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合同中竞业条款常见的情况

劳动合同中竞业条款常见的情况

来源:叨叨游戏网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只约定“保密协议”,而没有约定“竞业条款”,以“保密协议”替代“竞业条款”。

“保密协议”有效,但是不发生竞业的法律效力,劳动者不需要履行竞业的义务。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条款”,但其中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该项约定无效,劳动者无需履行竞业义务。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工资待遇中已经包含竞业补偿金。

该项约定由于违反劳动合同法关于应在劳动关系终止后,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律规定而无效。

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条款”中,有企业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的约定。但是在劳动关系终止后,用人单位不履行支付经济补偿的约定。

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竞业条款”中。约定的经济补偿过低或者违约金过高。

律师认为,不能单纯的认为经济补偿过低或者违约金过高就会直接导致约定无效。原则上该约定是有效的,如果当事人对此有异议,应当协议或者诉讼变更约定,而不是不履行竞业的义务。

6、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竞业条款不生效。

竞业条款的生效是以劳动关系终止为前提条件的,以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方式终止劳动合同,竞业条款当然不生效。

一、竞业协议与劳动合同联系

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专门规定,竞业禁止协议属于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与劳动合同法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附:《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