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的相关成语是:令仪令色、令闻令望、残冬腊月。
冬令的拼音是:dōng lìng。注音是:ㄉㄨㄥㄌ一ㄥˋ。词性是:名词。结构是:冬(上下结构)令(上下结构)。
冬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冬令详细内容】
冬季施行的政令。古人以天时附会政事,以为政令措施须与季节相应,否则将生灾异。《礼记·月令》:“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緫至,藜莠蓬蒿竝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吕氏春秋·仲秋》:“仲秋……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早死。”后世指冬季的气候。如:初秋这样冷,是秋行冬令了。冬季。如: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冬令[dōnglìng]冬季。如:「每到十一月都会有冬令救济的活动,帮助那些贫苦无依的人。」
二、网友释义
释义1.冬季施行的政令。在古代农业社会,古人将政务智慧的和天时结合在一起,认为一个季节必然有其所对应的用以实行,否则会导致农业生产紊乱,社会不稳定。《礼记·月令》:“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緫至,藜莠蓬蒿竝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吕氏春秋·仲秋》:“仲秋……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早死。”2.后世指冬季的气候。如:初秋这样冷,是秋行冬令了。3.冬季。如: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
三、汉语大词典
(1).冬季施行的政令。古人以天时附会政事,以为政令措施须与季节相应,否则将生灾异。《礼记·月令》:“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吕氏春秋·仲秋》:“仲秋……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早死。”(2).后世指冬季的气候,如:初秋这样冷,是秋行冬令了。(3).冬季,如: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
四、辞典简编版
冬季。 【造句】每到严冬,各界都会发起冬令救济,帮助贫苦无依的人。
五、关于冬令的词语
六、关于冬令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