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104783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2.21
(21)申请号 201920470572.4(22)申请日 2019.04.09
(73)专利权人 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董
村路87号(72)发明人 姜太荣 张翼虎 戴阳 张元良
于彬 葛亚平 谢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曹翠珍(51)Int.Cl.
E02D 27/42(2006.01)E02D 27/35(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包括中心立柱、契块组件,约束块组件以及套接立柱,中心立柱为椎体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契块组件为与中心立柱侧面配合的环形结构,中心立柱置于契块组件内,契块组件的下部外侧面为向内设置的斜面,约束块组件为与契块组件下部外侧面配合的环形结构,套接立柱固定于中心立柱的上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整个基础全部由中心立柱、契块组件,约束块组件以及套接立柱拼装而成,块体和块体之间互相锚固,使得这些构件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
CN 210104783 UCN 21010478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立柱(1)、契块组件,约束块组件以及套接立柱(4),所述中心立柱(1)为椎体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契块组件为与中心立柱(1)侧面配合的环形结构,中心立柱(1)置于契块组件内,契块组件的下部外侧面为向内设置的斜面,所述约束块组件为与契块组件下部外侧面配合的环形结构,所述套接立柱(4)固定于中心立柱(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块组件等分为四块相同大小的契块(2),每个契块(2)的横截面为扇形,契块上端面积大于下端面积,契块的内弧面为与中心立柱(1)侧面配合纵向倾斜面,契块的下部外弧面为向内设置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块组件分为五块相同大小的约束块(31)以及一块台座(32),五块约束块(31)和一块台座(32)共同围成约束块组件,所述约束块(31)或台座(32)的内弧面均为与契块组件的下部外侧面配合纵向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立柱(1)与契块组件之间以及契块组件与约束块组件之间分别填充环氧树脂胶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立柱(1)高于契块组件,所述契块组件高于约束块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契块(2)之间相互锚固,相邻两个约束块(31)之间相互锚固。
2
CN 210104783 U
说 明 书
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为实现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建设方式的转变,国网公司正在推进“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模块化建设、机械化施工”的建设理念。其中“模块化建设”应做到创新工程建设模式,采用装配式建(构)筑物,模块化组合设备,现场快速组装,减少“湿作业”,实现环保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现有基础施工方法大多数采用混凝土湿作业成型方法,或需要在工地现场制作,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大,尤其是高寒高海拔地区,不能实现标准化作业。[0003]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不少预制混凝土基础的构造形式,但仅适用于小型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对于大型基础并不适用,主要因为预制块体的重量大、体积大、形状不规则,造成制作难、搬运难、安装难。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6]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包括中心立柱、契块组件,约束块组件以及套接立柱,所述中心立柱为椎体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契块组件为与中心立柱侧面配合的环形结构,中心立柱置于契块组件内,契块组件的下部外侧面为向内设置的斜面,所述约束块组件为与契块组件下部外侧面配合的环形结构,所述套接立柱固定于中心立柱的上端。
[000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契块组件等分为四块相同大小的契块,每个契块的横截面为扇形,契块上端面积大于下端面积,契块的内弧面为与中心立柱侧面配合纵向倾斜面,契块的下部外弧面为向内设置的斜面。[000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约束块组件分为五块相同大小的约束块以及一块台座,五块约束块和一块台座共同围成约束块组件,所述约束块或台座的内弧面均为与契块组件的下部外侧面配合纵向倾斜面。[000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中心立柱与契块组件之间以及契块组件与约束块组件之间分别填充环氧树脂胶粘接。[00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中心立柱高于契块组件,所述契块组件高于约束块组件。
[00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相邻两个契块之间相互锚固,相邻两个约束块之间相互锚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大型基础的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技术难题,可在大型吊装设备、大型运输车辆等
3
CN 210104783 U
说 明 书
2/3页
均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使得装配式基础的构件轻量化。通过预应力压接技术解决装配式基础受力过程中的环向张力带来的混凝土开裂问题。通过粘结界面的环氧树脂胶,实现装配式基础的整体受力。在大型杆塔基础中应用前景广阔;具体还具备以下优点:[0013](1)将大型基础进行分解,分解成适合标准化预制和运输的构件。[0014](2)设计成契块的模式,在基础顶部承受压力的时候会越契越紧,提高装配式基础的安全性;[0015](3)通过预应力压接技术,将约束块约束成一个整体,通过预应力提前施加环向约束应力,可抵消契块契紧过程中产生的拉应力,防止混凝土开裂。[0016](4)中心柱与契块之间,契块与约束块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粘接,随着环氧树脂胶的固化,各组件之间形成一个共同受力的整体。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19]图3是中心立柱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4是契块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5是约束块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6是台座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7是套接立柱的结构示意图;[0024]其中,1-中心立柱,2-契块,31-约束块,32-台座,4-套接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0026]本实用新型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应力压接模块化装配式基础,包括中心立柱1、契块组件,约束块组件以及套接立柱4,所述中心立柱1为椎体结构,其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所述契块组件为与中心立柱1侧面配合的环形结构,中心立柱1置于契块组件内,契块组件的下部外侧面为向内设置的斜面,所述约束块组件为与契块组件下部外侧面配合的环形结构,所述套接立柱4固定于中心立柱1的上端。
[0027]所述契块组件等分为四块相同大小的契块2,每个契块2的横截面为扇形,契块上端面积大于下端面积,契块的内弧面为与中心立柱1侧面配合纵向倾斜面,契块的下部外弧面为向内设置的斜面。
[0028]所述约束块组件分为五块相同大小的约束块31以及一块台座32,五块约束块31和一块台座32共同围成约束块组件,所述约束块31或台座32的内弧面均为与契块组件的下部外侧面配合纵向倾斜面;
[0029]为了实现约束块组件更好的约束效果,需要在5块约束块31和一块台座32中间穿预应力钢绞线并形成环箍,通过在台座32的凸出的位置进行钢绞线的张拉和锚固,将5块约束块31和台座32形成一个环状整体部件。
[0030]中心立柱与契块组件之间以及契块组件与约束块组件之间分别填充环氧树脂胶粘接,进一步的,相邻两块契块2之间、相邻两块约束块31之间以及约束块31与台座32之间
4
CN 210104783 U
说 明 书
3/3页
也分别使用环氧树脂胶粘接。
[0031]所述中心立柱1高于契块组件,所述契块组件高于约束块组件。[0032]所述相邻两个契块2之间相互锚固,相邻两个约束块31之间相互锚固,具体的说,是通过预应力钢绞线环箍约束。
[0033]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1010478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图3
6
CN 210104783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4
图5
图6
图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