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有效地预防、控制学校学生传染病、常见病的发生流行,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校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制订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在校学生身体健康。按照卫生部、教育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河南省教育厅、卫生厅《关于我省高中阶段学生健康体检项目的通知》要求,与县教育局联合,于20xx年10月下旬起,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具体体检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10月26日20xx年5月28日,疾控中心组织了16名专业医技人员,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内容主要包括:
1、病史询问:
询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2、体检项目:
(1)、内科常规检查(心、肺、肝、脾)(2)、眼科检查:视力、沙眼、结膜炎(3)、口腔检查:牙齿、牙周
(4)、外科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肤、淋巴
(5)、形态指标:体重、身高(6)、生理功能检查:血压
(7)、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结核菌素试验
经过我中心体检工作人员与县教育局的共同努力,共体检中小学校119所,体检学生40797人,其中PPD实验9345人,住校学生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化验2209人。
体检结束后,我中心按照县教育局和各学校的要求,以每个体检学校为单位,对体检结果进行了录入、统计、分析、评价,并及时将体检结果反馈到各县教育局、各乡镇中心校、各体检学校以及学生(家长)。
二、结果分析:
本学年体检初中22所,常规项目体检学生93人,初一5004人,初二4482人,初三157人;男生5042人,女生4601人。PPD结核菌素试验4997人,住校学生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化验727人,经体检结果统计分析,视力正常4263人,近视5380人,患病率55.79%,其中:男生近视2550人,占50.58%,女生近视2830人,占61.51%。初一学生近视2551人,占50.98%,初二学生近视2706人,占60.37%,初三学生近视123人,占78.34%,4.5以下3090人,占32.04%;营养不良1137人,占11.79%,营养过剩超重3人,占3.77%,肥胖828人,占8.59%,完全健康1165人,占12.08%;在发育方面上等1815人,上等1815人,中等7776人,下等52人;体型方面矮瘦48人,矮壮271人,匀称4830人,壮实1168人,粗壮812人,细瘦575人,瘦长1939人,龋齿242人,占2.51%,沙眼19人,占0.20%,高血压58人,占0.60%,心脏杂音大于二级3人,占0.0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466人。
体检小学97所,体检学生31154人;一年级4343人,二年级46人,三年级4956人,四年级5609人,五年级5956人,六年级5601人;男生17134人,女生147020人。做PPD实验4348人,住校学生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化验1482人。经体检结果统计分析,视力正常21573人,近视9581人,患病率30.75%,其中:男生近视4826人,率28.17%,女生近视4755人,患病率33.92%。其中:男生近视4826人,占28.17%,女生近视4755人,占33.92%。一年级学生近视947人,占21.81%,二年级学生近视992人,占21.16%,三年级学生近视1142人,占23.04%,四年级学生近视1675人,占29.86%,五年级学生近视22人,占38.01%,六年级学生近视2516人,占44.92%,4.5以下39人,占11.71%,营养不良3328人,占10.68%,营养过剩超重973人,占3.12%,肥胖1680人,占5.39%,完全健康6887人,占22.11%。在发育方面上等6632人,中等22201人,下等159人;体型方面:矮瘦170人,矮壮770人,匀称16182人,壮实2436人,粗壮1785人,细瘦1379人,瘦长6677人;龋齿3439人,占11.04%,沙眼92人,占0.30%,高血压5人,占0.02%,心脏杂音大于二级10人,占0.03%,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偏高3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222人。
从体检结果分析,目前影响我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疾病主要是近视(小学30.75%,中学55.79%),其次为营养不良、龋齿等。建议学校应在近视防治和膳食营养上,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防治知识、膳食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预防疾病和保护能力。
三、存在问题
1、全县学生体检率低:全县中小学校在校学生约为5万名,实体检学生40797名(初三学生仅新宇初中参加了体检),体检率仅达80%。2、部分私立学校不配合体检工作:全县共有私立学校10所,本次共体检6所,阳光中学、育才中学、黄河路小学、城内小学分校4所学校以各种理由拒绝为学生体检。
3、存在只为部分学生体检现象:个别乡镇学校在体检过程中,每班留有几个学生不参加体检。
四、下步措施
1、积极向县教育局领导请示和汇报,取得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确保20xx年度全县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开展。
2、对全县初三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初三学生约6000人,在校寄宿约20xx人,初三学生体检工作的开展,将为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与教育局体卫站的协作,全力做好学生体检工作的协调、安排、体检结果反馈等事项。
4、加强体检医生的业务培训工作,提升业务技能,保证体检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5、对体检仪器进行全面校验、维修、保养,必要时进行更新,确保20xx年度学生体检质量。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昆山市实验小学是江苏省首批命名的实验小学、省模范学校,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历程中,学校切实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形成了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现将学校20xx年度科技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科研先导,培育土壤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昆山经济迅速发展的喜人形势,我们学校摸索出一条既贴近时代又切合学校实际的教改新路——以小学生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九五”期间,学校主课题《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索》在多方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指导下,全方位多层次地设计并开展了小学科学教育系列活动,课题均有规范的方案,并经过专家论证。课题实施运作由教科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各课题组负责实施。实施过程中,注意了解实施进展情况,定期研究汇总部署工作,保证了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课题论文300多篇发表、获奖,学生诟骷陡骼啾热?谢窠?00多人次。20xx年学校主课题已经完成了研究任务,并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教育情报信息中心、苏州市教科所有关领导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的鉴定。各级领导先后对我校的科技教育情况给予充分的肯定
