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来源:叨叨游戏网


课堂笔记

环 境 艺 术 设 计 概 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单元一 导引

一.环境设计

社会环境:(人、文化)

自然环境:(山石、水体、植物、气候等) 人工环境:(建筑物、构筑物) 二、环境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 (舒适、方便、安全) 2、可持续发展 (节能、景观持续变化) 3、文脉相承 (古建、风土民情、自然遗产) 4、经济实用 5、生态优先原则

6、设计创新 (个性突出、高品位)

单元二

影响设计的元素

与设计表达方式

(平面、立面、剖面、效果)

一、自然因素

1、 2、

气候 地形

1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3、 4、

植被

地址与水文(调节小气候、提供水源、排除雨水)

二、功能因素

公园、广场、道路、庭院、小区景观 三、人文因素

心理感受、地域文化 四、生态因素

五、景观环境与行为心理

感知方式、个人空间感觉尺度 亲密距离 0-0.45m 个人距离 0.45-1.2m 社交距离 1.2-3.6m 公共距离 3.6m以上

私密性 、领域性 (可以通过植物、廊架、矮墙、列柱的高差变化以及改变

地面铺装 来完成)

具体做法:可以选择植物来遮挡,植物应选择一人高为准,无毒无刺,也可以用地形造块来分割空间或以小花园的方式四周栽植绿篱

六、尺度与比例 设计表达方式 1、 平面图

先画基地现状,包括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原有道路、其他自然物以及

2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地形等高线等内界

依“三定”原则把设计内容画入,即:定点、定高、定向

绘划分线,如道路、建筑物外轮廓、硬质铺装、室外场地、水体绿化 加深、加粗景观各内界轮廓线,再按图线深浅完成其他细节内容 2、 立面图

依平面画地平线(各地形等高线变化) 确定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并画轮廓线 画小品、树木轮廓线

加深地坪剖断线(地坪剖断线最粗,建筑物、构筑物外轮廓线次之,其余最细) 3、 剖面图

绘地形剖面图,剖切到的建筑物剖面

移去投视方向另一边的内容,画投视方向上投到、切到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投影轮廓线

绘制树林与景物投影轮廓线

加深地剖断线(地形剖面线或被剖切的建筑物剖面线最粗 0.7mm ,其他轮廓线次之 0.5mm ,树木及其他小品等内容最细0.18mm ,在景观剖面图中涉及到水体时,应绘出其水位线。)

3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单元三 环境设计基本元素

地形

一、地形设计

1、 平地(建筑优选,过于单调) 2、 凸地(建造阶梯,平台,挑台) 3、 脊地(活动场所) 4、 凹地(下沉广场) 二、与地形设计有关的概念

1、 坡度 (比例法、百分比) If i=0~1% (易积水,需改造)

i=1%~5% (排水较理想,可作为运动场、停车场 ) (停车场应注意位置、位数、大小为2.6×3.4) I=5%~10% (排水良好,步行道但步行道坡度不得﹥10% 应设计挡土台,景观平台,台阶)

I﹥10% (过于倾斜,只适合局部小范围,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2、 坡向 (决定太阳辐射量)

东、西坡 半日向阳坡 西北、东北 背阳坡 东南、西南 全日坡 活动场地应选择东南坡 3、 等高线

定义:

4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4、 标高 三、竖向设计

1、 定义:对项目平面进行高程确定的设计,形成的竖向空间。比如:

道路的上下起伏,小区内地面的高低落差 2、 方法

标高法(程高标注法)以米为单位 常用

等高线法 适用于大地形 高程箭头法 认图

局部剖面法 局部竖向变化

水体与山石

一、水体

1、 静态水景(高于地面或低于地面)

2、 动态水景(以流水为主) (自然 高度差) (人工 动力系统)

跌水(叠石理水)

喷泉(要求水源充足且引水方便,面开阔,动力系统) 涌泉 水体雕塑

3、 现代城市水景应用

5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装饰水景

休闲水景(参与性 浅水系) 庭院水景(私密性,不开放性) 天然水景(滨海,湖池,河道) 水园旱作(枯山水)

一勺之水

二、山石

1、 置石小品

孤置:(入口作为对景或者障景),视线集中的场地中心;水边、路口或圆路转弯的地方;与水池等组合 对置: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

