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试题与答案 D
(1)
12.两台变压器并联运行容量应尽量相同或接近,其最大容量和最小容量之比
一般不超过3:1。
13.变配电所中的操作电源是直流电源。
14.高压隔离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因此不允许带负荷操作。
15.电压不同的线路同杆架设时,电压较低的应架设在上面,电压较高的线路
应架设在下面。
四、简答题(共3小题,共15分)
1. 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时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5分)
2. 高压隔离开关为什么不能带负荷操作?(3分)它为什么能作为隔离电器
来保证安全检修?(2分)
3.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是什么?(5分)
五、问答题(共3小题,共20分)
1. 为什么在6~10kV的高压配电电压中最好是采用10kV?(6分)
2. 工厂供电线路及车间配电线路在运行中突然停电时应如何处理?(8分)
3. 短路电流措施有哪些?(2分)这些措施是如何短路电流?(4分)
六、计算题(共2小题,共20分)
1. 装配车间380V线路,供电给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组18台共60kW,通风机组2台共10kW,确定线路的计算负荷。(金属切削机床电动机取Kd=0.2,cosφ=0.5,tanφ=1.73,通风机组取Kd=0.8,cosφ=0.8,tanφ=0.75,总计算负荷取K∑p=0.95,K∑q=0.97)(12分)
2. 某变电所低压侧有功计算负荷P30=650kW,无功计算负荷Q30=800kvar。
1.低压侧的功率因数是多少?(4分)。
2.若想把功率因数提高到0.92,应装设BW0.4-12-1的电容器多少个? (每个BW0.4-12-1的电容器额定容量为12kvar)(4分)
答案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 输送 使用
2. 单回路 双回路 公共 3.需要系数法 二项式法
4.电源中性点不接地 电源中性点经阻抗接地 5.连续工作制 短时工作制 断续周期工作制 6.有名值 标幺值 7.L N G
8.大气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并将选项代码填入对应题号的方格内;共10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
题号 答案
1 A 2 D 3 B 4 A 5 B 6 A 7 C 8 A 9 A 10 B 三、判断题(如果观点正确,请在对应题号的方格内用“√”表示,反之,用“×”表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 × × × × √ √ √ × √ × √ × √ ×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时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发热条件、电压允许条件、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度。
2. 隔离开关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带负荷操。断开后有明显断开间隙,且断开间隙的绝缘及相间绝缘都是足够可靠的。能充分保障人参和设备的安全。 3. 因为输送同样的有功功率,cosφ低则无功功率大,视在功率和总的电流大。电流增将使大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增加。无功功率大还会增加发电机转子电流,使其发热降低发电机输出功率。
五、问答题(共3小题,共20分)
1. 从技术指标来看,在同样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条件下,配电电压越高,线路电流越小,因而采用的导线截面积越小,可减少线路的初期投资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且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采用10kV较6kV更适应于发展,输送功率更大,输送距离更远。
2. 1)当进线没有电压时,说明是电力系统停电,这时总开关不必拉开,出线开
关全部断开,以免来电时设备同时启动,造成负荷和电压骤降。
2)当双回路进线中有一路进线停电时,应立即进行切换操作,讲负荷特别
是其中重要负荷转移到另一个回路进线供电。
3)当厂区内线路发生跳闸时,如开关断流容量允许,可以试合一次,如果试
合失败,应对线路故障进行停电隔离维修。
4)对放射式线路中某一分支线路上的故障检查,可采用“分路合闸检查”
的方法
3.要短路电流,就只有增加短路回路的阻抗,具体可采用并联变压器或并联线路分开运行或在电路中串联电抗等措施。
1)将两台变压器低压侧分开运行,低压母线短路时,短路回路变压器的电抗少了一个并联之路,其短路电流比两台变压器并联时要小。
2)将双回路分开运行,当变电所高压母线短路时,可大大减小短路电流。 3)为短路电流,通常在引出线路或分段母线之间装设电抗器,不仅电抗
器后的电气设备线路和电缆可按收到电抗器的短路电流来选择,连接在电抗器前的引出线的母线隔离开关断路器等,也可按照电抗器后发生短路的短路电流来选择。
六、计算题(共2小题,共20分)
1.1)金属切削机床组
有功计算负荷 P30(1)=0.2×60=12kW
无功计算负荷 Q30(1)=12×1.73=20.8kvar 2)通风机组
有功计算负荷 P30(2)=0.8×3=2.4kW
无功计算负荷 Q30(2)=2.4×0.75=1.8kvar 3)总计算负荷
有功计算负荷 P30总=0.95×(12+2.4)=13.7kW 无功计算负荷 Q30总=0.97×(20.8+1.8)=21.9kvar
视在计算负荷 S30总==P230Q230= 25.8 kVA
计算电流I30总=25.8/3×0.38=39A
2.1)S30=1031 kVA
cosφ=650/1031=0.63
2)QC=650×【tan(arccos0.63)–tan(arccos0.92)]=525kvar 取QC=530kvar n=530/12=44.2个
取4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