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叨叨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士词语解释

公士词语解释

来源:叨叨游戏网


公士的解释是: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2.公正之士。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4.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公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公士详细内容】

在官之士;公家之士。公正之士。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二、引证解释

⒈在官之士;公家之士。引《仪礼·乡射礼》:“记大夫与,则公士为賔。”郑玄注:“公士,在官之士。”《礼记·玉藻》:“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孔颖达疏:“公士摈者,谓正聘之时则用公家之士为摈。”⒉公正之士。引《荀子·不苟》:“有通士者,有公士者……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也。”杨倞注:“谓於事之中有分争者,不以私害之,则可谓公正之士也。”⒊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引《商君书·境内》:“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颜师古注:“言有爵命,异於士卒,故称公士也。”《北史·魏纪三》:“秋七月癸丑,以皇太子立,詔赐人为父后者爵一级,为公士;曾为吏属者爵二级,为上造。”《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丙申,赐诸道高年百二十七人爵为公士。”⒋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三、网络解释

公士公士,汉语词语,意思是官之士,公家之士;公正之士。也是一个爵位名。

四、汉语大词典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仪礼·乡射礼》:“记大夫与,则公士为宾。”郑玄注:“公士,在官之士。”《礼记·玉藻》:“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孔颖达疏:“公士摈者,谓正聘之时则用公家之士为摈。”(2).公正之士。《荀子·不苟》:“有通士者,有公士者……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也。”杨倞注:“谓于事之中有分争者,不以私害之,则可谓公正之士也。”(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汉同秦制。后代亦或沿用。《商君书·境内》:“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颜师古注:“言有爵命,异于士卒,故称公士也。”《北史·魏纪三》:“秋七月癸丑,以皇太子立,诏赐人为父后者爵一级,为公士;曾为吏属者爵二级,为上造。”《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丙申,赐诸道高年百二十七人爵为公士。”(4).复姓。汉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五、关于公士的成语

公买公卖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公才公望  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公吃酒李公颠  

六、关于公士的诗词

<<《饮酒·苏公士冠冕》>>  <<《代敬诒弟哀杨文敬公士骧》>>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公士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