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固定职工和城镇合同制职工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固定职工是事业单位中带有国家核定编制的职工,工资由国家拨款;而城镇合同制职工是经当地编委同意面向社会招聘的工人,工资由个人自负盈亏。
法律分析
原固定职工和城镇合同制职工的区别:原固定职工指事业单位中带有国家核定编制的职工,城镇合同制职工指限于编制经当地编委同意面向社会招聘一定数量的工人;编制内固定工的工资由国家拨款,而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工资全部自负盈亏;其他。
拓展延伸
职工分类标准及其适用条件
职工分类标准是根据不同的条件和规定将职工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对于区分原固定职工与城镇合同制职工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适用条件。首先,原固定职工通常是指在企事业单位长期工作的职工,其与雇主之间存在稳定的劳动关系,享受相应的福利和保障。而城镇合同制职工则是指按照劳动合同制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其次,关键点在于原固定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否稳定、是否存在长期的合同关系,以及是否享受相应的福利和保障。同时,还需要考虑合同制职工是否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执行工作,并根据合同享受相应的权益和待遇。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准确区分原固定职工与城镇合同制职工。
结语
在职工分类标准中,原固定职工与城镇合同制职工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劳动关系的稳定性、福利待遇的差异等方面。原固定职工是指事业单位中拥有国家核定编制的职工,享受国家拨款的工资;而城镇合同制职工则是根据劳动合同制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工人,工资由自负盈亏。这些条件和规定帮助准确区分两类职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