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拐子马的引证解释 拐子马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拐子马的引证解释 拐子马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来源:叨叨游戏网


拐子马的引证解释是:⒈亦称“拐子阵”。亦称“拐子马阵”。古骑兵阵法名。选用精锐骑兵为大阵的左右翼,相互支援,用以进击或拒守的阵形。一说为用以冲锋陷阵的以韦索贯连的人马。引宋曾公亮《武经总要·东西拐子马阵》:“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也。本朝西北面行营拐子阵并选精骑,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宋史·岳飞传》:“初,兀朮有劲军,皆重鎧,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大金国志·熙宗三》:“兀朮自将牙兵三千,往来为援,皆带重甲,三人为伍,贯韦索,号‘铁浮屠’,每进一步,即用拒马子遮其后,示无反顾;復以铁骑马左右翼,号‘拐子马’。”《水浒传》第八四回:“皂雕旂展一派乌云,拐子马荡半天杀气。”清赵翼《陔馀丛考·拐子马不始于女真》:“《宋史》谓金人善用拐子马……按《晋·载记》:穆帝时燕慕容恪击魏主冉閔,择鲜卑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其马为方阵而前,遂破閔。则古时已有为之者。”。

拐子马的引证解释是:⒈亦称“拐子阵”。亦称“拐子马阵”。古骑兵阵法名。选用精锐骑兵为大阵的左右翼,相互支援,用以进击或拒守的阵形。一说为用以冲锋陷阵的以韦索贯连的人马。引宋曾公亮《武经总要·东西拐子马阵》:“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也。本朝西北面行营拐子阵并选精骑,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宋史·岳飞传》:“初,兀朮有劲军,皆重鎧,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大金国志·熙宗三》:“兀朮自将牙兵三千,往来为援,皆带重甲,三人为伍,贯韦索,号‘铁浮屠’,每进一步,即用拒马子遮其后,示无反顾;復以铁骑马左右翼,号‘拐子马’。”《水浒传》第八四回:“皂雕旂展一派乌云,拐子马荡半天杀气。”清赵翼《陔馀丛考·拐子马不始于女真》:“《宋史》谓金人善用拐子马……按《晋·载记》:穆帝时燕慕容恪击魏主冉閔,择鲜卑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其马为方阵而前,遂破閔。则古时已有为之者。”。 结构是:拐(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马(独体结构)。 注音是:ㄍㄨㄞˇㄗˇㄇㄚˇ。 拼音是:guǎi zi mǎ。

拐子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亦称“拐子阵”。亦称“拐子马阵”。古骑兵阵法名。选用精锐骑兵为大阵的左右翼,相互支援,用以进击或拒守的阵形。一说为用以冲锋陷阵的以韦索贯连的人马。

二、国语词典

金兀术的劲军。因将武装后的马队,每三人连成一个作战单位而得名。

三、网络解释

拐子马在南宋初年,“拐子马”是宋人对金军主力两翼骑兵的称呼,“拐子马”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被布置在两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拐子马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冲锋陷阵的“重拐子马”,后者为轻装上阵、侧翼突袭的”弓箭拐子马“。

关于拐子马的成语

坑蒙拐骗  拐弯抹角  马马虎虎  坑绷拐骗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骑马找马  得马失马  马去马归  局骗拐带  曲里拐弯  

关于拐子马的词语

拐弯抹角  七湾八拐  坑绷拐骗  七弯八拐  马上房子  局骗拐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拐子马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