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化工原理 归 口 系 部 化工系 教 师 姓 名 胡 授 课 时 间 授 课 班 级
涛
第 一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第七章 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7.1~7.2.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传质分离方法 要求:掌握质量传递的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子扩散现象与费克定律 难点:气体中的稳态分子扩散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平衡分离过程:25分钟
速率分离过程:20分钟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10分钟
等分子反向扩散:10分钟
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25分钟 课外作业 P22:3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 页
第 二 周 星期 二 1~2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对流传质(7.2.2~8.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相际间对流传质过程 要求:掌握典型传质设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体吸收过程与流程 难点:双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相际间对流传质模型:25分钟
双膜模型:20分钟
板式塔、填料塔:10分钟
气体吸收过程:10分钟
吸收操作流程:25分钟 课外作业 P22:8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2 页
第 二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8.2~8.3.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要求:掌握亨利定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系数的换算关系 难点:膜吸收速率方程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溶解度曲线:25分钟
亨利定律表达式:20分钟
H与E的关系 :10分钟
气膜吸收速率方程:15分钟
液膜吸收速率方程:20分钟 课外作业 P83:2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3 页
第 三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总吸收速率方程(8.3.2~8.4.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 要求:掌握全塔物料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p-p*)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 难点:操作线方程与操作线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以(c-c*)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25分钟
以(Y-Y*)表示总推动力的吸收速率方程:20分钟
吸收速率方程小结:10分钟
全塔物料衡算:10分钟
操作线方程与操作线:25分钟 课外作业 P83:3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4 页
第 四 周 星期 二 1~2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8.4.2~8.4.4)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最小液气比 要求:掌握传质单元数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 难点:等板高度法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最小液气比的概念:25分钟
最小液气比的求法:20分钟
适宜的液气比:10分钟
传质单元数法:10分钟
等板高度法:25分钟 课外作业 P83:6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5 页
第 四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吸收系数(8.5~8.6)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吸收系数的测定 要求:掌握吸收系数的准数关联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组成气体吸收 难点:解吸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吸收系数的测定:25分钟
吸收系数的准数关联式:20分钟
高组成气体吸收的计算:10分钟
化学吸收:10分钟
气体吸收的计算:25分钟 课外作业 P83:9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6 页
第 五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填料塔(8.7)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填料的类型 要求:掌握填料的性能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难点:填料塔的操作性能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填料的类型:25分钟
填料的性能评价:20分钟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15分钟
填料塔的操作性能:15分钟
填料塔的内件:15分钟 课外作业 P83:10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7 页
第 六 周 星期 二 1~2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吸收单元复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复习学过的基本概念、公式 要求:掌握掌握公式在习题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吸收传质机理 难点:吸收塔的计算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章节全面复习:60分钟
习题讲解:30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8 页
第 六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蒸馏(9.1~9.2.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蒸馏过程的分类 要求:掌握蒸馏分离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液平衡的函数关系 难点:气液平衡相图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蒸馏过程的分类:25分钟
蒸馏分离的特点:20分钟
相律:10分钟
气液平衡的函数关系:10分钟
气液平衡相图:25分钟 课外作业 P158:2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9 页
第 七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单级蒸馏过程(9.2.2~9.5.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两组分非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 要求:掌握平衡蒸馏过程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简单蒸馏的计算 难点:精馏原理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两组分非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25分钟
平衡蒸馏过程计算:20分钟
简单蒸馏的计算:10分钟
精馏原理:10分钟
精馏操作流程:25分钟 课外作业 P158:3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0 页
第 八 周 星期 二 1~2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9.5.2~9.5.3)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全塔物料衡算 要求:掌握操作线方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进料热状况对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影响 难点:理论板层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全塔物料衡算:25分钟
操作线方程:20分钟
进料热状况对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影响:20分钟
逐板计算法:10分钟 图解法:15分钟 课外作业 P158:5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1 页
第 八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9.5.4~9.5.7)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全回流和最小理论板层数 要求:掌握最小回流比和无穷多层理论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 难点: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全回流和最小理论板层数:25分钟
最小回流比和无穷多层理论板:20分钟
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10分钟
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10分钟
精馏过程的节能:25分钟 课外作业 P158:7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2 页
第 十一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间歇精馏(9.5.8~9.8.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影响精馏操作的主要因数 要求:掌握精馏过程的操作型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间歇精馏 难点:特殊精馏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精馏操作的主要因数:25分钟
间歇精馏:20分钟
恒沸精馏:10分钟
萃取精馏:10分钟
流程方案的选择:25分钟 课外作业 P158:9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3 页
第 十二 周 星期 二 1~2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多组分精馏(9.8.2~9.9)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理想系统的气液平衡 要求:掌握非理想系统的气液平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相平衡关系的应用 难点:物料衡算及关键组分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理想系统的气液平衡:25分钟
非理想系统的气液平衡:20分钟
相平衡关系的应用:10分钟
物料衡算及关键组分:10分钟 板式塔:25分钟 课外作业 P158:14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4 页
第 十二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蒸馏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复习本章内容 要求:掌握相关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相关理论的理解 难点:相关计算的应用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复习本章节的内容:60分钟
习题讲解:30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5 页
第 十三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固体物料的干燥(11.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湿空气的性质
要求:掌握湿空气的H-I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湿度H
难点:绝热饱和冷却温度tas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湿度H:25分钟
比热容和焓:20分钟
湿球温度:10分钟
露点:10分钟
H-I图的应用:25分钟 课外作业 P276:1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6 页
第 十四 周 星期 二 1~2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湿物料的含水量 要求:掌握物料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量衡算 难点: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湿物料的含水量、比热容和焓:25分钟
物料衡算:20分钟
热量衡算:10分钟
绝热干燥过程:10分钟
干燥系统的热效率:25分钟 课外作业 P276:7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7 页
第 十四 周 星期 四 3~4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11.3~11.4)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平衡水分及自由水分 要求:掌握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 难点:真空冷冻干燥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平衡水分及自由水分:25分钟
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20分钟
干燥实验和干燥曲线:10分钟
干燥时间的计算:10分钟
真空冷冻干燥:25分钟 课外作业 P276:8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8 页
第 十五 周 星期 二 1~2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干燥器(11.5~11.6)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了解干燥器的主要型式 要求:掌握干燥器的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干燥器的简化设计 难点:增湿与减湿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干燥器的主要型式:25分钟
干燥操作条件的确定:20分钟
气流干燥器的简化设计:10分钟
增湿与减湿过程的传热、传质关系:10分钟
空气调湿器与水冷却塔:25分钟 课外作业 P276:13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19 页
第 十六 周 星期 二 1~2 节
教材章节及名称 总复习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复习学过的基本概念、公式 要求:掌握公式在习题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相关理论的理解 难点:相关计算的应用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方法、电教设备、教具、CAI课件使用以及教学程序等)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 设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投影屏、音响
教学程序::全面复习:60分钟
习题讲解:30分钟 课外作业 参考书目 赵汝溥:《化工原理》;从德滋:《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何潮洪:《化工原理》; 匡国柱:《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何潮洪:《化工原理习题精解》等
第 2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