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第六单章节 元 总复习 执教教师单位 新余逸夫小学 教师姓名 彭沈义 课题名 (加减法)课时 第五课时 学段 六年级 简便运算学科 数学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下知识使计算教学 目标 简便。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复习,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运算。 教具 课件、练习纸。 1、 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5分钟 时间 安排 2、 学生自己编题。3分钟 3、 出示一些学生易错的题和开放题。17分钟 4、 简便方法提升的解法。15分钟 课后 小结 计算时,要认真审题,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题目的特征不明显,要通过转化后才能进行简便 备注
教 案 内 容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开门见山,课件出示2道四则混合运算题。 ①23+58+96+19 ②357+999+3+1
1、学生任选一题在练习纸上完成。
教师调查学生选择的情况。(预设:学生都会选择第2题) 2、追问:为什么你们都选择第2题?(第2题可以简便计算) 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设计意图:设计两题对比性较强的练习,抓住学生的学习热点进入本课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回顾并整理运算定律和性质。
1、第2题有什么特点?你在计算时应用了什么使得计算简便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 2、你还能想起什么方法也能使加减法进行简便运算? 3、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减法的性质。
4、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用字母怎么表示?在练习纸上写出来。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a+b=b+a a+b+c= a+(b+c) a-b-c= a-(b+c)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表象的基础上回忆并整理运算定律和性质,形成一个知识系统性。为后面的灵活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自主学习,组织学生用编题的方式,说明简便运算的灵活性。 1、学生编题,编的题的计算不需太复杂,但要求编的题要说明简便运算的应用问题。
2、学生板演。
3、板演的学生向同学说明编的意图和所使用的简便方法。 4、同伴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编题,目的就是检测学生对一些基本的简便方法掌握的情况。】
四、课件出示教师的编题。 487-287-139-61 167+46-67+54 258-(58+26) 5-(145-)
1、学生完成,只要求写到转化成了可以进行简便运算的步骤就可以,想一想转化时你是应用了哪些知识点。教师巡视并适时做指导。
2、学生汇报,课件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
①减法的性质。
②带上符号搬家,减法的性质。
③减号后面添、去括号,里面的运算要转化成它的逆运算。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练习,加强学生对基本简便方法的理解并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小结。】
五、开放题,提高学生对简便方法运用的灵活性。 课件出示:在□内填上一个数,使其能进行简便运算。 19.73-2.46-□
1、同伴交流讨论。并写在练习纸上。 2、学生汇报。
3、课件选择学生汇报的一些数,让学生说说如何进行简便运算? 4、观察刚才填的数,让学生给它们分分类。
课件再出示:在□内填上一个数,使其能进行简便运算。 19.73-2.46+□
1、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学生汇报。
3、课件选择其中的两个数进行简便方法的讲评。
19.73-2.46+0.27 19.73-2.46+2.46 【设计意图:通过填数的练习,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巩固提高加减法的简便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交流谈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
六、回顾与交流两个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课件出示:
3283 + 602 3283 + 599 1、同伴交流。 2、汇报,并说说理由。
小结:少加再加,多加就减的计算原则。 课件再出示:
3283 – 602 3283 - 599 1、同伴交流。 2、汇报,并说说理由。
小结:少减再减,多减就加的计算原则。
【设计意图:通过本组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简便方法的多样化,并让学生体验在转化时,一定要保证不改变得数大小的前提下进行转化的原则。】
七、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提升和灵活运用。 课件出示:
88++90+91+92 +66+68+70+72+74+76 1、学生观察,与同伴交流讨论寻找简便方法。教师巡视并适时做指导。 2、学生汇报,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是如何思考的呢? 3、学生口答计算过程。
4、学生尝试着小结,课件出示:平均数×总个数 课件再出示: 88++90+91+92+93 +66+68+70+72+74+76+78
1、学生观察,与同伴交流讨论寻找简便方法,教师巡视并适时做指导。
2、学生汇报,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是如何思考的呢? 3、学生口答计算过程。
4、学生尝试着小结,课件出示:(首位数+末尾数)×总个数÷2 5、让学生再说说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维的宽度,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出有规律的一组数据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八、总结。
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概括能力都非常强,说说在这节课中你的收获是什么?
九、布置课后作业。
1、计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注明:把课本第83页的第三题改为下面的题目。)
3.68-0.82-0.18 8-7/15-8/15 7.27+0.34-0.27+0.63 12.9+77.34-7.34 56.47-42.1+42.1 3/8-(3/8-1/7) 2、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375+450÷18×25 (4/5+1/4)÷7/3+7/10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a+b+c= a+(b+c)
减法的性质:a-b-c= a-(b+c)
【课后小结】
本课我只设计了三个环节,(1)复习运算定律,(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3)加减法的简便方法的提升。在复习运算定律时,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说出运算定律,为下一步的灵活运用奠定了基础。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我改变以往的做法,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让学生自己编题的方式。这样学生积极性更高了,看我编的题目能不能选上。学生在编题时要进行大量的思考,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复习的过程。学生出的题目很出乎我的意料,一些常见的简便方法都涉及到了,而且应用的非常灵活。
紧接着老师补充一些材料题,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关注了学生一些一易错的题,还关注了其它的一些简便的解法。这样的结合,不但不会让学生感觉课的枯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无止境的道理。
在总复习时不能满足于学生掌握常见的运算定律和性质,要加以延伸,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设计的提升题,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非常强,做到了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在复习的同时还掌握了新的简便方法。
我们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会还你一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