散置:“攒三聚五”,水边、草坪上、广场上、景墙前、建筑的角落处

群置:池边、路边、草原(石阵)、交叉路口

2、 假山

春:锦川石/石笋 搭配竹

夏:太湖石 搭配槐、荷花或热带风光的植物 秋:黄石 搭配红枫 冬:宣石 搭配腊梅、梅花

6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环境设计基本元素 ——植物设计

枝条:龙爪槐、黄枝槐、紫薇 秋色叶:黄栌、红枫、银杏 热带风光:苏铁、棕榈、椰子

香化树种:桂花、栀子花、玉兰、米兰 观果:香椽(乔木)、代代(盆栽)、火棘

绿篱:彩叶篱(南天竹)、黄杨、金边黄杨、小叶女贞、红花继木、红叶珊瑚 刺篱:紫叶小蘗、构骨

春花系列:迎春、连翘、山茶、杜鹃、紫荆、紫藤 夏花系列:月季、紫薇、合欢、凌霄、栀子花 秋花系列:桂花、菊花、红枫

冬花系列:梅花、腊梅、一品红、圣诞红 1、乔木

落叶:常绿=3:2 (1)、规则

一棵孤植(路口庭荫树) 两棵对植(道路、建筑两侧) 多棵可作行道树(水杉、香樟) 树阵

林植(隔离林带)

7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群植 (2)、不规则

丛植:三棵同种,外形相似的两种不可在一条直线或成等边三角形 2、灌木

丛植(绿篱、藤本植物) 3、藤本

山体、花架、假山、高架桥、墙体 (凌霄、紫藤、木香、蔓性蔷薇) 4、草坪草与地被 5、花卉

(种植池、花钵、花坛)

(大门、建筑前广场上)

8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环境设计元素

——设施设计

一、地面铺装

(大统一、小变化、样式不得大于三种、步石不能作为主干道、雕塑(抽象)、构筑物、环境小品) 二、照明设施

路灯 —-高度、间距(7米)、有车辆通过时大于等于3.5米 庭院灯—-高度介于2米到3.5米之间 草坪灯—-低矮

地灯 —-设置在地面、台阶升面或踏面 射灯

石灯 —-搭配洗手台或洗手钵用在茶楼入口 三、卫生设施

公厕 —-周围可用高大的乔木来遮挡 垃圾桶 —-尺寸、造型、色彩、容量、材料 垃圾收集房

洗手台/钵 —-地下防滑、防潮、高度 饮水台 四、信息设施

(门牌、广告牌、宣传栏、导向牌、警示牌、报栏) 五、公共服务

电话亭、自动贩卖机、公交/地铁停车站台

9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六、管理设施

围栏、护栏(虚隔、实隔) 休息、休闲设施

饰景设施:亭、廊、水榭、花架、花钵、景墙、景桥 停车场:树阵、落叶乔木、停车位(2.6×3.4)

单元四 设计程序与设计方法

一、拟定设计任务书 二、前期调研与分析阶段 三、方案阶段

大概轮廓—做平面图

包括{位置图、用地范围图、现状分析图、总平面图、综合设施管理图、重点景区局部平面图、重点地段剖面图、效果图、设计说明、扩充设计}放线图

扩充设计:放线图、竖向设计图、种植设计图、铺装设计、景观小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水景设计、各种详图

各种详图:局部放大平面图、局部做法平面图 四、施工管理与养护阶段 五、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1、图线等级

10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2、不正常的比例 3、图例

4、设施齐全水系的可行性 5、坐具的形式 6、水系的可行性

7、道路的等级(主干道上不能用汀步或步石;铺装不得大于三种) 8、避免景观堆砌

9、景观设计就是图形设计

单元五 各类空间景观设计

一、公园

二、休闲文化广场校园景观 三、广场 1、类型 市政广场 休闲文化广场 商业广场 交通广场 纪念性广场

11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2、广场设计 (1)、明确的边界 (2)、铺装的占地面积 (3)、文化传承的功能 (4)、人性化的设计

(5)、人的参与性 (设施齐全)

(6)整体性 (广场多以规则是为主) (7)、空间的竖向设计 (地形起伏,种植层次) 四、居住区规划设计 1、居住区绿地种类

(1)、公共绿地(小区公园、宅团绿地、小游园、花园) (2)、宅旁绿地、宅间绿地、庭院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 (3)、公共建筑及公共设施专用绿地

(居住与生活用地占50%;绿化占30%) 2、居住的绿地标准 1000米 一级 500米 二级 300米 三级 100米 四级 50米 五级 3、居住区绿化设计 (1)、居住区外围绿化

12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抗性树种

厂矿区 防护林带 过渡区 (2)、居住区公园

无刺无毒、落叶大乔木为主、少景、观赏花木、草坪、花台、树下设铺装、凳椅、四周用常绿绿篱相围

(3)、宅旁绿地 (绿地面积应占30%) 住宅阴面:落叶乔木

住宅北面:背阴,地下管道多,耐阴性的灌木及花草类 住宅东西:落叶大乔木穿插常绿的灌木及花草

房基附近:以灌木和草花为主(乔木应种植在5~7m范围外) 宅间30m:小游园、休息区、游戏区

宅间仅后幢使用:朝前一点设计,但必须保障消防通道 前后幢通用:布置 宽度较宽:保障东西贯通 (4)、屋顶花园

 正确计算花园在屋顶上的承重量 <300kg/㎡  合理建造花池和排水系统 土壤 30~40cm即可 草坪 20cm即可

个别 60~100cm 可种灌木及小乔木

 有机肥作基肥 N:P:K=2:1:1

13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 排水通畅

 植物姿态优美,矮小浅根,抗风力强的花灌木  护栏、边缘绿化、休息设施不能靠边缘

植物种植设计

一、常用造景形式

1、乔木(落叶、常绿)

