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

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

来源:叨叨游戏网
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1月 设计与规划 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 郑运红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 要: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体验以及乡村田园风光为吸引对象的休闲度假体验活动,缺乏乡村文化内 涵的支撑,乡村旅游就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本文即针对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做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旅游规划;表达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75(2015)01—0137—02 引言 于城市的文化特性和本真属性。 1乡村文化迎合了游客的心灵需求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旅游业逐渐成为了人 1.陶渊明笔下祥和宁静的山水田园风情,如今是吸引城市人进 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中,乡村旅游是市民旅游休闲的一 种重要方式,它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播民俗文化日益发挥 行乡村旅游的重要因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经成为一 着积极作用。在现代乡村旅游发展中,要深入挖掘特色的乡村文 种乡村文化意境的典型,演绎成一种文化符号,产生着意味深长 化,不断提升乡村区域的旅游吸引力。 的旅游吸引力。基于对桃花源般理想境界的追寻、田园牧歌般的 诗意抒发,乡村风土人情的感知,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成为现代 都市人青睐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正如有学者感言:“现 代人已经不太需要去对抗饥寒交迫的窘境和其他有伤身体的危 险,但却必须对付排得满满的日程、繁忙的交通、噪声、拥挤、竞 争和其他人为的紧张情境。”环境恶化、金融危机、食品安全、生 存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令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乡村旅游的 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许多人渴望返朴归真,融入自然、愉 1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分析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全球约有3%的国际游客为乡村旅 游者,并且乡村旅游正在以年均增幅6%的速度发展。具体说来, 乡村旅游即为以乡村文化为产品核心的旅游,其凭借着清新的 田园风光、恬静的自然环境满足了都市人远离喧嚣、返璞归真的 情感需求。从文化的角度看,乡村旅游是一种依赖于乡村资源并 感受和体验乡村文化的旅游活动,其“聚焦点”就在于乡村区别 从本质上来看,为了增加整个园林的美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 析,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基于目前技术水平之下的园林景观项 中,就要考虑利用不同的绿色植物来进行造景所能够达成的实 目的运作过程,并结合以往同类型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经验,提出 际效果,这对于增加园林美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另外,在 几项有利于园林景观工程项目有序推进的策略。从实践过程来 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不同植物的适应性,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 看,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相 而且,还需要在实际施工的 该地区生长存活率较高的绿色植物来进行移植栽培,而且,为了 关的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仔细斟酌,保证绿植的存活率,还需要考虑施工前后的细节处理,例如:有 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技术调整。总而言之,园林 的乔木在进行栽植以后,其周边需要预留一段空地进行浇水培 景观设计与施工需要设计及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执行, 土或是立杆支撑,因此,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铺盖草坪,但 以此来强化园林景观项目的总体质量。 为了尽可能营造出美观的园林景观环境,可以在乔木的支架拆 除之前,尽快将其周边的草坪进行填补,等到实际进行拆除支架 参考文献 高端楼盘项目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与管理研究(之二)【J].中国园 时,很多工序则已经提前完成了,避免出现附着植物不易存活的 『11裴育公. 问题 。当然,如若园林周边的路基施工建设也已经完工,则可以 艺文摘,2012,03(O3):48~51.[21严国华,吴建红.浅析在园林景观工程中合理应用木结构措施[J].中国 同步对其进行填草种植,能够提高园林施工的效率。 2.2.2施工人员需积极配合设计人员做好各项现场施工规划处理 从实践来看,园林景观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现 场施工人员的沟通极为重要。例如:在进行批量的苗木种植环节 新技术新产品,2011,07(13):195~196. 『31何婉亭,黄海.房地产园林景观施工管理控制难点的解决途径 山西 建筑,2014,12(30):257~258. 的施工时,为了能够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设计人员可以在现场 【4]朱一磊.浅析地下车库顶板景观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fJ].中外 建筑,2014,06(12):1 16~117. 指导施工人员先用线将苗木的种植点进行依次连接,根据设计 『51杨青松,钱耀东,赵春芳.园林式道路景观设计及施工研究——以山西 方案将园林现场施工中的植物、建筑进行标记处理,以便现场的 联盛农业生态园柳石、张杜道路景观为例明.中国园艺文摘,2014,06(O6): 工人进行具体环节的施工操作,从而保证施工效果。 】1 8~1】9. 3结束语 4—12—18 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分 收稿日期:201・137・ 设计与规划 悦身心。乡村的自然与人文风情皆清新怡人,远离俗世的纷繁嘈 的魂之所在。 杂,迎合了游客的审美需求,尤其是心灵需求。 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1月 3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特色模式 3.1生态博物馆 1.2文化传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 乡村文化存在的形式丰富多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 生态博物馆并不是集中收藏展示文化,而是以文化遗产的 勤耕作方式,生态自然的乡村美食,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风情, “真”面目形象展示出来,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博物馆建设理念。 