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书心得体会
在《高老头》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巴尔扎克笔下伟大而又慈爱的父亲,他卑微地爱着他的两个美若天仙的女儿。为了不让这心爱的两个女儿受罪,他自己省吃俭用,为两个女儿置办了昂贵的嫁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有钱、有地位的丈夫,可她们依然还在搜刮着高老头的钱,直到把高老头榨得一干二净,一脚踢出门外,不管他的死活,可这位可怜的老头依然坚信女儿是爱他的,当听到女儿们经济上有困难时,自己恨不得去偷去抢为女儿们解决问题。于是他病了,病的时候分文皆无,就连女儿也不在身边,他寒心了,却依然爱着两个在上流社会的女儿,最终也没有看到女儿的面。
父爱无价,正如高老头对自己女儿的爱一样,虽然爱得卑微,爱得一无价值,可他心甘情愿。在自己生命终结的一刹那,他想到的还是他的女儿,他多想见到她们,可这终究是个梦,没有哪个女儿来到他身边照顾他,陪着他,反而在歌舞升平的上流社会中,为自己的美丽而陶醉,这就是高老头溺爱的结果。在他的两个女儿看来,高老头本身就是一个累赘,贫穷、笨拙的父亲会使他们在上流社会中出丑,于是他们讨厌他,遗弃他,而可怜的高老头,却依然爱着她们,依然傻傻的相信女儿们也爱着他,甚至让人觉得是荒谬般地爱着他。
可怜的父亲用自己的血热爱着这两个女儿,直到生命的终究也在爱着,虽说两个女儿如此的自私,如此的无情,可他还是一直爱着,这样的爱能够不说无价的吗?他为了女儿能够过得好,不惜变卖自己的宝贝,这样的爱又怎么不是无价的呢?
我想,世界上的每一位父亲都像高老头一样,深爱着他们的子女,只是高老头的爱太卑微,太溺爱,才使人觉得可笑!这不是他的错,谁让父爱如此伟大呢?
父爱无价,苍天可鉴;人间至情,感天动地;沧海桑田,父爱不变!
《高老头》读书心得体会
《高老头》是一部举世闻名的文学着作,而其作者是十九世纪着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憾,也把这个社会再次具体而系统的给我们进行了“介绍”。
高里奥老人以前是做面粉生意的,他用自己的智慧慢慢变的变成了资产阶级,却饱含浓厚的封建宗教观念。妻子死后,他便始终一个人,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到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培养、教育她们并不惜血本满足她们的那些苛刻、奢侈的欲望,想让她们变成贵族大小姐。最后他如愿以偿,大女儿成了贵族富人,二女儿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两人还各有八十万法郎的嫁妆。最后他自己变的身无分文,只得住进一家低档公寓。他认为这样满足她们就能得到她们的欢心,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他是在用金钱“买得”自己和两个女儿之间的感情。在他的两个女儿心中,甚至在这个巴黎社会上,金钱才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纽带,金钱的利益早已取代了骨肉之情。他们在父亲富有时,使出浑身解数,讨好、孝敬父亲,为的就是父亲背后的那些肮脏的钱财。而当她们的父亲被她们无情的“榨干”了油水,她们就不管不问。当高里奥去世的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过去探望过他,连葬礼的钱都不愿意出,只得让两位公寓里的贫穷大学生自掏腰包,草草了事。大女儿的丈夫则更加过分,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他活着也好,死了也好,与我无关。
拉斯蒂涅同样是这本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外省没落贵族家庭出身的青年,来到巴黎时还尚未见识到社会的。拥有良心,而且朴实。最初是想与世无争,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爬,当一名优秀的法官。可是现实可是残酷的。有人说社会是个“大染缸”,而拉斯蒂涅就在这染缸中,从洁白渐渐变得污黑、丑陋,开始梦想挤进上流社会,也明白了金钱在这个社会上才是王道。他首先开始向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妹妹要钱,不断搜刮她们的财产。尽管知道她们已经没钱了,但还是伸手找他们要钱。而鲍赛昂子爵夫人又在一旁火上浇油,“教育”他,想要成功,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必须将别人踩在自己的脚下,让别人成为自己的垫脚石,然后打击他们,驱赶他们。只要想往上爬,就别想着做好人或有良心。而伏脱冷则更直接了,干脆叫他去杀人,让他娶了塔勒菲,然后伏脱冷再帮他干掉塔勒菲的哥哥,这样他就能拥有一百万法郎的陪嫁。
社会的改变,时代的变迁。金钱的“魔力”让如今生活中到底有几个人能像我们自己的母亲那样无条件的、无怨无悔的爱着我们呢?如今在这个社会,金钱似乎变成了万能的,感情、、良心,都变成了金钱的奴隶……金钱是把双刃剑,他可以让你得到一切,但同时你也失去了人性,这笔交易,真的值得吗……
但愿高里奥老人身上发生的悲剧,在今后的社会上不再重现……
《高老头》读书心得体会
近日深刻的体会了巴尔扎克的大作《高老头》,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想过要真正认真的欣赏这本出自于法国19世纪大作家巴尔扎克之笔的世界名著。这次真的用心感受了《高老头》,我不禁从心底感叹高老头的悲惨遭遇。巴尔扎克以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细致描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用锋利的笔刻画出了当代法国巴黎--哪个兴盛一时的社会背后隐藏着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它就是波旁王朝的缩影,就是资本阶级的真实写照。使人读了以后,不禁掩卷沉思。
《高老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时代小说,它浓缩了时代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狡诈、残忍……这本书中文版不到十八万字,但是其视野之广,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简直够得上一幅全景画卷,从拉丁区与圣马尔索城关之间贫穷寒酸的小街陋巷,到圣日耳曼区富丽堂皇的贵族府邸,把尔扎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巴黎社会,讲述了一个令人热泪相映的故事。巴黎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物,带着各自独特的风貌,在这部小说中组成了一个喧闹的、活动着的、真实的社会。这里有贪婪势利的老板娘,有献身科学的大学生,有苦役帮口里神通广大的秘密头领。
读完《高老头》,让人不禁为巴黎上流社会只以金钱为中心、人情之间的冷漠而悲哀。在巴黎上流社会无所谓亲情、爱情,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曾说过:“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期间卖面粉赚了一大笔钱,他很爱很爱他的两个女儿,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就是这样,家庭的悲剧就由此而发了。他一心只想女儿过的舒服,甚至付出自己的一切也不在乎,他希望女儿嫁入名门贵族,这样两位心肝女儿就不会受苦,而且过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