20xx年学校经过反复酝酿,在“九五”课题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小学生科学教育研究,确立了我校的“十五”主课题《小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下设四个一级子课题:“科学探究素养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研究”、“科学探究素养教育在扩展性课程中的研究”、“科学探究素养教育在基础性课程中的研究”、“科学探究素养教育在研究性课程中的研究”。下设14个二级子课题,30个三级子课题。为配合主课题的研究,根据实际需要,学校还参与了“九五”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小康后农村地区教育问题研究》的子课题《昆山市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的研究,并把这一研究课题作为新的二级子课题。学校“十五”主课题已经开题,列入苏州市“十五”课题规划,目前正在进行实质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为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学校按照《江苏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青少年科技教育
协会活动计划,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科普教育活动,使学校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1、制定计划,健全措施
学校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在制定学校“十五”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多能充分体现,提出具体目标。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科技教育的领导小组,具体进行科技教育的决策、管理、、协调,保证了科技教育的开展。详细制定每学期的科技教育、活动和竞赛等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了解计划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积极筹资,完善阵地
学校具有较完善的科技教育阵地,科普画廊、科普器材,因地制宜积极筹措资金,努力建设适合学生使用的科技活动室和开展科技实践活动。
(1)创立少年科学院
为强化我校的科学教育特色,丰富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拓宽学生的实
践天地,我们创立了少年科学院这一新的组织机构,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少年科学院性质:少年科学院是小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开展科学研究的阵地,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素养为宗旨的少儿科学团体。少年科学院组织机构:围绕环境科学、模型制作、生物、信息技术和工艺美术,设置5个研究所,19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安排辅导老师,建立校外实践基地10个单位和校内实验室,聘请校外辅导员,每周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科学院专职机构)。
20xx年7月少年科学院的4个实验室的小课题《变废为宝》《千灯旅游资源的调查》《模型制作》《眼睛的保护》顺利结题。学生课题报告、课件在昆山市教学观摩活动中交流,学生多篇论文发表刊登在《实小教育》《昆山报》。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0xx年2月,根据上级要求,学校率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在课程设置上,调整各年级各学科课时,在三年中安排每周两节综合实践课,在四——六年级中每月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
20xx年6月学校承办昆山市综合实践观摩活动,全市34所小学校长、教导和教师200多人参加活动,观摩了学校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少年科学院,聘请上海南师大张华教授和部分研究生来校指导。
20xx年9月学校承担昆山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表课程,安排专职教师上课。20xx年10月又一次向全市观摩活动,展示了学校取得的成果。
(3)尝试多媒体教学
积极尝试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学校创造条件,在部分年级班级尝试电子化备课。即建立电脑备课办公室、电脑进教室,在这些年级实行无纸化办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改革教学。大力提倡利用多媒体上课。另外配备3只多媒体教室,供其他年级教师上课用。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认真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继续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在保证每班每周有电脑课的前提下,分三个层次开设少儿计算机培训活动和考级活动,20xx年有200多位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核和全国INT少儿计算机考级,并结合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
3、加强培训,开展活动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新时期下的科技教育、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宽广、自由的空间,同时对指导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更高要求,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聘请专家来校讲座和派教师外出学习相结合,教师联系本人的研究课题和具体工作开展活动。
20xx年,董洪峰老师参加全国航模教练培训班获国家级优秀辅导员;郭培新老师参加省级环保教育培训获优秀学员;陈振华、汤忠弟等老师参加省级航模比赛获优秀辅导员,赵斌老师参加网络信息技术培训,黄文清老师参加省科技绘画培训,张建国老师参加国家级课题《做中学》课题高级培训,薛晓星老师参加全国心理辅导培训班一个月等。同时请这些优秀科技辅导员对全体科技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参观永丰余生物科技(昆山)园,参观上海、苏州几所在综合实践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学校聘请苏州大学生物教授黄呸显来校讲座,聘请上海南师大张华教授来校指导,聘请环保局宣教科陆科长来校讲座,承办省级科技教师培训、全国航模教练员培训班等。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提高了学校和科技辅导员的科技活动业务辅导水平,同时学校坚持把“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年来,组织开展了“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生物夏令营”“参观昆山高新技术展览”“金钥匙比赛”“科技论文比赛”等30多次的科技活动,参加的教师人数达251人,学生人数达3500人,投入资金达12万元,并在世界、全国、省市比赛中有40人次获奖,取得可喜的成果。
