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科技纵横管理科学
2007年(第36卷)第4期
兰州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陈宇红,夏礼斌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摘要:2006年12月11日,根据入世承诺,我国金融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如何充分利用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有利时机,提高兰州市金融服务业的竞争能力,发挥其资源配置的作用,使其成为兰州市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中枢,在此,本文分析了兰州市金融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兰州服务业问题对策建议随着20多年来我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在国家的宏观下,兰州市的金融服务业也得到全面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四大支柱,其它非银行金融服务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业体系。
730070)
单位:亿元
表1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1兰州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
资料来源:2003-2005《甘肃金融年鉴》数据整理
表2兰州市占甘肃省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1.1金融服务业得到完善
表现在:(1)金融机构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多种所有制共存。(2)金融市场不断发育成长。(3)金融宏观管理格局形成。随
着我国宏观金融管理与架构的调整与变革,在甘肃省形成一个以人民银行为核心、银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为支撑的“一行三会一局”宏观金融监管格局,对兰州市金融服务行业进行宏观管理。
1.2金融行业获得了迅速发展,行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
金融行业门类从传统的银行、保险业拓展到信托、证券、基金
(包括省会等五大行业。截止2004年兰州市银行业机构有633个
一级分行、中心支行及监管局),从业人员12413人(包括省会一
(注:包级分行、中心支行及监管局人员);非银行金融机构380个
括省会一级公司及监管局),从业人员7599人(注:包括省会一级公司及监管局)。形成以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为主,农村信用社、邮政储汇局、其它金融性公司为辅的行业结构;以国家控股、国家资本为主,集体和私营为辅的控股结构和资本结构;以城市为主,涉及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业,各行业效益得到逐步提高。
1.3金融服务业在兰州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凸现
金融服务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和占用了人才、资金等
金融产品或工经济资源,为社会提供品种多样的金融服务方式、
具,为当地创造较多的财政收入。金融业在地区服务业和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在兰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统计资料表明,“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59.59亿元,年均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13元,年均分别增长7.83%和6.24%。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见表1),银行回笼现金增多,银行业实现整体盈利。截止2006年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641.16为1506.76亿元,比年初增长7.22%。
亿元,比年初增长10.22%,按照兰州市314万人口来计算,人均存款首次超过2.04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154.74亿元,比年初增长5.96%。2006年上半年兰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
兰州市在甘肃省的经配收入为496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7元。
济和金融地位突显,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包括储蓄存款)、贷款
(见表2)。及余额比均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2兰州市金融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兰州市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2.1和机制问题
金融服务业中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严重,存在市场准入
资料来源:2003-2005《甘肃金融年鉴》数据整理,发展不充分。在一些垄断行业,已经形成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集团,要打破其独家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状况,割断其与相关单位在人、财等方面的利益纽带,容易受到抵触。2.2资本结构以国家资本为主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中公有制居主导地位:金融服务业中的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数的比重为91.04%,其中国有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法人单位数的比重为49.80%。实收资本的来源中有74.85%来自国家资本,这一情况兰州市也不例外。2.3缺乏金融服务业统一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尚不完善
我国金融服务业缺乏现代化的行业技术标准,无法体现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水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的缺乏,造成了金融服务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差异很大,这一现象在兰州市国有商业银行间明显存在,而国有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之间的差距就更大。
人员素质层次不齐2.4专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困扰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和其它行业相比,金融服务业的学历、职称结构偏低。例如,以2004年统计数据为准,作为地方性的兰州市商业银行在册职工1502人,其中本科生314人,占20.91%,专科生854人,占56.86%;具有高级职称的23人,占1.53%,中级职称的177人,占11.78%,但该人员结构比某些国有商业银行要好。而保险营销员中高中毕业生占到80%以上。
2.5金融服务业竞争力不强
与我国东部城市相比,兰州市金融服务业在企业经营规模、服务内容、经营品种、盈利能力、市场渗透等诸多方面,其竞争力是较弱的。如近年来兰州市保险业虽然有了迅猛发展,但从保险市场深度(保费收入/GDP)、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和保费收入占居民储蓄比重等指标看,兰州市保险业的总体规模和我国东部城市相比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2.6金融业潜在风险较大,业务拓展难,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一是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二是证券公司效益低下;三是信托投资公司虽然在前几年经过清理整顿,但最近一段时期在委托理财中又积累了一些经营风险;四是保险公司存在着长期
