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来源:叨叨游戏网


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为政治科的教学确立了新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一大亮点,而如何落实、怎样落实却往往是被我们所忽略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生成功20%归于智力因素,而80%决定于非智力因素,情感又在非智力因素中起着基础性的动力调节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认识到,有效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于落实其他两个目标有着锦上添花之妙用,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下面将围绕着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充分尊重、信任、关爱学生。

政治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充分认识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重要性,关爱学生生命个体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及家庭基本情况,师生才能更好地相互了解和沟通,才能更好地合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思想会更活跃,心灵沟通与交流会更深入。因此,教育呼唤平等意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良好的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时它比显性课程更为有力。我在讲授《经济生活》第五课的“劳动和就业”这一目时,先以谈心交流的方式,请学生联系自己家庭的状况,谈谈对下岗再就业的真实感受。班上有位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男生,前几年母亲又下岗了,只好以替人看管自行车谋生,生活特别艰苦。当这位学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时,许多学生替他担心,害怕他的观点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时,老师却以同情心予以接纳,并对这位学生产生这样的感受予以理解,然后引出“国家为什么要实行下岗再就业制度”和“国家和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下岗职工的生活”等问题,从大处着眼进行引导与对话,使学生明确了个人利益与国家

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利用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深入的心灵沟通与对话,并加以理性引导,达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矫正与升华。实践证明,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实现共同发展。

二.创设情境,以境促情,实现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尽量创设贴近学生心灵的典型情境使其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让学生乐学、爱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恰当的情境设置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的正迁移,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表演体验等方式进行。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第一课的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目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1998年夏季发生的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特大洪灾,人民奋力抗洪的场面,感受人民政权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播放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国庆阅兵的一幕幕感人的壮观场景,感受人民当家作主,使同学们在生动的情境中得到认识升华、情感共鸣。

又如,在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天价酒席现身饭店”与“一个亿万富翁的简朴家庭生活”这样两则材料,组织学生结合自己或家庭消费的实际展开讨论,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可适时地呈现如下问题以引起互动:为什么会产生挥霍浪费的现象?浪费现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扩大内需和家庭消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举措?这样的问题会有效的引领学生的合作互动方向。当学生由于认知失衡,出现片面理解时,教

师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预期消费与超前消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过苦日子、奢侈挥霍的关系”的辩论,以此构建适度消费、科学消费、艰苦奋斗的意义。同时推出扩展性问题:饭店推出“打包”措施有什么意义?学校为什么对学生的穿着打扮作出一些规定?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合作互动向更深层次迈进。 转

三.注重方法,在促进学生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产生于教学目标,又服务于教学目标。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调整,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采用基于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境教学的方法等,倡导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比如“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等,这无疑给我们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方”指导。

如,在讲货币的产生和发展这个问题时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金钱观的教育。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最终有一天会消亡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开始是偶然的物物交换,到扩大的物物交换,再到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历史上有用布帛、贝、羊、石头、蛇等物作一般等价物,现在,我国的汉字中与商品交换有关的字是用贝旁的),这中间过程里,每一次发展都解决了前者的矛盾,但也同时带来了新的矛盾,最后,客观上需要一种商品固定地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个“幸运儿”历史地落在了金银身上,金银本来也是普通商品,只不过由于它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优点而成了“幸运儿”,就象朱元璋本来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后来身上披了黄袍而成了不一般的人,成为凌驾于其他人之上的皇帝了。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金银和其他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一样都是一般等价物而已,是用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已。因为人们是用它来作商品交换的媒介,人们需要的是对方的商品(商品--货币--商品 正如男--媒人--女 男女搞对象一样,需要个媒人,他们需要娶的是对方而不是媒人)。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金钱,它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媒介而已。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再如, 在讲《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时,可对学生进行公识的教育。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劳动者应该是企事业等单位的主人。但据普遍反映,广大职工特别是公有单位的职工并没有主人翁的感觉和意识,这是为什么呢?

在一个家庭,家庭里的成员都有主人的感觉,人人为这个家庭着想,可是在单位里为什么就不能呢?卫生问题,在家里,搞得干干净净,可见到单位里卫生差,熟视无暏。这是因为大家没有主人的意识。

其实,主人地位是由其权利和义务构成并通过其实现权利和义务来表现出来的。当一个人享受一定权利的时候,他会把这个单位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她,呵护她,反之,人们不会爱她的,甚至有人故意破坏她。比如,有的学生故意破坏学校公物,我问他们,为什么在破坏学校公物呢?你在家里是这样的吗?他们的回答,大都是,学校又不是我家!学校把我的钱收许多去了,还在伙食上剥削我们!如此等等!

在管理上,当要求大家尽义务和责任的时候,口号是“单位是我家,创建靠大家”;

当享受权利时,那就怕你把单位当自己家了,恨不得这个单位是自己一个人的家!这样的管理,广大职工会有主人的地位吗?广大职工会有积极性尽义务吗?这样的管理,大家只有感到自己是“仆人”的地位,根本没有主人地位,所以主人意识也就难以存在了!那就容易解释人们的种种心态了!

四、聚集榜样人物,展示榜样风采。

思想政治课的功能重在育人,要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陶冶情操,使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得到质的飞跃。

总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主要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体验、培养。例如,调查研究的活动、探究性学习活动、角色扮演的活动、讨论与辩论的活动、文体活动等等,加上教师的启发引导,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