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篇7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篇7

来源:叨叨游戏网


  一、说教材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约定好第二年再相见,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回来之后,大树已经被人类加工成火柴燃烧了。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语言朴实无华,全文在平淡语言中蕴含着深挚透明的美。它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本文是以诚信为主题,但是诚信、奉献、环保三个主题的多元体会又会造成“人文性的厚度”不够的缺憾。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传递给我们多少感到:这是一只多么重情义的小鸟啊!所以本课以诚信(友情)主题的体会为主,以其余两个为辅来展开教学流程。

  预设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分角色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

  教学难点: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之所以定这样重难点是因为:本文充满了一种淡淡的伤感气氛的同时还留下了很多的情感空白。四年级的学生很容易领会到环保的主题,但是课文给我们更多的却是小鸟对于友情那份执着和坚贞。《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小学生感受到小鸟和大树之间的那份真情就是本课重中之重了,因为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是最宝贵的。所以我把这篇课文的重点放在了领悟小鸟的四句话和它的心理上。

  二、说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主要对话方式是多样化的有:读、品、悟、议、辩、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用到的是:读、入。

  读:自由读、找朋友读、演读等多种方法,真正做到以读激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意启发学生的感觉,比如在指导最后一段时会在前三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焦急、牵挂、担心的心情去读。

  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我会让学生两次研读课文,“你”就是那只小鸟了,体验小鸟的心情。努力构建生命的、诗意的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习主体,更重要的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是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三、说教法:

  因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重点是促进师生、自我、生本三种对话方式的生成。这堂课重点的研读对话,我放在了小鸟去南方前和大树的一段对话。采用自由读的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剩下的三组对话都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指名读,分角色读,让学生体验小鸟焦急的心情。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作为学生重点感悟的段落,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己质疑,在感知的基础上能够入课文,与小鸟的情感一致。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共同享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把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有形的奖励奉献给他们,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

  四、说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媒体激趣、导入新课——初读课文、多元对话——研读课文,倾心对话——引导想象,补充对话——拓展延伸、多向对话——回归课题,升华理解的教学思路。

  我重点说一下突破教学的教学重难点的过程。

  (三)、研读课文,倾心对话

  1、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好朋友”入手,让学生找出能体现树和鸟是好朋友的语句。重点指导学习第一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抓住“我明年一定回来”体会小鸟与大树感情是深厚。

  2、自主学习三组对话。

  请学生找出小鸟问的三句话,(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从这三句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请你再读一读,体会体会小鸟的心情。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当学生这种焦急的心情还没有回落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一段的学习。齐读课文后,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抓住两个“看”字,体会小鸟的深情的基础上将文中的小鸟改成“我”,使学生真正进入课文,与此同时我会问“小鸟们”想对大树说的话。在学生深入了小鸟的心理后,将守信这个主题渗透到课堂中。

  (五)、拓展练习,交流升华

  这时,让孩子们从文本中走出来再一次换位思考,进行说话练习,想对谁说就对谁说,包括小鸟、大树、伐木工人、自己也可以是作者。这样的设计,即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一班陈丽丽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这则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方法,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体会鸟儿失去朋友的悲伤感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不能肆意地破坏自然,我们必须保护自然,爱护地球。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去年的树》这篇童话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复习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谁能说一说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在这篇童话中出现了两个好朋友,他们是谁?板书:鸟儿、树。

  2、课文中几次提到鸟儿给树唱歌听呢?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读读课文,找一找。

  3、那么当你两次读到鸟儿给树唱歌时,你的心情一样吗?当你读到鸟儿第一次唱歌给树听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语说一说。

  4、到底是哪里让你感到高兴、开心、快乐的呢?让我们伴随着鸟儿的歌声回到句子。(课件)

  5、指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段中的哪个词语让你感到快乐的呢?为什么?同学们,抓住重点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6、是呀,从“天天”这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是形影不离、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你有这样的好朋友吗?你有这样的朋友感到自豪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感觉,快乐的读一读这段文字。

  (二)学习第3--5自然段。

  1、多好的一对朋友啊,他们天天在一起,可是,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鸟儿必须到遥远的南方去过冬,临别时,这对好朋友有一组对话,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

  2、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谁来读一读?

