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临床心理学对群体性暴力事件的防范干预模式

构建临床心理学对群体性暴力事件的防范干预模式

来源:叨叨游戏网
社会心理科学第28卷总第149期2013年第8期总第899页 ・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石金凤,陕西师范大学,研 究生,应用心理学专业。 构建临床心理学对群体性暴力事件的防范干预模式 石金凤 摘要:本文基于Agent的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建模,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核心分子和易转化分子, 并根据其心理和行为特点建立层次性信息采集制度和管理制度,构建预防模式和干预模式。目 的在于从临床心理学视角出发,减少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群体性暴力事件信息采集制度分层管理制度 引言 1.群体性暴力事件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将群 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产生 体性暴力事件称为“聚众”和“治安紧急事 了很多问题,如各类群体性暴力事件接连发生,如 件”。通过对相关事件以及之前概念的总结,本文 事件、万州事件、西安砸车事件等。这些事件 将群体性暴力事件定义为由社会矛盾引发,多数 凸显出日益增多的社会心理困境,其特点是参与 人临时聚合,通过规模性聚集、群体活动、肢体冲 人数众多,涉及范围广,暴力对抗程度显著,社会 突等暴力方式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造成重大 影响极为恶劣川。临床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 影响的各种事件。群体性暴力事件是群体行为的 把人类社会共有的心理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 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多个个体的暴力行为在 域,在此基础上展示着公共服务性。突出的社会心 集体层次的涌现。 理问题,尤其是群体性暴力事件的频发,对临床心 对群体性暴力事件开展研究,弄清个体层次 理学家提出了挑战。 的行为选择是关键。根据当前社会学基于Agent的 3 ・理论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第28卷总第149期2013年第8期总第900页 建模与仿真技术对群体性暴力事件的研究,将不 满,或者个体产生习惯性丧失形成受害者心态并 满度作为指标,关注群体性暴力事件中的核心分 以此来分析社会问题,出现怀疑、难、偏激、苛刻 子(hard—core)、易转化者(hangers—on)和旁观者 和对抗的反应,往往容易产生暴力攻击行为f3]。这 (bystanders)。不满度代表个体对社会或相关部门 种情况经常出现在社会底层,在社会矛盾激化的 核心分子的社 行为的不满。核心分子往往由于自身利益受损等 情况下出现群体性暴力事件。此外,原因,不满度最高,他们往往情绪激动易、主动参 会支持系统往往比价薄弱,家庭和朋友提供感情 与事件、并表现出暴力行为,但他们所占人群比例 慰藉较少,随着个体的经济,家庭成员彼此之 最少;易转化者不满度也较高,由于其自身不够理 间的依赖减少,交流和支持就会更加少。如西安砸 性,周围环境的刺激使其风险意识降低,较容易受 车事件中的蔡洋,与父亲关系很不好,经常发生激 到核心分子的影响;旁观者有足够的理性则不易 烈冲突,朋友较少[41。此外,央视报道深圳大多数参 受到影响,且他们在一旁观察事态发展并不参与 与打砸者是1988年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基本 其中。本文关注核心分子的破坏行为动机,并采取 上都是高中毕业在深圳打工的外来青年,他们属 措施使其降至最低;关注易转化者的动机,并采取 于群体中的易转化者。群体中一旦出现有什么暴 行动阻止其行为的恶向转化。 力行为的倾向,他们就会容易滑向暴力本身,变成 施暴者,这是由于他们本身没有很强的理I生认识, 2.临床心理学视角下的群体性暴力事件 对事件本身以及自己的暴力行为没有清醒的认 识,随波逐流。他们以一种“凑热闹”的心态将自己 临床心理学研究一切人类变态行为,探讨这 内心长期积压的不满情绪通过暴力行为发泄出  些行为的诊断、评估、分类、治疗、预防和科学研 来。究,这是狭义的定义。广义的临床心理学注重研究 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以及心身疾病的发 助康复 。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暴力事件,如 事件、万州事件、西安砸车事件等涉及到的核心人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性暴力事件主要研究参与 员多是具有心理问题的人,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 人员、群体规模、组织结构及其性质原因等I 5】,但临 4.临床心理学角度下的群体性暴力事件 生原因、性质诊断,并采取综合有效地矫治措施帮 预防模式 原理,帮助他们纠正个人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更加 床心理学更加关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以降 有效地适应环境,最终减少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 低其发生概率达到预防的效果。减少群体性暴力 生,是临床心理学家努力的一个方向和目标。 事件的产生,就是尽力减少核心分子,提高其中的 从临床心理学来看,群体性暴力事件是内因 易转化分子的判断力,减少其极端行为产生。所 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问题产生的基础, 以,我们的预防模式以一种广撒网的形式收集信 外因,即社会因素,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条件,心理 息,将有问题的个体筛选出来并给予心理援助,即 问题产生由两者共同起作用。