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也称为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成人有,小孩在睡眠时也会发出轻微的鼾声,这属于正常现象。然而,当打鼾声音过大时,则可能是一种病理表现,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增殖体肥大。增殖体,也称为腺样体,是鼻腔后鼻咽腔后壁的一块较大的淋巴组织,它在小孩时期发育迅速,3岁至6岁间增生最为旺盛,到了青春期会逐渐萎缩。因此,增殖体肥大是小孩特有的病变。正常情况下,增殖体的大小对孩子并无影响,但一旦过于肥大,就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或感冒、扁桃体炎、鼻炎、鼻窦炎等,都可能导致增殖体肥大。当增殖体过于肥大时,会堵塞后鼻孔,不仅使鼻腔分泌物引流受阻,还会使空气出入鼻腔受阻。孩子入睡后,从气管中呼出的气体会被迫从口中呼出。由于睡眠时全身肌肉松弛,舌头也会松弛地向咽腔坠落,使咽腔变得狭窄而不畅通。这时,气体会不时冲击舌根部及悬壅垂等组织,随着呼吸而发出阵阵鼾声。
小孩长期打呼噜、憋气、口呼吸,会影响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导致智力下降、反应迟钝、表情呆滞。外貌上可能出现鼻唇沟消失、上唇变厚而上翘、上切牙突出外露、下颌骨下垂、硬腭高拱等特征,形成特殊的“增殖体面容”。此外,增殖体肥大还可能妨碍咽鼓管软骨的运动,导致中耳积液,引发中耳炎和传导性耳聋。
综上所述,小孩打呼噜并不总是正常现象。无论是由于上述哪种原因造成的打鼾现象,或两者同时存在,都应积极前往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和治疗。及时干预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