72
(第36卷)第4期2007年
管理科学
甘肃科技纵横理赔风险。在业务拓展方面,由于受到地域和信誉的,使地方
商业银行较为明显存在结算、信息等技术条件方面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业务的发展。
3兰州市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根据兰州市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经济
“十一五”期间我国金融服务发展对金融服务业的客观需要,按照
(市)发展金融服务业的业“保护和发展并重”的原则,借鉴其它省
经验,提出兰州市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对策建议。3.1确定地方与金融行业发展的关系
改变目前金融服务业发展中地方和权、责不对称的现象,明确金融服务业在和地方的职能分工。即除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银行、保险公司、性金融机构仍需统筹外,其余经营性事宜由地方分担。地方参与金融活动有利于金融行业效率的提高,发挥地方在发展地方金融业中的作用。
3.2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实施地方金融业发展规划,充分发展地方金融服务业
索取回报为总体而言,发展地方金融业应坚持以支持为主、
辅的原则。在国家导向的前提下,寻求多方面、多元化发展思路。从组织层面上看,应加大对地方金融产业的重视,成立金融服务业发展协调机构,负责代表地方协调与金融机构的关
管理、引导地方金融产系,分析研究本地金融业发展状况,规划、
业发展。具体出台一系列鼓励和优惠措施,如鼓励国有金融服务企业资本来源多元化,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区域性股份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创办适应中小企业、农村发展和国际竞争要求的各种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
3.3做好邮政储蓄改革准备工作,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006年3月10日,中国银监会表示组建邮政储蓄银行。事实上,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的最大优势,正在于它拥有一个巨大的邮政网络设施,依托该设施成立以零售和中间业务为主的专业化
零售银行,为普通大众、特别是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做小额贷款,提供基础金融服务。
3.4正确面对风险并采取积极防范措施
地方和金融企业要切实负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职责。
人事制度层按国家法律建立、健全金融企业的治理机制,从组织、
面上防范风险。构建地方性金融安全网,为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维护金融机构的权益。充实地方金融机构资本金,通过重组
(公司),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以发等途径,建立控股金融服务集团
挥规模经济和金融服务行业优势。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全国性金融机构合作发展。不失时机地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再保险制度,有利于保险机制的完善,促进地方中小银行的发展等。
注:本论文为兰州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招标项目《兰州
;招标号:LZR-06-04,标书编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
号:06-04-01。
参考文献:
【1】吴先满,左建英.论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2】周建松.的金融职能与地方金融产业的发展【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罗继东.打造广东金融产业竞争优势努力实现金融强省战略目标【J】.南方金融,2004.9.
【4】周建松.关于我国地方金融业发展的实践评价与对策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3.
【5】郭向军,刘建军.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国家财金司.
【6】周建松.关于发展浙江地方金融产业的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5.2.【7】甘肃金融年鉴编委会.甘肃金融年鉴(2004)【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8.
【8】甘肃金融年鉴编委会.甘肃金融年鉴(2005)【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9.
!!!!!!!!!!!!!!!!!!!!!!!!!!!!!!!!!!!!!!!!!!!!!!!!(上接46页)控制低浓缩倍数,才能正常运行,很不利于节水和环
保。
(5)钙离子:≤600mg/l。循环水中有一定钙离子有利于缓蚀。高分子聚合物使钙镁离子成为胶体络合物再转化成非离子泥垢。实际运行中,钙离子浓度与碱度、PH值和药剂二者之间存在联动
碱度指标内,钙离子也自动平衡在关系。在规定的加药量、PH值、
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
(6)铁离子。循环水中铁离子存在,是循环水系统出现腐蚀的一个信号,一般在低PH值条件下出现。
(7)氯离子(以CL-计):循环水系统是钢铁材质,循环水中
不锈钢材质CL-≤400mg/l。CL-≤1000mg/l,有铜、
氯离子是造成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8)石油类(COD):<10mg/l。聚合物能使水体中油类聚集,
只要设计好集油池,油类会自动上浮与循环水分离。
(9)浓缩倍数。浓缩倍数是循环冷却水处理上常用的术语。是循环水中的含盐量与补充水中的含盐量的比值。浓缩倍数受补充水质和循环冷却水质标准制约。由于我国大部分水处理采用的是
(含聚磷)配方。因而,浓缩倍数实际上成了循环水运行中一磷系
项重要的硬指标。按照国标≤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SH3099-98)的规定,化工行业的浓缩倍数应当大于3。炼油系统的浓缩倍数应当大于2.5。
7结论
为了有效降低腐蚀、结垢和微生物孳生,保证日常的运行工艺就显得十分重要,必要的时候需要投加一定的阻垢缓蚀剂。
!!!!!!!!!!!!!!!!!!!!!!!!!!!!!!!!!!!!!!!!!!!!!!!!(上接53页)的灰分含量较高,灰分含量高使煤的强度提高,灰分为无机物,其吸附瓦斯的能力较弱,故瓦斯含量低,透气性较大。
(3)在煤体吸附瓦斯后,由于突出煤的变形值大于非突出煤的变形值,而在井下,煤层受到顶底板岩层的覆盖,煤体的变形受到一定,因此煤体的变形值愈大,渗透容积减少得就愈多,故煤体的渗透率就愈低。
避开瓦斯屏障区;瓦斯屏障区可由煤层中的透气性值的大小来确定。
(2)突出煤的变形值大于非突出煤的变形值,而突出煤的透气性小于非出煤的透气性。因而,煤的变形值和煤体透气性可以作为评价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的一项指标。
参考文献:
【1】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2.2.【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炭工业出版社.
【3】深部矿井上山揭穿近水平特厚煤层防治煤与瓦斯(CH4、CO2).油气突出技术的研究.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甘肃窑街煤电公司.
4结束语
(1)在巷道附近煤层中形成集中应力带内的瓦斯屏障区是煤
和瓦斯突出的直接原因,瓦斯屏障区的大小可用于预测煤和瓦斯突出的可能性;为提高瓦斯抽放率,抽放钻孔的终孔位置应尽量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