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插画设计与诗--以毕业设计为例

插画设计与诗--以毕业设计为例

来源:叨叨游戏网
插画设计与诗

———以毕业设计为例

靳璐嘉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00

摘 要:诗歌是什么,它是一种以文字抒发情感的载体,在对客观世界的参照中,蕴含着独特的韵律和隐喻

性,成为一种超越文字本身的抒情符号.而为诗歌所作的插画,是基于诗歌的中心思想,像是绘画中的线性素描,朴素而有力,把文字用已认知的语言转化为可视的表达展示给读者的一种手段.诗和画的结合是用语言和视觉共同塑造的一个精神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立体的现实生活被固化,并被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二维的平面之上.

关键词:诗歌;插画;精神性;隐喻;时代性诗与画在创造美和展现美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方面是共通的,它们对美的构建和转化体现在出发点都是以表达内心的情感,以传达心灵的产物为目的.同时,诗和画是一种“隐喻来进行思维”进行沟通的语言,绘画作为对客观世界的描摹和表现,它的隐喻性体现在其形式的变化上,包括线、色彩和造型等等.艺术创造本身就是创作者对于客观世界和生活周遭的切身体验,是精神和情感的物化的结果,在人们所处的、所经历过的时代中,惟有生活中身边生活和世界中的一切可见之物,才能够引发人们共同的体验和情感,从而引起深刻的联想.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下的诗画结合的艺术作品,因为符合大众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从而制造出了巨大的可观的消费市场,且并没有与文学文化脱离轨迹,这种知识与艺术的碰撞和火花,从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了诗歌的发展和传诵,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诗歌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从而令这个时代散发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的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

自古以来,插画诗歌的结合就是艺术历史进程中迸溅的一次灿烂的思想火花,二者在时间的洪流中不断交汇变化,对美好事物进行提炼与再创造,用语言的魅力和图画的具象符号凝结了那一刹那的空间,将自然、人文、思考和对生命的热情融入其中.

诗歌是诗人身处客观世界之中对事物的敏锐感知,对生存处境的深刻解释,和对精神世界的虔诚追随,客观的诠释对自身状态的溯源、质问、怀疑、信仰、

.而插画的拉丁语释追寻,是“秉烛之明燃思想之光”

意为渲染、烘托,还有“照亮”之意.诗歌插画是文学化的艺术,是基于诗歌的文字符号.在此之外,文字的基本作用是在有限文字的基础上引发读思考,唤起读者与作者的共同体验,产生联想和情感;插画则通过具体可视的图像,运用视觉符号来对文字解释说明.

诗与画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插画设计艺术家对自然、生命和精神的追求,原有表现形式的桎梏被新思潮打破,涌现出多种创作手法,语言风格融入到画面的表现之中,对诗的理解和深刻情感的灌输其中,现代主义语境下,诗歌插画不仅在形式语言和表现方式上更为丰富多样,更是精神与情感的高度契合.随着市场经济和后现代主义消费观的深入人心,书籍市场尤其是较为冷清的诗歌出版物市场,尤其需

要这种拯救式的存在.当人们对蜂拥而至的新事物产

生疲劳,慢慢回归传统文化,简约和厚重就是现代诗歌插图所要表达的.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文学艺术的诗歌插画是一种文化向导,它带领着我们向着一个更为深远的精神世界去开拓,去探索,去挖掘,每一次的心灵洗礼比平日里接受到的正规学业教育相比,这更是一种难以形容的精神层面的提高,这是灵魂的前进,每一次的前进就意味着文化的厚度在加深,这是无法比拟的提高.对于正在成长着的我们,这无疑是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的选择.

所以,文学艺术需要进步,离不开诗歌插画的宣传.作为统筹诗和画的载体,将两种不同时间空间的认知语言和经验性视觉语言,合二为一.不仅要得到书籍整体的诗意,还要确认装帧和诗画内涵形式的统一性,让插画和诗的语境从书中走出来,还原到生活

.里,使生活因此而真正地变成“诗意的栖居地”

1 每个时代的创伤是艺术的隐喻

4 毕业设计中的插画设计与诗

笔者的毕业设计想要展示系列诗歌插画作品,并

以十二星座为主题去创造,参考古希腊神话中的星座故事,描绘神秘、隐喻而又美丽的十二个神.

,在这次的系列插画«十二众神»是笔者作为一个

二十多岁的青少年,置身于希腊文化中的精神转变的书写过程.虽然笔者的体验和感受是个体,笔者的情绪和反馈是个体,但是像笔者一样生于九零年代成长于零零年代的人,或者是同样亲历时代改革变迁,有着浓重怀旧情结和神话情结的人,都会有感同身受.笔者用诗歌来表现节奏和强烈情感,在诗歌中重视各个感官与现实世界及精神的呼应,以同样的个人生活体验和情感去表现插画.

想要表达一种人在社会中与自然之间那若有似无的应和之音,波德莱尔的“应和论”和顾城的诗歌插画给了笔者灵感,动植物、身边一切物与人的组合都是笔者创作插画可以选取的主题.在构图上,采用一些趣味性的平面的构图,笔者发现打破透视和章法规则的构图,在与诗的结合中,有着更发人想象的味道;颜色上,用极具隐喻的深色来组合画面,构图上,注重留白.

参考文献

[]张旭.——以几米诗画为例[]当代文学生产机制下的诗画结合—1J.

():安徽文学(下半月)9107.

[]柳雨吟.插画设计在诗歌集«支离»中的实践与应用[浙江理2D].

工大学,2015.

2 诗集中插画与诗歌文本的关系

3 作为文学艺术的诗歌插画的影响

作者简介:靳璐嘉(女,汉族,河北人,硕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1994-),

 54

锋绘

2020年第1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