孤植、对植(两桂当庭)、列植(行道树)、树阵、林植、群植 2、灌木

孤植、对植、丛植、片植 3、藤本

垂直绿化、立体绿化 4、花草与地被

基础绿化、花台、花池、花柱、花箱 二、方案认知与讨论(植物设计) 1、生态习性 2、景观配置 3、色彩设计 4、季相设计

14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5、多样性

安全视距与视距三角形

1、定义:行车司机发现对方来车立即刹车恰好能停车的视距 2、视距三角形

A车

S B车

S=√2

不能有建筑物、构筑物、广告牌及树林等阻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植物高度不能超过0.65m~0.7m应用矮小灌木及丛生花草

中心岛不能布置成供人休息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地面装饰物,应以嵌花的草坪为主,图案简单

最好不要用小乔木或灌木以免影响视线

15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道路规则

一、形式

1) 一板两带式

车行道 绿化带 2) 二板三带式 3) 三板四带式 4) 四板五带式

静态空间的视觉规律

1、最宜视距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 25~30cm 明确看到景物细部:30~50cm 识别景物类型:250~270cm 辨轮廓:500cm

明确发现景物1200~3000cm 2、最佳视域 垂直视角为:18°

16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A B C

A为45° B为27° C为18°

雕塑在A、B、C三点创造游人开阔平坦的休息空间 3、三远视景

①仰视高度

45°高达感 60°宏伟感 80°崇高感 90°威严感 ②俯视

俯角<45°(深远) 30°(深渊)10°(凌空) ③中视平远

以视平线为中心,30°左右夹角

17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花坛设计

眼H N o A’ A B r C HO点=1.65m OA=1.4m

AB=3.1m OC为r

OA’=30° 模糊视角

A’HA=10° AHB=30°清晰 BHC=10°变形视角 NHC=10°模糊视角 OA’为不注意区

①如果r≈4.5m OA’=0.97m OA=1.4m AB为观赏效果最佳区域也是图案重点布置区域

②AA’在靠近人1-1.45m之间只铺设草坪或一般植被

③如果r>4.5m,人的视高不变的情况下,花坛开面做成斜面,倾斜角60°为最佳观赏

立体花坛超过视角的2倍应将视点提高 ④如果花坛面积很大可以做成沉降式

18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⑤花坛面积增大时,除提高花坛坡度外,图案设计成倍加宽 景物(H):底面(D)=1:6~1:3之间最佳

尺度与环境的关系

1、建筑空间1/10理论

室内空间/室外庭院空间 至少为1/10 2、雕塑的陈列

景物高度(H):底面(D)≈1/6~1/3 3、地与墙的比例D/H D/H<1 夹景,快而强 D/H=1 稳定 平缓 D/H>1 开放 无

绿篱高度

h≦30cm 图案,作为空间隔离 用在立体花坛,模纹花坛 h=60cm 有边界的划分与隔离感 用在路边或建筑边缘 h=90~100cm 有强烈的边界隔离感 用在安静休息区隔离 h>160cm 超过了一般人的视线 封闭空间 障景

19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园林景观造景艺术手法

1、主景与配景的手法 主景处理方式

①主景的升高与降低法 ②轴线对称法

③动势集中法(百鸟朝凤) ④园中有园法 ⑤尺寸突出法 2、对景与障景法

对景:入口对面,甬道端头,广场焦点,道路转折点,湖池对面,草坪一隅,等地级雕塑、山石、水景、花坛等作为对景 3、分景与隔景 空间分隔,有道可通 空间分离,景断境连 4、夹景与框景

两侧天峙为夹景(树干、墙垣、建筑) 四方为框为框景(门窗、柱间、假山、洞口) 5、透景与漏景

景窗花格、山石环涧、竹木 6、前景与配景 7、实景与虚景

20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8、四时造景

花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 树木:春柳夏槐、秋枫冬柏

山石:春石笋、夏湖石、秋黄石、冬宣石

意境: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杏花屯、消夏湾、红叶岭、松柏坡、梅花山、清凉山、栖霞山、覆舟山 9、层次与景深 方法:片状混交 立体栽植 群落组合 季相搭配

园林道路中的序列类型

1、串联式 2、并联式 3、环形式 4、放射式

步行街

1、入口

主题 雕塑、水景观、花车 街名

21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 课堂笔记

路障(考虑可移动性) 2、中间街道 高大乔木(落叶) 休息设施

中心装饰物(花车、雕塑、景观灯) 3、铺装 拼花

4、风格与街道一致

关于台阶

踏步宽度h≧0.3

高度 0.1≦H≦0.15 扶手在1.05m~1.10m 室内 h:H≦1:8 室外 h:H≦1:10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