临床心理学将群体 减少了群体性暴力事件中的核心分子的存在;重 性暴力事件中的“群体”还原成一个个具体的人, 点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通过一些有力措施促 研究具体的人的行为动机。群体性暴力事件中的 进其状况的好转,减少潜在的易转化分子。 最为关键的核心分子往往有一些心理或者行为方 面的问题,如很强的失落感、相对被剥夺感及不公 4.1预防模式 平感,爱发牢骚、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信念动摇, 一4.1.1发挥临床心理学的公共服务性,建立信 以家庭为单位,城市以社区医院为依托,建立 方面由于社会的差距加剧或者权力导 息采集制度 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体心理失 衡,将自己的问题归因到社会,产生对社会的不 小区居民心理健康档案;农村地区,以乡镇医院为 4 社会心理科学第28卷总第149期2013年第8期总第901页 ・理论研究・ 依托,与乡村医生相配合,建立村民心理健康档 工、大学生等,定期举办主题讲座,促进不同个体 案。内容包括情绪情感体验、认知反应、思维方式、 对本身的身心状况的了解,增强其面对现实的能 行为改变和躯体症状等。收集信息时注意两个方 力,提高个体对自己行为和社会事件的判断力,促 面:一是弱势群体和特殊个体,包括贫困家庭、失 进心理健康,通过这种方式减少群体性暴力事件 独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等,二除了一般 的发生,减少易转化分子的数量,发挥临床心理学 的信息之外,需要详细记录个体的归因方式、人生 的教育和解决问题的作用。 观、面对困境时采取的应对方式和措施,这是收集 二级,针对有问题的家庭和个体,即信息分级 信息时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4.1.2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档案分层管理制度 将信息收集之后,首先以家庭为单位区分整 理信息,采用一些较为客观科学的心理量表进行 分类分层管理,如生活满意度量表(LSI)、症状自 评量表(SCL一90)、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再适 应量表(SRRS)、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以 及亲属应激量表(RSS)等。根据量表施测数据和家 庭的实际情况等指标将家庭和谐程度划分为三个 级别:一级,为和谐家庭,这类家庭的成员生活满 意度较高,社会适应较好;二级,为有问题的家庭, 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较差,社会适应有问题,但 还可以忍受,如有生病老人或上学孩子或单亲家 庭等;三级,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很差,社会适 应不好,个体的心理问题无法自己解决,需求助外 来帮助。这三个级别的划分需要考虑当事人的主 观感受。此外,还可以通过临床心理学独有的面谈 技术做出心理状态的定性判断,使分级更具有真 实性和可靠性。 分级的重点是分析和寻找家庭中心理状况比 较差的个体,对其进行心理援助,并加强其家庭支 持系统,帮助个体度过困难时期,为下一步的干预 做准备。当个体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时,努力安抚其 情绪并通过一些心理方面的帮助及时将其导向良 性状态;当出现中度以上不良反应时,立即采取控 制措施,防止“暴力”、“自虐”、“伤害他人”、“伤害 社会”等极端危机事件的发生。 4.1.3根据心理档案建立不同级别的预防系统 一级,针对大部分的家庭和个体而言,即信息 分级中的一级家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 广播、报纸、杂志等对大众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 并进行简单有效地心理知识普及,促进大众的心 理健康;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如二代农民 中的二级和三级家庭中的个体,通过座谈、团体及 个体心理辅导等方式,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对筛选 出的有问题的个体和弱势群体给予心理辅导,包括 减少个体的心理冲突,增强其面对现实应对挫折的 能力,并强化其社会支持系统,辅导家人、亲戚朋友 给予帮助,使其平衡心理,缓解压力,这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了暴力群体事件中的核心分子存在。 4.2干预模式 在面对突发性的群体性暴力事件时,首先迅 速成立了心理干预小组,确定干预对象,将事件中 的核心分子分离出来,针对其具有破坏性的心理 和行为特征,制定心理干预预案;其次,积极采取 有效的心理帮助措施,帮助当事人走出心灵困境, 提高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减少其破坏性行为的产 生;最后,注重心理干预总结提高[61,进一步理顺心 理干预的脉络并对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进 行后续的回访跟踪。 此外,对群体性暴力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心理学家们可通过媒体,如电视台、晨报、晚报、广 播电台等,向暴力性事件受灾的不同层面群众普 及心理卫生知识和对事件做出临床角度的解释, 对社会大众的恐慌心理做出及时反应,安抚和稳 定大众情绪稳,控制不良情绪和冲动行为的蔓延, 并提出有效地个人和团体应对措施。 当然,要从根本上预防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 生,还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促进社会 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关心人的 协调发展。临床心理学的群体性暴力事件预防干 预模式只有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环境、社会保障和 社会安全等制度共同起作用,才能减少暴力事件 的发生,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下转第31页) 5 社会心理科学第28卷总第149期2013年第8期总第927页 ・理论研究・ 381-391. Sleepiness Indicators to Partial Sleep Deprivation, 【1 8]Schier M A.