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第8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01.24.N0.8 2011年8月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Aug.2011 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胡耀新 (湖南工学院体育部,湖南衡阳421008) [摘要]新世纪以来,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热议的话题之一o.研究者认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 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我国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 主要论述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如何在大学体育课实践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我 国的大学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体育;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1)08—010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1.08—05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我国大学体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群众也把他们当做爱国的典型看待。我们国家从1992年成 (一)重科学教育而轻人文素质教育 功申办北京亚运会以来,先后承办了2008年奥运会和一系列 我国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由于受传统教学理论的影响, 的国际盛事,虽然我国人民大多数都表现出了极大地爱国热 一度过于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及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但大 情,但仍然存在少数人为了利益损害国家荣誉的事情,有些人 学体育课程中几乎没有任何道德修养和人格教育。这样直接 甚至认为事不关自己,认为爱国主义和体育学习和体育比赛 导致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不 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加强 平衡,甚至有些虽然体育成绩突出,但实际上缺乏相关的人文 爱国主义的教育,他也是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素质,无法达到素质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体育道德教育。体育道德,是体育运动中各种社会 (二)体育教师队伍人文素质有待提高 角色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与 体育教师是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直接的影响者。但是 1981年颁布了《运动员守则》、《教练员守则》和《裁判员守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文化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自 则》,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是加强体育职业道德教 身视野和知识的局限造成了教师无法站在更高的位置对学生 育,加强体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施以影响。教师教学偏重专业知识,过于功利性等问题也都 的有效措施。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原因之一。 来加强体育道德建设,首先,裁判员必须要保证公平,公正。 (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有待改进 目前少数裁判员由于受利益的驱使,在裁决中存在等不 据笔者调查湖南的几所本科院校得知,目前校园缺乏人 道德的交易,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形象。其次,少数运 文环境,例如;湖南某高校的学生反映体育理论课几乎没有提 动员服用兴奋剂等丑闻也是体育道德教育严重缺失的表现之 到任何体育文化的东西。关于体育文化人文素质的教材在图 一。还有个别参与体育的,更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总之, 书馆也很难能借到。 体育道德教育也是大学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我们要加以重视。 加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掌握体育 (三)树立人文体育观。是一种文明、理性、以人为本的 人文素质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体育观念。推进大学体育人文化改革的根本之策是树立人文 (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体育观,进而在人文体育的思想意识之下,以人为本,推进改 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 革。体育人文观就是要突出体育中的人文关怀,体育的人文 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 观最早出现在西方的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精神,早期具有军 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 国主义教育的色彩。到了近代,在法国人文主义及英国达尔 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 文进化思想的影响下,体育不再单纯是为了军事目的,它主要 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 突出强身健体这一功能,并提出运用体育这一工具作为国际 重要工作。大学体育人文精神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 交流。在我国,体育项目之一的武术也是从最初的军事目的 把爱国主义融人体育学习和体育比赛中。西方国家在这方面 发展到了健身这一现代功能。在现代社会,树立人文体育观, 的经验对我们有借鉴的作用。例如在塞尔维亚,相关的机构 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体育素质教育。 专门立法要求体育运动必需和爱国主义相一致。一个运动 大学中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就是想方设法对学生加以体 员,无论他的竞技水平有多高,如果不爱国,就失去了意义,也 育锻炼,让学生身体“动”起来,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不能称之为优秀的运动员。塞尔维亚每年都拨出专项资 不仅刻板而且背离人性化,如果大学体育教育不贯彻人文知 金对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奖的运动员给予丰厚的奖励,人民 (下转第131页) 作者简介:胡耀新(1967一),男,湖南工学院体育部教师,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 109 第24卷第8期 2011年8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Vo1.24.N0.8 Aug.2011 知识无法运用到实践中的尴尬, 同时任务的完成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 任务型学习模式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达到应用 合作关系的过程。为了完成活动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 员之间是合作互动的关系。这就要求每个成员必须精诚合 作,才有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高质量得完成任务。活动中,成 员合作交流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知识,而且需要个人课外 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参与和碰撞,其中包含文化知识,社会经 验,语言表达水平等各个层面,交际能力强的成员会更好地带 动组员更加顺畅地接近既定目标。学生经过多次完成多种真 实或者接近真实任务,既能掌握相关知识体系,心智也不断积 累成熟起来,为适应真正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充分的热身。 型培养目标。在进一步深入广泛使用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存在 着一些不足和难点。其中对教师学生教材都提出更高的要 求。首先教师的语言操控能力一定要加强,还要有丰富的相 关行业知识;学生要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需要花费更 多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工作;任务的设计教材的编写成为关 键,其中涉及的知识面会更广泛。同时对于课堂的模式也提 出了更多的思路,教室不一定是只有课桌和板凳的固定模式, 我们可以考虑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中设计出适合的课堂来。 因为这个过程是一个超越了语言学习本身的过程,是一个值 得去进一步探讨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它的广泛应用必将带 三、结语 来教师队伍学生队伍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应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和原动力,也是激发兴趣的源泉。 参考文献: [1]Johnson,K.2003.Designing Language Teaching Tasks.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 [2]ntlnan,D.1989.Ded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3]文旭,张绍全,当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4]束定芳,王惠东.外语教学课堂功能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5]丁会欣.我院英语专业语法教学的现状与问题[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6]李新,崔学深,盛慧慧.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2oo6(14). [7]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于玲.关于近十年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O08(6). [9]陆秀英.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法与形成性评估的实施[J].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报,2005(12). [1O]谭姗燕.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这种任务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上接第109页) 人文精神是一个潜移默化或内化的过程。比如说体育道德建 识教育,只注重运动技术、身体素质的加强,是不可能使学生 设,有时单纯靠说教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要提高学生的体育 得到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的,是与当今大学体育教育的宗 道德,教师一定要从自己做起,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提高当 旨不协调的,也无益于学生健康。因此,树立人文体育观是实 前大学生学习体育人文素质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教 现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根本之策。 师应该要学生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不断学习和吸收拼搏,积 三、加强体育教学过程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体育教 极向上等体育人文主义的精髓。体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还 学质量 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些学生缺乏潜在的体育素质主 (一)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结合起来。 要在于心理因素,教师对于这类学生要以人为本,加强对他们 例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体育课科目、自由选择体育教师、自由 的人文关怀。实际上,体育人文素质教育过程的内涵,其实也 选择上课时间地点。这一原则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够让 是体育人文精神内化的过程,也就是把体育人文精神转化为 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提高 人的个体品格的过程,这种转化虽然需要教育者的协助。但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避 是,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通过人心理内部的矛盾运动,通过 免了以往由于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 人的自我教育的内化吸收。 式和风格等而导致的不能准时出勤、应付式学习甚至厌学、逃 (三)体育教学内容融人体育人文素质。在选择体育教 课现象。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并不意味着忽 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人文素质渗透其中,增开一些 视教师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要从旁辅导,帮助解决 体育人文知识的课程,如“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运动 问题。 营养”等。体育教师应抓住适当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人文素 (二)体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首先,大学体育教师自己 质。 要加强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学习体育人文知 总之,大学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在提高自身的人文 识的积极性。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行。 素质同时,积极地将体育教学内容融人体育人文素质,这样才 因此,教师平时要加强自身体育人文素质的学习。其次,体育 有利于真正提高我国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正毅.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25—227. [2]潘国斌.大学生体育人文意识调查与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3(2):54—55. [3]覃少菊.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109—11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