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 EPC 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管
理的控制方法
摘要: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这种助力尤其重要。 EPC模式就是基于现代科技发展,而衍生的一种建筑工程新型管理模式,即工程、采购、建设,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总承包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设计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各个阶段的工作衔接,可以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因此,这种模式在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工期较长,且具有相当技术复杂性的工程上应用较多,如工厂、发电厂、石油开发等基础设施。要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就必须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统筹规划,而EPC模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EPC在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管理的相关要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EPC模式;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管理;控制方法
EPC模式的运用需要建筑工程项目的总承包方介入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既要负责前期的设计、也要在预算出工程造价以后进行材料采购、然后进行相应的施工建设,将一整个复杂的工作流程全部交给项目的总承包方,虽然加大了其任务压力,但是这种单方面的任务执行,可以减少很多施工过程中的沟通接洽问题,对于工程的造价设计及采购成本,也不会因为参与的施工单位不同,而导致花费的资金增加。但是这种模式下面,由于只有项目施工总承包方参与项目的建设,因此,其经济效益要比传统的建设模式更高,但是必须要做好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才能使自身的经济利益得到保证。
1EPC模式的相关内容 1.1 EPC模式的特点
当前的EPC模式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了工程承包的主要模式之一,这种模式虽然说起来更适合一些规模大、工期长、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但是经过一定的改
进,也可以运用到一些技术使用更简单的建筑工程项目。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引进这种管理模式后发展迅速,从而使用EPC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企业也越来越多。 EPC模式下,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体系,承包工程的施工企业需要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建设一整个工作流程,对此,项目的总承包方既具备了工程项目施工的绝对控制权,也承担了更大的风险与责任。施工单位可以不受约束的在材料采购和一些别的方面进行成本控制,只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不受到影响,施工单位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
1.2 EPC模式的必要性
EPC模式的使用下,工程的总承包方管理了工程项目各方面的事宜,因此,作为主体的消费者们,也就是购买建筑的众多业主,难以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影响,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必须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出动工作人员进行施工监督控制,一般在监督管理上不会出动太多的工作人员,但是相关的管理部门会对项目总承包方进行成本投入的整体核查,一个人加整体结合管理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发现施工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要求施工单位作出整改,施工单位也因这种监管模式而提升了项目的质量。
1.3 EPC模式的要点
基于EPC模式下,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造价跟踪管理,优势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等等环节,都可以通过项目总承包方而一目了然,管理更加便捷,有效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目前的EPC模式经过综合改进,在每个环节中都会进行跟踪监察,在项目初期进行建筑设计时,每一个业主就可以对项目承包方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对多种建筑的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施工单位也会基于选择的设计方案,来进行投资数据计算,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之后项目总承包方会依据选择的方案,来进行运营计划与资源配置的统筹安排,以限额设计的方式来对成本投入做出具体的,充分的利用到了设计环节的种种优势。而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也会预先的让设计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项目施工的沟通交流,使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工人们深度的了解到设计方案中的各种细节,可以更好的避免在工程项目的各部分设计之中出现失误。在采购这个阶段,施工单位也会安排经验丰富的采购人员来严格按
照设计方案进行材料选择,首先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然后将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造价范围之内。在这方面通常是采用公开招标采购的方法,来选择价格适中、质量可行的材料供应商,严格的控制全过程造价的成本。而在工程的施工阶段项目的总承包方要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还要有相关的管理部门对项目施工进行严格监督,从项目的各个方面优化施工的效率,达到最优化的成本造价控制效果。
2试论EPC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管理的控制方法 2.1合理运用竞争机制
合理的运用竞争机制是EPC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管理的首要控制方法,因为市场需要激烈的竞争,才能优胜劣汰,筛选出更好的方法。为了严格保证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的合理,施工单位应该进行一些配套的方法更新,比如招投标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大化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时,打下良好质量的基础,为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各种环节提供有力支持。
2.2完善工程造价信息沟通机制
必须要完善工程造价的信息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交流可以使工程的运转不会产生脱节的现象,使每一个施工的环节完美衔接。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涉及的周期长、领域广,还涉及到很多专业的技术和各种复杂的设备,以及众多需要接洽的单位部门。因此,完善工程造价的信息沟通体系,可以更好的保证项目的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协调配合。施工单位中的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对造价领域的各种理论知识全方位的了解,并且能够灵活的应用到造价工作之中,同时也需要对各种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等等足够熟悉,这样才能够适应市场信息的变化,两者之间的沟通协作,可以更加及时的进行工作上的协商交流,有效的提高造价设计的合理性。
结束语
EPC模式下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变得更加容易,本文对相关要点进行阐述,希望有更多的建筑工程企业能够积极的引用这种模式,从而促进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匡盛. EPC模式下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控制方法[J]. 居舍, 2020(2):1.
[2] 张虎, 孙贤斌. EPC 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25):1152.
[3] 张英男. EPC模式下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 , 2019(9):4.中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