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代哭的拼音是:xuán hú dài kū。
悬壶代哭的注音是:ㄒㄨㄢˊㄏㄨˊㄉㄞˋㄎㄨ。词语解释是:1.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殡,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悬壶代哭[xuánhúdàikū]⒈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殡,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基础解释是: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网络解释是:悬壶代哭悬壶代哭是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引自《礼记·丧大记》。综合释义是: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殯,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南朝陈徐陵《报尹义尚书》:“追惟畴昔,共备行人,室家安危,宾礼升降,悬壶代哭,俱歷春冬。”悬壶代哭[xuánhúdàikū]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殡,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
悬壶代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悬壶代哭详细内容】
1.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殡,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悬壶代哭[xuánhúdàikū]⒈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殡,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
二、基础解释
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
三、综合释义
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殯,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南朝陈徐陵《报尹义尚书》:“追惟畴昔,共备行人,室家安危,宾礼升降,悬壶代哭,俱歷春冬。”悬壶代哭[xuánhúdàikū]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殡,哭不絶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
四、汉语大词典
古代国君的丧礼之一。壶,漏壶。语本《礼记·丧大记》:“君丧,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壶,雍人出鼎,司马县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县壶。”郑玄注:“代,更也。未殡,哭不绝声,为其罢倦,既小敛,可以为漏刻分时而更哭也。”南朝陈徐陵《报尹义尚书》:“追惟畴昔,共备行人,室家安危,宾礼升降,悬壶代哭,俱历春冬。”
五、关于悬壶代哭的成语
哪壶不开提哪壶 哭哭啼啼 啼啼哭哭 悬壶于市 悬壶问世 悬壶行医
六、关于悬壶代哭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gamedaodao.net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4080961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