(2000).Changes in Eeg Alpha Time of Day and Time On Task in a Driving Simu- Power During Simulated Driving:A Demonstration. lator—the Drowsi Project.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togy.37(2), 19(2),298—309. 155-162. [25]May J F,Baldwin C L,Parasuraman R. 【19]Kleitman N.(1963).Sleep and Wakefulness. (2006).Prevention of Rear—End Crashes in Drive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ith Task——Induced Fatigue through the Use of Au—— 【20]Kozak K,Curry R,Greenberg J,Artz B, ditory Collision Avoidance Warnings.SAGE Pubh— Blommer M,Cathey L.(2005).Leading Indicators of cations Drowsiness in Simulated Driving.SAGE Publications. f21]Lenn 6 M G,Triggs T J,Redman J R. Overview of driving fatigue (1997).Time of Day Variaitons in Driving Perfor— mance.Accident Analysis&Prevention.29(4), Yangchengcheng 431-437. [22】Winiamson A,Lombardi D A,Folkard S, Abstract:Driving fatigue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Stutts J,Courtney T K,Connor J L.(201 1).The Link that cause traffic accidents.Therefore,studying driving Between Fatigue and Safety.Accident Analysis& fatigue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rate of Prevention.43(2),498-515. traffic accident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23】Reyner L A,Home J A.(1 998b).Evalua一 concept,measurement,the influenced factors and im— 6on”in—Car”Countermeasures to Sleepiness:Cold provements of driving fatiuge,basing on the relevent Air and Radio.Sleep.21(1),46. researches both rfom home and abroad. 【24]?kerstedt T,Ingre M,Kecklund G,Anund Key word:driving fatigue;task——related fatiuge; A,Sandberg D,Wahde M et a1.(2010b).Reaction of sleep——related fatiuge;warning system (上接第5页) Clinical Psychology To The Incident of Group Violence Preven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VIodel 参考文献: 【1]肖唐镖.件研究【M】.上海:学林出 Shi jinfeng 版社.2011. [2J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 Abstract:Based on the mole of Agent about the inci- 会科学出版社,2012. dent of group violence,the study from clinical Psychol- .【3]潘振云.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心理问题多 ogy perspective analyses the hard-core and the hang- 维性探析U].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3 ers-on.According to their psychological and behav- 【4j陈铭,习宜豪.砸车者蔡洋的生存碎片【N】.南 ioral characteristics,we try to build a information ac— 方周末,2012.10.13 quisition system and a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ys- 【5】张建立.件古今中外谈[M】.北京: tern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such occurrences.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Key words:the incident of group violence;Informa— 【6]孟新珍,丁魁.某部应对突发性群体暴力事 tion acquisition system;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ys- 件心理干预卟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8 ter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