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什么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

什么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

来源:叨叨游戏网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包括对个人信息的界定、非法获取行为的判断以及情节严重后果的认定。根据《刑法》第253条,该罪行指以非法手段获取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职责履行或服务过程中获得的个人信息,并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者将受罚。

法律分析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如下: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容界定。

认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判断要把握两个标准:“自然人性质”和“隐私性”。

2、“非法获取”的行为判断。

认为,“非法获取”可以理解为,没有法律依据或者授权的获取方式。

3、“情节严重”的后果认定。

法律关于“情节严重”的表述标准模糊,法官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根据《刑法》第253条的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现已变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拓展延伸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及其法律适用范围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是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那些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刑事定罪的标准。一般来说,定罪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属于非法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其次,需要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故意,即明知是非法行为但仍然故意实施;还需要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已经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实际损害。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适用范围包括各类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情形,如黑客攻击、网络诈骗、非法窃取他人电子数据等。这一罪名的适用将有助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定罪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刑事定罪的标准。根据的判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需考虑其自然人性质和隐私性。非法获取行为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授权的获取方式。情节严重的后果认定模糊,法官有较大的裁量权。此罪名的适用范围包括各类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情形,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修订):第三章 保密制度 第二十四条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三)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四)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五)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