三、航模特色,一枝独秀
在广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十分重视抓住重点项目,培育科技特色。航模活动就是一项集科学性、趣味性和体能性于一体的科技特色活动,从92年起学校就把航模确定为科技特色活动,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使航模活动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逐渐成为航模特色学校。
注重普及是基矗学校积极组织开展航模活动,加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99年度开始,在低年级每周增设一节模型课,高年级结合科技课,配备专职教师,向学生传授有关航模知识、原理,培养学生制作、飞行能力,教导处督促上好每一节课,用好每一个模型,组织教师不断修改、完善自编航模教材,规范学生的评价,使航模活动的普及真正落实到实处,培养了学生的航模兴趣。同时开设双休日航模兴趣班,参加活动的学生达200多人,课余活动的学生则更多。
加强航模队专业队训练,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在普及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对教练员进行培训,不断规范航模专业队的训练,20xx年派出3位专职教师参加全国、盛市的航模教练员培训获优秀辅导员证书,并制定详细的航模队训练计划,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20xx年学校航模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10次以上,国际少年儿童航空绘画比赛、全国青少年航模比赛、江苏省青少年航模比赛、苏州市航模比赛、苏州市“建设美好家园”建筑模型比赛、航模夏令营等,共有35人次获一、二等奖,全国团体冠军1次,省团体冠军1次,苏州市团体二等奖1次,20xx年10月董洪峰教练参加在捷克举行的世界航模锦标赛获第二名,健将级运动员称号,为国争光。
我校在坚持开展航模活动的同时,还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经常派出辅导老师到有关学校进行工作指导和技术辅导,推动了航模运动的开展。20xx年3月承办了江苏省科技辅导老师培训班,20xx年4月承办全国航模教练员培训班。20xx年1月学校在教室比较紧张的前提下,投入资金16000元装修科技陈列室100平方米,展览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果,受到参观老师的啧啧称赞。
航模,这朵科普园地中的奇葩,将更加艳丽动人。
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必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制度管理,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为使学校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一年来,学校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制度更趋科学化和人性化,全面营造"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长为志"的办学氛围。
1、抓好班子建设,增强依法治校意识。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学理论、学管理、学经验。党政一班人率先垂范,努力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人修养。为了充实班子队伍,提高管理质量,今年6月,学校通过公开竞聘上岗的方式在学校内部择优聘用了负责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导处副主任和教科室副主任各一名,加强了班子力量。
2、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苏州市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保证一小时运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意见》等上级教育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深入领会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严格按规定开齐上足课程,有秩序安排教育教学工作,不随意停课、调课,认真上好音、体、美课程,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3、为了确保年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学校行政人员深入各年级组、学科组,参与年级组、学科组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听课、检查,形成"双周工作汇报"的书面材料上报校长室。并在行政例会上进行交流,实事求是地反映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行政人员针对问题商量对策,集思广益,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二、狠抓教学常规,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常规的规范化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保证。一年来,学校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1、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明确各项工作细则要求。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坚持各项教学常规力求从细节中求实效、创特色。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提出的"六认真"、"四精"、"四必"等教学常规新要求,切实做好"三抓"工作--抓基础、抓常规、抓起始。要求每位教师在上课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切实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性。
2、加大教学常规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力度。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地查阅教师的备课、听课和作业批改、课外活动等教学情况,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组织"六认真"专项抽查和调研,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充分肯定成绩,适时指出问题,督促每一位教师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达到了规范教学各环节的目的。
三、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校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
1、开展师德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倡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化作自身的自觉行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开展的'劳动模范、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爱生模范"、教学标兵等评先活动,今年我校共有20位教师在各类评先活动中获得荣誉称号。
