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12.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13.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出现以下说法:“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B.纲常礼教的愈趋严苛
C.当时社会在抑商问题上有松动倾向 D.农耕经济衰退导致人们就业艰难 14.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A.实践是获取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15.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 ④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阶层广泛传播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孙中山晚年曾说:“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万不可再用到个人身上去,要用到国家身上去。个人不可太自由,国家要得到完全自由。……如果拿自由平等去提倡民气,便是离事实太远,和人民没有切肤之痛。他们便没有感觉;没有感觉,一定不来附和。”其目的是
A.真正实现国共合作 B.反对西方个人自由 C.挽救国家民族救亡 D.实现普遍平等民权
17. 1934年9月30日,国际攻治处致电:“考虑到这样一个情况,即今后只在江西进行防御战是不可能取得对南京的决定性胜利的,我们同意你们将主力调往湖南的计划。”与电文中的“情况”相关的史实是
A.“四一二”和“七一五”反政变 B.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D.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
18.“工业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这一观点重在
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的重要意义 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 D.强调工业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 19.学者余伟民认为,苏联模式的政治结构开始从极端回到“正常”形态,苏联这一时期的改革……缓解了社会的紧张状态,但并未改变“经典”的基础。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是
A.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B.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办厂 C.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 D.着力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20.1959年10月,黄金价格曾一度升至40美元/盎司。黄金官价与市场价格的分离进一步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诱发各国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到197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十国集团通过签署《史密森协议》,宣布黄金官价从35美元/盎司调整为38美元/盎司,同时其他货币也相应对美元升值。由此说明
A.战后国际金融体系受到冲击 B.美国经济已经处于滞涨状态 C.黄金价格波动频繁迅速贬值 D.美元失去世界货币中心地位
21.《时代》杂志将1947年视为美国“承担世界领导责任的又一重要时机”,称“这个国家正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其意在
A.为美国国会通过“欧洲复兴计划”制造B.称颂美、英等国签订的《北大西洋公约》 C.为美国干涉朝鲜内战推波助澜 D.促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霄顿森林体系” 22.“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 “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A.美苏核军备竞赛 B.越南战争 C.冷战 D.不结盟运动
23.19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或理性一下的动物。”“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这种思潮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代主义
38.(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唐朝设御史台(为监察机构)“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
——摘编自《唐六典》 材料二 唐初规定:“凡军国大事,则(由中书省)中书舍人各执己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门下省)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三年》 唐还在门下省设立左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等专职谏诤之官,“掌规谏讽谕,备顾问应对”。 ——摘编自《唐六典》 “唐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日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选举志上》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户部尚书年富的《官箴》《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材料三 1945年,在延安窑洞里,和民主人士黄炎培对话论天下。
黄炎培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亲见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希望能找出一奈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 肃然相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摘编自2005年07月20日《中国青年报》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御史台的主要职能。(6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在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的主要举措。(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层面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党是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当今重温“窑洞对话”有何现实意义?(12分)
39.(28分)有同学对社会转型问题很感兴趣,为此收集了下列几则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公元首771—公元前256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经历了一场非常艰难的过程,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无论中国的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归根结底都与中国的文化观念有关,某种程度上,正是中国的文化观念延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工业、科学和政治——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东周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前期(1919年以前)先进中国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2分)
(3)选取材料三中关于20世纪欧洲“衰落”或者“成功”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6分)
(4)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是中国向近代化(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试述这一时期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6分)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2013-2014揭阳一中高二级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参
一、选择题(48分)
12—17 ACBACC 18—23DCAAC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38题24分、第39题28分。) 38.(共24分)
(1)国家律令的监督和执行;纠察、不法官吏;维护封建礼仪。(6分) (2)实行三省六部制;建立谏诤制度;推行科举制度;提倡道德自律。(8分)
(3)制度建设:建立中国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
意义:有利于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加强人民的监督;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10分) 39.(28分)(1)经济: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4分,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 (2)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或引进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康、梁维新派、孙中山等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分别领导维新变法运动、辛亥运动,动摇或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掀起新文化运动,后又接受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文化近代化进程。(12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每段4分,答出层次给2分,答出史实2分。答到实业救国也可给2分)
(3)观点一: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答衰落给2分) 论证:史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观点二: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成功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答出成功字样即给2分)
论证:史实——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西方化进程加快。(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为二选一题,若两个都答,取第一种观点得分,满分6分)
(4)政治上:成立新中国,颁布1954年,确立、政协、民族区域自治三大政治制度,一边倒,抗美援朝,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美国封锁包围;经济上: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上:双百方针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