量就会非常大,这样所用的液体金属当然就会多许多,而且占用的时间也非常长,这是因为熔化与冷却金属都是要用很长时间的原故,再有焊接车间所需要的设备和厂房投资一般都比生产同样重量毛坏的铸造车间低,它只需要一定的场地和所必要的电源,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工艺就可以进行加工,一条焊缝就已经完全解决问题了,所以焊接和铸造比较之下即省工又省料同时又非常经济便宜。以上对比说明了焊接的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优越性。
有些构件在某些特定的部位它的材质有特殊的强度要求,比如大型齿轮的轮缘部分必须要用高强度的耐磨优质合金钢,这样才能常时间的使用,保证它的质量,但这种钢材很贵,这就会大大的提高成本,所以其它部分为了节省材料可用一般钢材来制造,这样即提高了齿轮的使用性能,使它很结实耐磨,又节省了优质钢材降低了成本,这就用到了拼焊的方法,比如堆焊和摩擦焊,把工件分别加工后再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完美的整体,可见这一点也是很有优势的。
因为以上所介绍的这些焊接的优点,所以我们只要正确的认识和切实的掌握它,并能够合理的运用就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构件,所以焊接是绝对不可替代的并值得努力发展的。
现代焊接技术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诸学科最新发展的直接影响与引导,众所周知受材料,信息学科新技术的影响,不仅导致了数十种焊接新工艺的问世,而且也使得焊接工艺操作正经历着手工焊到自动焊,自动化,智能化的过渡,这已成为公认的发展趋势。
在今天焊接作为一种传统技术又面临着21世纪的挑战。一方面,材料作为21世纪的支柱已显示出几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即从黑色金属向有色金属变化;从金属材料向非金属材料变化,从结构材料向功能材料变化,从材料向低维材料变化;从单一材料向复合材料变化,新材料连接必然要对焊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先进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正从住处化,集成化,等几个方面对焊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突出“高”“新”以此来迎接21世纪新技术的挑战。
20世纪中期焊接方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新的高精密度热源电子束,等离子束、激光束等,使其精密度,温度都大大的高出了电弧焊。真空电子束焊可以一次焊接透200mm的金属,激光焊具有可以在大气中进行焊接的优点,由于聚焦后的光斑只有0.2-2mm,由于焊缝小,当然变形也就小多了,接头质量高。比如
在航空发动机、汽车车身等重要领域立刻创造出了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完全等合段抟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的技术发展方向。
新材料的出现对焊接技术得出了新的课题,成为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许多新材料,如耐热合金,钛合金,陶瓷等的连接都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异种材料之间的连接,采用通常的焊接方法,已经无法完成,固态连接的优越性日益显现,扩散焊与磨擦焊已成为焊接界的热点,比如金属与陶瓷已经能够进行扩散连接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固态连接是21世纪将有重大发展的连接技术。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焊接现在已从简单的构件连接方法和毛坏制造手段发展成为制造行业中一项基础工艺和生产尺寸精确的制成品的生产手段。因此,保证焊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已成为焊接生产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实现对焊接过程的自动控制、焊接工艺制造的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另外,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焊接过程自动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基础,并已渗透到焊接各领域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焊接过程自动化已成为焊接技术的生长点之一。从焊接技术发展来看,焊接自动化、机器人化以及智能化已成为趋势。
经过总结焊工的智能经验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在很先进的高科技中,能够快速、灵活、安全的实现自动化焊接,现在在发达国家焊接自动化控制已经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对于宏观焊接质量(如熔透控制,接头尺寸等)的控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于微观焊接质量(焊缝的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的控制也已经起步。焊接过程正由宏观向微观、由简单控制向系统的智能控制发展。
可见,现在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随时会要求我们达到新的高度,我们只有努力学习补充自己,才能跟上高科技的时代步伐,才能充满信心的迎接新的挑战。作一位合格的教
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