2、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和学历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修养。一方面我们积极组织开展校本培训,邀请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教师们通过全校性集中培训、学科组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在校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另一方面,我们也把握机会,组织教师参加苏州市电教馆开设的网上培训活动,今年上半年有一半以上教师都参加了电子白板的网上培训,并顺利通过了考核。下半年又有103名教师报名参加培训,工作总结《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3、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师徒结对"、"绿苗杯"教学竞赛、挂牌课、大型教研活动等途径,为青年教师尽可能多的提供锻炼的机会,搭建成长的平台。学校团支部继续组织开展好青年教师"二字"技能大练兵,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教导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竞赛和评优活动,经过层层选拔,今年我校又有22名青年教师分别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有2名青年教师被评为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
四、拓宽德育途径,深化学生养成教育
我校继续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实现德育工作生活化、序列化、特色化。通过德育工作的强化,学校校风好、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1、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学校德育管理网络建设,选聘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并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建立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2、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观念、道德知识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并结合重大节庆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少先队组织开展了环保绘画大赛、感恩父母活动、法制手抄报竞赛、"清明网上祭奠"活动、"经典诵读"比赛、"五五"普法活动、庆祝"六一"、讲述我自己的故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思想素质。
3、加强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拓宽德育渠道。充分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升旗仪式、晨会课等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开展讲座等活动,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努力营造了学校、家庭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五、增强科研意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教科研是学校教学的源泉,是学校教改的先导。我校把目光锁定在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上,树立教科研意识,活跃教科研风气。全体教师都能注重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1、我们以区教科室下发的《教育科研工作手册》为载体,认真抓好教师理论、业务学习和教学反思工作。每学期,教科室为每位教师分发必读书籍和校本培训材料,组织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提升了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抓好教育教学反思工作,指定了四位学科负责人,每周收集教师的优秀反思,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评比,很好地培养了教师思考的习惯。
2、严格规范各级课题的操作规程,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以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目前,我校有一个省级规划课题,三个市级规划课题,18个校级立项课题,共吸收了90%以上的老师参加到课题研究中来。按照市、区教科研主管部门关于课题研究实行网报的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对课题研究的操作程序,扎实落实好网报工作,及时汇报课题进展情况。由于我们计划明确、措施得当、监督有力,各个课题研究扎实顺利,正在有序地推进。
3、学校教科室积极组织论文竞赛活动,鼓励教师深入研究,认真总结,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上半年组织的校际论文竞赛共收到129篇论文,并向上级部门推荐优秀论文40多篇。至目前,本年度学校共计有103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我们还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编纂了国家级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社区资源教育价值开发研究》课题成果集--中国名校·苏州市陆慕实验小学卷,出版校报《教科研信息报》。
六、强化安全教育,努力打造和谐校园
我们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积极建设"平安校园",为师生营造安全、和谐、整洁的校园环境。
1、积极建立学校安全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安全预警、跟踪督查、情况通报、应急处置、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常性开展安全方面的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大力加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校园周边秩序良好,师生共建、警校共建平安校园。
2、我们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平时注重对学生加强交通、生活等安全知识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以提高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演练活动,不断提升全过程管理、全天候服务、全方位育人的水平。
3、规范各项制度,重视卫生工作。一年来,总务处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堂饮食卫生、校园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的督查管理,规范各项制度,落实岗位职责,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我们要求卫生工作人员定点、定人、定期进行卫生保洁,并进行巡视和检查,从而改善校园环境。
一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对我们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今后,我们将继续为学校提高办学水平不断努力,奋勇拼搏,继续推动学校朝"管理科学化,条件现代化,育人全面化,质量优质化"的方向迈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