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对于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按本地医保结算;对于转诊和急诊抢救的人员,报销比例降低;对于符合规定的转外就医人员,执行转诊转院;对于普通门诊和特殊门诊待遇,参保人员享有异地就医待遇。
法律分析
异地就医:
1.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在备案地住院就医结算时,执行我市规定的本地就医医保待遇支付。
2.异地转诊人员和异地急诊抢救人员
在备案地住院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市内住院降低7个百分点;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临时外出就医人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市内住院降低12个百分点,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市内住院降低17个百分点。
3.异地长期居住人员符合转外就医规定的
执行我市规定的转诊转院医保待遇支付。
4.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普通门诊、“两病”门诊和门诊慢特病待遇
拓展延伸
异地就医报销:计算比例的方法与要点
异地就医报销的比例计算方法与要点如下:首先,异地就医报销的比例是根据医疗费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通常,报销比例是由医保规定的,根据不同的医保制度和地区,比例可能有所不同。其次,计算比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医疗费用的总额、个人自付部分、报销上限等。一般来说,医保制度会设定一定的报销比例,例如70%、80%等。最后,要点是要详细了解所在地区的医保,包括异地就医报销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以确保按规定的方法计算报销比例,避免出现误解或纠纷。总之,异地就医报销的比例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医保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计算,以确保报销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结语
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计算方法需根据医保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根据不同的医保制度和地区,报销比例可能有所不同,通常为70%、80%等。计算比例时需考虑医疗费用总额、个人自付部分及报销上限等因素。详细了解当地医保,包括异地就医报销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确保按规定计算比例,避免误解和纠纷。只有合理计算,才能确保报销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第二十条 医师个体行医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五十一条 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本条例第五十条的有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第二十九条 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