  3、同学们注意了,这对好朋友正在干什么呢?(对)正在依依不舍地惜别呢。看着即将远去的小鸟,树的心情怎么样?全体男同学让我们带着不舍的语气,读出树说的话吧。鸟作出了怎样的回答。全体女同学作出坚定的回答吧。

  4、同学们,老师就是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们就是小鸟。教师读出大树说的话,问:“这只小鸟,明年春天你愿意唱歌给我听吗?”那就请你读出小鸟说的话;全体小鸟明年春天你愿意唱歌给我听吗?那就请你们坚定地回答出来吧!

  (三)学习第6--14自然段。

  1、我听出来了,这些小鸟都愿意明年春天回来唱歌给树听。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当原野上冰融雪化、当春天又一次来临,鸟儿兴冲冲、急冲冲地从南方赶来了,找他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可是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中描写今年的部分。想一想,读了这部分你的心情又怎样?

  2、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那么,到底时哪里让你感到伤心、难过、甚至要流泪了呢?文中有几组对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这几组对话,并用横线画出鸟儿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别人说的话。画完的同学可以小声地读一读这几组对话。

  3、课文中有几组对话?鸟儿分别问了谁?我找同学读一读这几组对话,指名读第一组对话。并做朗读指导。再读第二、三组对话。听了他们的对话,你觉得读的怎么样,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如果好,好在哪;或有什么不足之处。

  4、指导鸟儿说的话。分别读出奇怪、焦急、伤心的语气。

  5、四人一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找一名同学戴头饰扮演小鸟找他的好朋友大树。

  (四)学习第15--17自然段。

  1、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更加同情小鸟了,真希望他能见到他的好朋友树。可是,火柴已经用光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那盏灯里亮着。同学们齐读,鸟儿看着灯火,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呢?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两自然段。你们还记得去年临别时的情景吗?临别时树对鸟儿说,鸟儿是怎么回答的。于是鸟儿回来了,又唱歌给树听了,可是树不在了,它化作了灯火。于是,鸟儿就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同学们,透过这个“看”字,你仿佛听到了鸟儿说了些什么?

  3、同学们,看一看这段文字里两个“看”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可就是透过这两个“看”字,我们却读出了那么多,这就是新美南吉童话的特点,平平常常的语言,却给我们带来不平常的感动。下面,我们就一起再读读这段文字。

  4、课文读到这,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鸟儿非要唱歌给树听呢?树又听不到了?

  5、正如同学们所体会到的那样,鸟儿飞走了,可是鸟儿给灯火留下了歌声,给人世间留下了最美好的情感,那就是珍惜友情、信守诺言。(板书)这也正是这篇童话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6、小练笔:课文学到这,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课件)

  四、总结提升

  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很感动,这些都是伟大的童话作家新美南吉带给我们的。你们喜欢新美南吉的童话吗?老师在这里向你们推荐几篇。(课件)

  老师希望你们读了这些童话故事,能从这里读出更多做人的道理,希望在这些通话中所蕴含的美好的情感能伴随你做过幸福的童年,并影响你的一生。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一班陈丽丽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7册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本文是以诚信为主题,但是对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思维水平来说,他们一拿到课本不一定就能够捕捉诚信这个主题。诚信、奉献、环保三个主题的多元体会又会造成“人文性的厚度”不够的缺憾。小鸟的执着追寻,对诺言的尊重,传递给我们多少感到:这是一只多么重情义的小鸟啊!所以我以诚信(友情)主题的体会为主,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在设计本课时,我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去年的树》是侧重于人文性的课文。因此,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运用了演动画《去年的树》,目的是让学生深深体会诚信,友情。在课堂中我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带着忧伤,带着对大树的同情深深的去体会,去感悟。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基本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种境界。

  但在让学生评价别人读的怎么样时,问题提出的不是时候,应该在指导完朗读之后提出,这样学生的评价就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我对学生的回答总有一个预期的答案,当学生的回答同我的预期答案不同时,我没能给他们充分的肯定,这也是我的一个失误。其实,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没有必要非得与老师的预设相同。这些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争取做到有意识的,有序地进行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