这些乡村场景传递着迥异于城市的恬静意境,散发着乡村旅游 人们在这样的博物馆中可以认识到乡村文化的近似原始状态, 的独特魅力,令都市人在新奇的同时又为之神往。随着乡村旅游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一些民族特色保存较好村寨的旅游开发,是 模式的日益成熟和多样化,人们从单纯的观光欣赏到追求深度 种具有可持续性的优势的新型模式。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开 一的体验,在参与生产劳作和民俗工艺的活动中习得农耕文化知 发,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实现,早在1995年,我国就 识和乡土生活经历。正是在体验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的一系列 率先在贵州地区建立了第一个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此后,我国 过程中,人们对乡村再次形成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乡村生活方 相继建立了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 式传承和延续了传统文化的血脉精髓,这种延续也成为乡村旅 16个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生态博物馆。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游兴盛开展的先决条件。脱离乡村文化则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 更好的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并将保 性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存的民俗与旅游较好的结合起来,形成民俗主题旅游,让游客能 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驱动力。 亲身体验古老而传统的浓浓的民族文化。 2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适合乡村旅游的丰富 农业资源,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如何表达乡村文化意义重大。 3.2新农村田园主义 在城市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城市发展 理念和重新认识城市的功能,许多城市陆续开启了“田园城市” 2.1通过乡土建筑风貌展示乡村文化 的构想。这种构想将乡村文化慢慢渗透到城市中去,为乡村文化 在各个乡村中,其本土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建 在城市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虽晚,但现在的发 筑,直接反应了不同乡村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目前,有 展势头方兴未艾,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被誉为 的规划盲目要求迁建、复建或兴建人造景观,致使一些乡土建筑 “新农村田园主义时代来临”。这种模式将乡村引入城市并用乡 原有的历史风貌格局被肢解,造成乡村特色文化的缺失。但是, 村文化来升华城市和提升区域综合价值,是一个兼带城市魅力 无论是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还是质朴自然的黄土窑洞,都是乡 和乡村情调的心灵处所,是一个家庭和工作以外的舒适的社会 村人祖辈智慧的结晶。乡民祖居于此,乡土建筑与乡民的生活息 交往、休闲娱乐的胜地。 息相关,所以对乡土建筑的改造与利用,应当充分听取乡民的意 3-3永不落幕的庙会 见,尊重其结构的特色和完整性。 庙会作为一种“活着的民俗文化”,将其应用到乡村旅游规划 2.2通过乡村活动展现乡村文化 中效果优异。①庙会应一如既往地将动态表演和静态展示常态化; 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应注意结合乡村人民日常活动进行 ②在庙会文化旅游中应积极传播最具民俗艺术性和乡村文化性 设计,使得游客可以在旅游中参与到本土乡民的生活形态中去。 的项目,如高跷、社火、锣鼓、龙灯等;③最为重要的是将参与性 例如,通过组织开展推磨、播种、收割、喂养家禽家畜等农事活 与观赏性有机结合,增加旅游者的美好体验,例如有旅游者加入 动,让游客体验乡民劳作的艰辛;通过设计组织游客参与赶集、 表演的马戏、杂耍、舞蹈等形式。 庙会等活动,让游客认识乡村贸易的民俗形态;通过组织游客体 4结语 验如跳鸡、抬轿子、打水漂等游戏活动,让游客体验乡村自然纯 综上所述,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立足点和灵魂。挖掘乡村 朴的休闲文化:通过设计开展乡村戏曲学唱、乡村艺人表演等文 文化的内涵,依托乡村丰富的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农业基础,发 艺活动,让游客充分融入到乡村生活中去。 展集农耕文明、观赏、娱乐、体验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2.3通过家族文化的传承展现乡村文化 在乡村中,宗族、家族氛围依旧十分浓厚,这就使得在不少乡 村社会中,祠堂、族谱等文化传承之物依旧存在。对此,可以通过 是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祠堂修缮、族谱修订等方式,将祠堂、宗祠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并 [1]吴云涛,陈伯超,郝鸥.闰家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满族文化的表达IJI. 设计成一个参观项目,使游客体验到乡村文化中“人”的代际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9~20. 情感的延续。 [21 ̄i"群.中国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探析——基于“涵化”理论lJ1_旅游 论坛,2011(5):32~33. 2.4通过乡民的参与彰显乡村文化之魂 3]赵毅峰.基于文化景观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方法探索fJ1_城市建设理论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乡民作为直接的文化传承和展示者,是 【 最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当前,部分规划将乡民迁出村落,让投资 研究:电子版,2013(16):58~59.者入驻经营,殊不知失去了乡民的乡村也就丢掉了乡韵、乡魂。 只有通过乡民的积极参与,包括从事本土民俗表演、指导农事活 动、教授乡村游戏等,以及提供有乡村特色的餐饮、住宿等服务, 【4]何丽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传统文化发展与保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9):75~77 才能给游客以真实的乡村面貌,这也是乡村旅游须臾不能离开 收稿日期:2014—12—21 ・1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