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燹的拼音是:bīng xiǎn。
兵燹的注音是:ㄅ一ㄥㄒ一ㄢˇ。结构是:兵(上下结构)燹(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兵燹[bīngxiǎn]⒈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引证解释是:⒈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引《宋史·神宗纪二》:“丁酉,詔: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明无名氏《鸣凤记·端阳游赏》:“闻兵燹选俊豪,文华特命仗旌旄。”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江苏久遭兵燹,创痍呻吟,元气未復。”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你的故乡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网络解释是:兵燹兵燹是一个汉语词语,汉语拼音为bīngxiǎn,指的是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词语出自宋·张存《重刊埤雅序》:历世既久,悉毁于兵燹;间有遗编,多为世俗秘而藏之。在《宋史·神宗纪二》中也有记载:“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7、综合释义是: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宋史·神宗纪二》:“丁酉,詔: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明无名氏《鸣凤记·端阳游赏》:“闻兵燹选俊豪,文华特命仗旌旄。”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江苏久遭兵燹,创痍呻吟,元气未復。”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你的故乡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8、网友释义是:基本信息【词目】兵燹【拼音】bīngxiǎn【基本解释】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9、汉语大词典是: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宋史·神宗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明无名氏《鸣凤记·端阳游赏》:“闻兵燹选俊豪,文华特命仗旌旄。”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江苏久遭兵燹,创痍呻吟,元气未复。”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你的故乡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10、英语是:the ravages of war。1辞典修订版是:因战乱所造成的焚烧、破坏。《宋史.卷一五.神宗本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胁从来归者释其罪。」。
兵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兵燹详细内容】
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兵燹[bīngxiǎn]⒈战火焚毁破坏: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二、汉语大词典
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宋史·神宗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明无名氏《鸣凤记·端阳游赏》:“闻兵燹选俊豪,文华特命仗旌旄。”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江苏久遭兵燹,创痍呻吟,元气未复。”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你的故乡连年兵燹,房屋田产都已毁尽。”
三、国语辞典
因战乱所造成的焚烧、破坏。兵燹[bīngxiǎn]⒈因战乱所造成的焚烧、破坏。引《宋史·卷一五·神宗本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胁从来归者释其罪。」近兵灾
四、辞典修订版
因战乱所造成的焚烧、破坏。《宋史.卷一五.神宗本纪二》:「丁酉,诏:岷州界经鬼章兵燹者赐钱,胁从来归者释其罪。」
五、关于兵燹的近义词
六、关于兵燹的造句
1、虽有两宋间的兵燹,但从南宋孝宗朝开始,江汉平原继续开发的进程。
2、自古以来,火灾兵燹,鼠啮蠹蚀、高温潮湿等因素一直威胁着书籍的安全。
3、后有兵燹,这里的演武厅、将台、马道悉数被破坏,周围也变成了乱坟之地,颓垣败壁,片瓦无存,视若荒原,偶尔的士兵操练声会传达到数里之外。
4、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
5、颇为遗憾的是,晚清以降这里屡遭兵燹,导致市廛盛况一落千丈,灵秀景观面目俱非。
6、张角创立太平道蛊惑人心,祸乱朝纲是‘表’;而百姓贫苦,民不聊生则是‘里’,一旦表里相合则八方动荡,兵燹连天。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